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偉
(新疆阿勒泰地區布爾津縣布爾津鎮第一中心幼兒園 新疆阿勒泰 836600)
幼兒園教學活動必須把幼兒的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這也是當前幼兒園課程實現游戲化的基礎背景。第一,幼兒教師應該把有效果的課堂活動實施方法運用進來,積極組織幼兒參加不同的體育活動。在當前幼兒園課堂活動的具體實施中發現,幼兒對體育活動缺少熱情,教師的教學方法也不是特別好,導致幼兒園課堂活動教學效果不太理想。要想完全糾正現在幼兒園存在的問題,需要對課堂教學模式進行不斷改變,在這種情況下,課程游戲化就開始得到了廣泛的應用[1]。
首先,幼兒的主要思維方式是直覺表示,幼兒需要充分了解和整合概念特征,才能將建構出知識網。通過實施課程游戲化策略,能夠使幼兒在活動中真切感受到相關的知識,進而真正積累經驗。其次,受先天、后天等不同因素的綜合影響,導致幼兒的興趣愛好、認知水平各不相同。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幼兒的個體差異性容易被忽略。隨著課程游戲化的進行,幼兒可以自主開展游戲活動、選擇活動范圍等,能讓每一個幼兒都積極參與進來。
從表面上來看,課程和游戲具有較大的差異,但兩者有著共同的目標,都是讓幼兒的身心健康成長。課程與游戲的融合可以全面發揮游戲的價值,也可以增強課程的生動性。如果斷開課程與游戲之間的關系,孩子在課堂上將會失去一些活力,難以順利實現教學目標。同時,游戲不能發揮自身的教育功能,幼兒很難在游戲活動中積累知識經驗。所以,要將游戲與課程活動全面結合,使課程游戲化目的得以實現。
開展探究類的游戲化活動,可以幫助幼兒積累知識和經驗。幼兒的好奇心比較重,對于那些未知事物充滿了求知欲望,幼兒教師需深入挖掘幼兒生活中的游戲化教學素材,鍛煉幼兒的探究能力。幼兒教師不能拘泥于課程內容的局限性,要開拓探究活動的素材內容,牢牢抓住探究游戲的切入點,提高探究活動的開展效果。
以幼兒午餐中的豆腐菜品為例,幼兒十分好奇豆腐是怎么制作出來的。教師可以將之作為素材,設計出以“豆腐”為主題的探究活動。利用信息技術將豆腐制作流程、方法等通過視頻的形式生動地呈現出來,然后準備一些簡易的原材料和制作工具,引導幼兒嘗試制作豆腐。本類探究性游戲活動不僅能提升幼兒的認知水平,還能增強幼兒的動手實踐能力。
知識源于生活,幼兒教師應設計與幼兒生活足夠貼近的課程內容,便于調動幼兒現有的經驗、學習興趣等。巧妙運用實際生活案例,讓游戲化教學活動更有成效地開展。幼兒教師要綜合考慮幼兒興趣愛好、性格特點等因素,真切地將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體現出來。根據實際觀察發現,大部分幼兒總是喜歡模仿他人的神態和動作。
例如,由于幼兒每天上下學都會和保安叔叔接觸,所以會經常對保安叔叔的動作進行模仿。根據幼兒的這一特征,教師可以組織角色扮演類的游戲活動,將相關課程知識加入到游戲活動中。想要加強幼兒的交通規則意識,讓幼兒自覺遵守各項交通規則,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分別扮演警察叔叔、行人等角色,模擬現實生活中的交通狀況。本類游戲活動與幼兒實際生活較為貼切,能顯著提升幼兒融入角色的效率,通過游戲角色積累經驗,能為幼兒的健康成長奠定基礎。
為了讓幼兒課程游戲化教學順利進行,游戲環境的支持顯得尤為重要。在過去,幼兒園創設出的模擬環境、裝飾性環境等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降低了幼兒的參與積極性。對于這種情況,幼兒教師需根據園內的真實環境,設計出具有創新性的游戲項目,增強游戲活動的真實感。同時,要注重突顯幼兒的主體地位,在設計游戲規則、游戲流程時,要讓幼兒參與進來,共同商討決定,真正實現“自主游戲”的目標。
例如,結合幼兒園實際情況,教師設計“尋找寶藏”活動。教師制定出游戲規則后,幼兒可以結合園內示意圖,對寶藏所在位置、尋找寶藏的路線進行確定。根據討論結果,幼兒分別扮演寶藏的守護者以及勇士等角色。教幼兒使用簡單的紙質材料,制作安全帽、盔甲等裝備,不僅生動有趣,還能增強幼兒的動手能力。通過這類游戲環境的生動創設,不僅能突顯幼兒主體地位,還能讓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也得到提高[2]。
課程游戲化活動不僅要滿足幼兒的娛樂需求,還要發揮活動的教育功能,幫助幼兒掌握對應的知識。教師要根據知識內容,設計合理的游戲活動,展現教育功能,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例如,學習簡單的數字知識時,教師可以組織“水果聯歡會”的游戲活動,教師提前準備好水果,以5個為一組有序排列。然后引導幼兒觀察、計數水果,幫助幼兒熟練掌握5以內的數量知識。
再如,在《小紅帽》這一童話故事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幼兒扮演故事中的主要人物。為了增加游戲的趣味性,教師可以提供一些簡單的道具,包括紅帽子、面具等。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想法,設計人物的臺詞、動作等細節。教師盡量不要干擾幼兒的游戲過程,在適當時給予一些指導即可。
在幼兒教育改革中,教育教學目標也在不斷提升,幼兒不僅要學習基礎的文化知識,還要有健康的身體素質,幼兒教師應該在幼兒教育工作上多做努力。幼兒的年齡較小,天性好動,不喜歡一成不變,并且喜歡在變化中不斷探索,這也體現出幼兒擁有強烈的好奇心,教師在組織課堂活動時,可以為幼兒創設游戲化的教學情境,并在情境過程中設計能幫助幼兒更好地鍛煉身體的環節,為幼兒未來的身體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活動中加入游戲化的性質,幼兒會更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還可以養成從小鍛煉身體的好習慣。幼兒教師組織體育活動時要營造出游戲化的教學情境。
以障礙跑技巧的教學為例,幼兒教師可以設置游戲化的主題,把幼兒喜歡的玩具放在障礙跑的終點處,可以有效引導幼兒不斷沖破阻礙,“拯救”自己喜歡的小玩具,第一個拿到小玩具的小朋友就是游戲的獲勝者,可以擁有拿到的玩具。舉行跨越障礙跑這項體育活動,幼兒教師可以把跑步的基本技巧都教給幼兒,使幼兒可以為未來體育鍛煉打下扎實的基礎。教師可以經常組織游戲化的教學活動,通過這個過程幫助幼兒更好地掌握教師講的障礙跑技巧,從而提高幼兒園體育活動實施的效率。
從全世界的角度來看,幼兒教育改革勢在必行,課程游戲化是改革過程中的一部分,是新時代幼兒教育的新模式和新趨勢[3]。游戲是讓幼兒更好地接受體育教育的基本手段,教師需要與時俱進,善于利用幼兒園的資源促進幼兒與教師之間的互動,用鼓勵的方式讓幼兒享受游戲帶來的樂趣與知識,為幼兒的成長做貢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