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賽
(安徽省合肥市翠庭園小學 安徽合肥 230000)
微課以“短小精悍”而著稱,在3-5分鐘的時間內,圍繞某個重點內容開展微視頻教學,能使學生有效掌握科學知識。在小學科學實驗中,運用微課輔助教學,突破實驗教學的難點,可以提高實驗教學效率。因此,課題組提出小學科學實驗微課的開發與應用研究,開發實驗微課并應用于實驗教學。
實驗微課在何時使用?學生掌握情況如何?這些都要教師在微課教學設計時思考,做好預設。故而,《小學科學實驗微課應用記錄表》應運而生,通過記錄,讓微課有效果、有痕跡,為實驗微課的開發與應用提供依據。(如表1)

表1 《酒精燈的使用》實驗微課應用記錄表
微課是給學生觀看與學習的。因此,通過設計《小學科學實驗微課應用反饋表》,讓學生在學習之后進行填寫,可以很好地反饋意見,完善微課課程。《小學科學實驗微課應用反饋表》主要由四部分組成:微課名稱、微課內容、應用反饋、建議或意見。反饋表既是對實驗微課教學內容的回顧,更是對實驗微課教學的反饋與鞏固。同時為課題研究積累過程性資料,也為分析微課的應用效果作真實的原始資料和依據。
《小學科學微課應用案例分析表》主要是對實驗微課在實踐中的應用進行分析,進而改進形成精品微課。(如表2)

表2 《小學科學實驗微課應用研究》案例分析表(節選)
微課在教學中的應用形式一般有課內和課外兩種。
小學科學實驗微課的應用以課堂為主,在常態教學中應用并及時反饋。如《馬鈴薯在液體中的沉浮》的實驗教學中,組織學生探究用多種實驗方法,學生討論后可以播放微課,通過視頻動態演示實驗過程,讓學生直觀學習并反饋。
微課可以向課外延伸拓展,指導學生開展家庭實驗,嘗試自主探究。如《種子發芽實驗》微課,就是將學生探究種子發芽實驗的實驗過程制作成《種子發芽實驗》的微課,引導學生開展課外實踐,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
小學科學實驗微課一般都是圍繞一個實驗目的開展實驗,其內容豐富,教師能利用課內外資源,將相關知識內容加入微課。
小學科學實驗微課打破了以往的實驗教學形式,將信息化的教學有機地應用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在“聲、音、畫”俱全的影像世界里快樂地學習科學知識,開心地實驗,用心地探究。
在實踐研究中,課題組開發出了工具類、周期性長、無法模擬、經典探究實驗微課,在實踐應用中,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實驗微課應用典型案例。
1.工具類實驗微課典型案例
科學經常需要使用工具,如觀察微生物需要借助顯微鏡,但顯微鏡的構造和使用是非常復雜的,僅憑教師講述,小學生是很難掌握的。所以。課題組教師制作了《顯微鏡的使用》微課,讓學生可以直觀學習,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2.周期長的實驗微課典型案例
小學科學有很多周期長的探究活動,如饅頭發霉等,一般需要一周以上時間,教師很難跟蹤過程和呈現成果。所以。開展這類活動時,教師可以將學生探究的實驗素材整合制作成微課,直觀展示探究過程,學生很容易得出結論,也能讓學生堅持長久的觀察和記錄,讓學生心中有個憧憬:也許下一個微課小演員就是我。
3.難模擬的實驗微課典型案例
在小學科學教材中,有很多內容在課堂上是很難真實模擬的。如“食物在體內的旅行”“為什么一年有四季”等,針對這些微觀、宏觀的科學知識,如何讓學生理解?通過微課動畫,可以讓這些科學知識近距離呈現在學生面前,彌補常規實驗教學的缺憾。
4.經典探究實驗微課案例
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有很多實驗非常精彩、經典,如《固液氣的熱脹冷縮》《擺的研究》等,將這些探究實驗開發成微課,形成典型案例。有助于學生有步驟地、科學地進行實驗探究,建構科學概念。
隨著微課的開發,學生通過課堂、班級群、省資源應用平臺等方式學習,可提高加強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用微課的形式進行實驗演示,學生更易理解。小學科學實驗微課的開發與應用可豐富實驗教學的形式,將信息技術融合到實驗教學中,既能增加教學的趣味性,更能增添科學探究的樂趣,為科學實驗課堂帶來勃勃生機。
隨著課題研究的深入,課題組也持續組織教師參加錄制微課的培訓與學習,提高微課制作能力,并安排微課獲獎教師講座,傳授實驗微課錄制的心得與成功經驗,讓每位科學教師都成長為優秀的微課制作者。
通過微課在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形成多種實驗微課案例,讓課堂教學變得豐富多彩,讓學生學習科學實驗更有趣。對于微課教學應用的研究,今后將融合更多媒介,結合“微型電子書包”“微作業”等,讓微課更好地助力科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