羅定職業技術學院 尹東曉,張文科,張永霞
鄉村振興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任務之一。要確保各地區鄉村振興戰略的順利實施,首先要實現鄉村人才振興。隨著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結合“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泥l村振興戰略總要求,對鄉村人才隊伍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打造一支適應當地農業產業發展要求、結構合理、實干高效的鄉村人才隊伍,這是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環節。
云浮市位于廣東省中西部,擁有農村人口約200萬,云浮市把“推動鄉村振興走在全省前列”作為農業發展的總體目標。大力發展富民興村產業,鄉村產業加快發展成效顯著。2020年本市新增國家級農業產業扶貧標準化示范區1個、省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3個。獲批全國名特優新高品質農產品(食藥同源)全程質量控制試點市。新增全國“一村一品”示范鎮2個、省級專業鎮7個、專業村48個?,F代廣東特色南藥種植達115萬畝,并成功舉辦“2020年中國中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暨廣東省第二屆南藥產業大會”[1]。以上成績的取得,離不開鄉村人才的努力奉獻。
通過對云浮市鄉村人才現狀進行深入調研,云浮市鄉村人才主要有以下問題。
首先,本市鄉村人才的發展現狀表現為供需矛盾。(1)鄉村人才在數量和質量上總體供不應求,要繼續加強對鄉村人才隊伍擴容提質。(2)高素質專家型鄉村人才尤其短缺,受地域和人才聘用相關制度影響,想讓高端農業人才長期穩定的留在云浮地區還是需要長期努力的,存在有明顯的供需不平衡。(3)現有基層農業人才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需要進行系統培訓,但本市人才培養體系不完善。(4)農民的農業技術的需求和可以提供技術幫扶的專業團隊的供需對接渠道不暢通,不能及時解決農民的技術需求。而對于對接成功的幫扶需求,也不能很好地進行跟蹤服務,無法確保幫扶的最終效果。
第二,鄉村人才隊伍結構不合理,首先本市人才隊伍組成結構不合理,大部分基層農業從業人員整體素質不高,首先表現在受教育程度上,導致了農村專業技術型人才較少,特別是綜合素質比較高的綜合性農業人才匱乏。第二本市人才布局不合理,由于各地區農業發展不平衡,發展好的鄉鎮集中著數量較多的優秀人才,而真正最迫切需要人才指導的欠發展地區,又出現人才嚴重不足的情況。如果從全市的整體角度看問題,這種情況就不利于把整個人才隊伍的最大合力發揮出來。
第三,本市鄉村人才培訓在內容上也存在供需不一致的情況,培訓的內容不符合受培訓人員的需求,這種培訓很有可能就只流于形式,不能達到預期效果,也會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
第四,本市鄉村人才的待遇和社會地位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以上這些情況,局限了本市現代農業的發展,需要進一步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優化人才培養、使用的相關制度。
政府和相關的職能部門要把鄉村人才培養工作放到政府工作這盤棋的關鍵位置,制定適應云浮市開展鄉村振興戰略的人才政策體系,并根據最新情況定期對本市的人才政策進行調整,構建適合人才發展的政策環境,需人才之所需,形成人才良性發育的政策土壤,為當地人才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建立本市的農業人才培養體系,成立專業的農業人才培訓工作團隊,對鄉村人才的培訓進行專業化設計,規范化管理,系統化跟蹤考核,讓全市的鄉村人才培養工作能合理高效的開展。制定好相關的人才政策是基礎,還要把重視人才和追求人才的基因融入云浮市日常執政當中,只要開展農業農村相關工作,就要多思考一下,看看能不能和人才培養結合起來。創新人才培養思路,豐富鄉村人才培養的途徑和形式。同時宣傳部門還應加強對鄉村振興開展情況、本市優秀鄉村人才及相關事跡進行積極報道宣傳,樹立本市的鄉村人才優秀典型,加強社會對鄉村人才的認可度,進一步提高社會地位和事業成就獲得感。
要建設一支能為云浮市鄉村振興進行全方位的全面服務的鄉村人才隊伍,就需要我們把整個市的鄉村人力資源一個整體進行培育和管理。
1.“育”好人才,制定合理的人才培養體系
要“育”好人才,要從思想、專業技術和綜合素質等多方面進行綜合培養。
首先,立德樹人是所有教育的基本要求,對于農村人才培養也不例外。要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常態化、規范化的機制,定期對本市的鄉村人才開展思想教育。讓鄉村人才真正理解國家鄉村振興戰略意義,培養愛國情懷,養成鄉村人才愛農業、愛農村,愿意為農村的發展奉獻和拼搏的精神,發揮人才的主觀能動性,同時更好地明確自己的發展方向和自己工作的價值意義。
第二,要想科學的培育人才,就應該根據本市的實際情況,分類別和技術專業制定合理的人才體系培養課程體系和方案。根據不同類型人才情況,分別設計年度培訓方案、培訓內容、培訓方式和渠道等。比如可以把人才分為本土人才、引進人才和合作人才,然后采取不同的培養策略。本土人才:本土人才普遍存在總體受教育程度不高,進而影響了他們對新的農業實用技術的掌握,要構建現在農業生產體系,本土人才的培養應該是重中之重。應該根據本土人才的特點和人才需求,讓專業的農村人才培養工作團隊設計有針對性培訓項目和內容,實現對他們進行實用技術、管理能力、創新創業等方面的培訓,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引進人才:引進人才一般都是按需引進的,都有一定的專業技術基礎,對于他們的培育,就更應該注重農業新技術、新發展方向的培訓,提高他們的專業能力,在綜合能力上更進一步,要和相關的龍頭企業和當地高校進行深入有效的合作,把培訓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為引進人才做好在當地發展的職業規劃。合作人才:對于因合作關系而建立對接服務的合作人才,要發揮他們的專業技能,多抓機會對本土和引進人才進行培訓,對于合作人才的培訓,除了和合作關系相關的項目培訓外,還可以進行當地的人文、發展歷史及發展現狀方面的培訓和實地考察,互相增進了解,為進一步的合作創造條件和機會。
第三,要整合全市資源,建立專業合作共享的人才培養平臺。發揮當地職業院校的優勢,把農業職業院校的教師作為專業人才培育服務隊伍的基本力量,重視他們的培訓、養成和發展機制。要建立本市的農業人才專家庫,作為專業技能培訓的技術支撐。建立定期開展政府相關部門、職業院校和行業協會共同參與的關于鄉村人才培養的聯席會議制度,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總結好的經驗,在全市進行推廣。
2.“護”好人才,建立一個良好的人才發展生態環境
守護好這支為全市鄉村振興做出貢獻的人才隊伍,抓住鄉村人才急需解決的生活中的痛點,優化激勵機制,完善扶持機制,提高鄉村人才的社會認可度,建設良好的人才發展政策環境,盡最大努力為鄉村人才做好服務。
現階段,農村生活環境相較于城鎮各方面條件比較差,鄉村人才去到相對艱苦的農村中工作,去奉獻自己的青春,政府應該積極制定相應的政策進行鼓勵和支持,同時在全市各項評獎中,要有意識地向農村人才和農村技術服務團隊傾斜。政府應指導相關的政府職能部門,為鄉村人才,特別是做出突出貢獻的特殊人才,在子女入學、看病醫療,稅收獎勵等方面提供一定的優惠政策,降低他們的生活負擔,減少他們的后顧之憂,加大對優秀鄉村人才的宣傳,努力提高鄉村人才的社會地位和獲得感,推動全市會形成尊重鄉村人才的新風尚,從而更好地開展鄉村振興工作。
同時也要加強對鄉村人才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導和關注,加大對個別事業暫時處于低谷期的鄉村人才的支持和幫扶,允許人才有成長時間,有犯錯機會,寬容失敗,砥礪品質,增長本領。
3.“用”好人才,實現個人發展和鄉村建設的雙贏
要創新人才使用機制,科學把握選人用人標準。以德為先,用好用活人才。要尊重人才,愛惜人才,選用人才不能簡單地論資排輩,更不能搞親疏有別。要不拘一格選人才,要敢為事業用人,要充分結合鄉村人才個人的能力優勢和發展意愿以及崗位需求,給予人才充分的信任,把相應的崗位配備合適的人才,做到人崗適配,使鄉村各類人才都能在工作上各展所長,在事業上各有所成。
對于農業技術性人才,要進行專業細分,按照類別進行團隊化運行和管理。在本專業人才培養、關鍵技術攻關、專業發展規劃等方面進行團隊互助合作,守好自己專業范圍內的“責任田”。團隊要定期開展交流活動,共商本專業的發展大計,做好本專業人才培養教學資源的建設和農業需求的對接、幫扶工作,定期進行工作總結,不斷更新服務團隊經驗。
農村對于技術的需求類別和時間點比較分散,所以應該建立農村需求幫扶對接平臺,根據農民急需的技術進行牽線和幫扶以及后期跟蹤。當農民有相應的專業技術幫扶需求時,要對接好相應專業的服務團隊,平臺要對發布的任務及完成情況進行跟蹤審核,定期對完成任務優秀的團隊進行獎勵。
建設好農村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人才隊伍,這是農民幸福生活的基礎和保障,要充分肯定公共服務類人才在日常工作中對鄉村振興工作做出的貢獻,在相關的優惠政策中做好政策傾斜,切實落實好他們的工資待遇問題。
同時也要做好短期人才和長期規劃,做好農業人才的儲備,促進云浮市鄉村振興人才的可持續發展。
整合全市資源,培養一支有理想信念,有才干本領,有責任擔當的優秀鄉村人才隊伍,建設好云浮市科學合理的鄉村振興人才管理體系,形成實現鄉村振興目標的強大合力,為實現云浮市“推動鄉村振興走在全省前列”的目標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