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青
(長豐雙鳳香港迦南力高西區幼兒園 安徽合肥 230000)
所謂的批判性思維,指的是人在經過一定的標準對思維進行評價后,對思維進行改善。這是一種反思性的合理思維,是一種思維技能,也是一種思維傾向。批判性思維的起源,最早來自于蘇格拉底,源于其“助產術”的教育啟示模型。由此可以看出批判性思維在教育界的重要地位[1]。如今,業界已經普遍將批判性思維確立為教育標之一,在高等教育中尤甚。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對幼兒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已經成為重點。而批判性思維能力是促進幼兒形成學科核心素養的思維能力之一,也是非常關鍵的一種能力。因此,對教師來說,批判性思維不只是思政課的學科能力,也是考驗教師能否達成學科教學目標的關鍵。對于幼兒來說,因為其處于學習的初級階段,對各種學科、各種思維能力、各種學習能力的培育都是剛剛開始。所以如果能夠在這一階段對幼兒加以正確的引導,會非常有利于幼兒的初級學習,對幼兒的未來學習和發展大有裨益[2]。這就對幼兒教師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幼兒教師進一步提升其批判性思維能力,更好地開展工作。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將通過勤思、質疑、實踐這三個著力點展開思考與研究論述,以期幫助幼兒教師更好地提升自身的批判性思維能力,進而更好地引導幼兒。
提升思維能力,關鍵在于思維。而思維是什么呢,思維就是我們所說的“想”,對于問題,對于事物的“想一想”的能力。所以對幼兒教師來說,想要提升批判性思維,首先要做“想”,做到思考,其次要做到勤于思考,只有思考過,才有進一步提升思維能力的前提。而批判性思維,除去“思維”外,還有一個關鍵點在于“批判”。因為我們一旦去思考某些事情或者某些現象的時候,我們的大腦就會第一時間去提出問題,這樣我們的思考就可以繼續進行,因為問題產生了,也就擁有了批判的前提。在此基礎上,我們才能深入地對我們思考的主體進行分析,推理以及判斷等。所以想要提升幼兒教師的批判性思維能力,首先就要求幼兒教師能夠做到勤于思考,通過思考,去提出問題,去培養提出問題的能力。
那么怎么培養這種能力呢?首先,幼兒教師要自己能夠在生活中做到勤于思考。而自己思考很可能會陷入思維誤區,所以可以采用教師小組合作的模式來訓練提高自身的思維能力。比如,成立批判性思維能力提升小組,在這個真實的情境中尋找一個真實的問題,然后各個組員收集資料,或者進行觀察,然后相互提出問題,一起面對面進行學習和提升,共同努力,避免各自陷入思維誤區,進而提高整個小組的能力。
通過勤于思考,幼兒教師可以形成提出問題的思維模式。而想要有效提高批判性思維能力,還需要幼兒教師能夠做到對外部知識和信息的有效接收,并且能夠做到理性分析,最終得到正確的總結。這就需要一個充滿思維碰撞的多樣化的環境,在這個環境中,教師可以做到有效的質疑和探討,這樣就可以形成思維的碰撞,從而有效提升幼兒教師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可以采用定期舉辦探討會等方式,來鍛煉和提高幼兒教師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因為每個教師個體不論是在知識結構上,還是在思維方式上,甚至是在認知風格上等方面都會存在非常明顯的差異。對于提高批判性思維的培養來說,這些信息差異是非常寶貴的。在探討會上,就可以合理利用這些資源,給教師們提供質疑和探討的平臺和資源,逐步提升教師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通過勤于思考發現問題,通過討論質疑探討問題,就可以在理論層次上培養教師自身的批判性思維能力。但批判性思維在要應用于實踐,這是批判性思維本身決定的,是由理論層次上的“相信什么”和實踐層次上的“做什么”這兩個目標決定的。所以,想要提高幼兒教師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最終還是要使其能夠在實踐中運用,根源要落實在實踐上。但不同的批判性思維能力的運用需要在不同的實踐方式和實踐環境中實現,這就要求真實的實踐內容必須具有多樣性和爭議性。
所以,在小組合作和探討會之外的實際工作生活中,幼兒教師也不能忽視對自身批判性思維能力的運用和提升。比如,可以通過閱讀自己領域的相關學習資料,給自己制定研究課題,跟蹤研究相關的主題內容,同時配合聽講座、聽報告等方式,積極尋求思維的碰撞。最后,通過對研究課題的實踐結果,有效看出批判性思維的培養成效,同時運用批判性思維能力敏銳地洞察問題,對自己的教學工作查漏補缺,這樣不但能提升批判性思維能力,也能同步改進教學工作。
因為幼兒教師的思維傾向會對幼兒產生潛移默化的深遠影響,所以,幼兒教師批判性思維能力的提升非常必要。想要有效地提升批判性思維能力,教師可以通過勤思、質疑、實踐這三個著力點發力,有效提高批判性思維能力,提高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