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盈 叢麗麗
(蘇州工業園區第三實驗小學 江蘇蘇州 215000)
教學內容:蘇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59頁例1,第60頁“想想做做”第1-2題。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兩位數加兩位數口算方法的過程,能正確口算和在100以內的兩位數加兩位數;能根據個位相加是否進位,估計出兩個兩位數的和是幾十多。
2.在探索口算方法的過程中發展初步的比較、分析、推理等思維能力。
3.在交流算法的過程中,進一步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與同學合作交流的時候,獲得一些學習成功的體驗。
教學過程:
談話:請看大屏幕,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板貼: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
提問:會嗎?(會)誰能舉個例子證明自己會?(生舉例)
談話:我猜也是。孔子常說“溫故而知新”,這節課就讓我們看看從已知中還能不能學到些新知識。
1.遷移拆分經驗,探索口算方法
談話:首先來看這張圖,從圖中你獲得了什么數學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預設1:小紅跳了多少下?
預設2:小軍跳了多少下?
提問:怎么列算式呢?(板書45+23= 45+28=)
提問:你們會算嗎?好,我們先來看45+23,拿出學習單,寫下你們是怎么算的。
(收集學生的算法,并按序投影)
提問:這是誰的算法?你是怎么想的?和大家說一說。
預設:我先算5+3=8,再算40+20=60,然后60+8=68。
提問:5和3分別是哪里來的?那40和20呢?(相應板書)
指出:也就是把45拆成40和5,把23拆成20和3,再相加。
談話:不錯,下面我們再來看這種方法,又是怎么算的呢?
預設:先算45+20=65,再算65+3=68(教師適時板書)
2.比較不同方法,突顯口算思維
提問:我們找到的兩種方法,有什么不同嗎?
預設:第一種拆了兩個數,第二種拆了一個數。
提問:你更喜歡那種方法?說說理由。
指出:老師也更喜歡第二種,因為它只需算兩步,而且45+20和65+3都是我們已經學過的,就非常簡單啦!
談話:再來看45+28這道題,你能寫出幾種算法呢?
(收集學生的算法,并按序投影)
預設:先算5+8=13,再算40+20=60,60+13=73。
指出:這是我們的老方法,拆了兩個數(相應板書)
展示第二種。
預設:先算45+20=65,再算65+8=73(相應板書)
指出:這種方法只拆一個數,先算加20后要把哪個數牢牢記住?
預設:65。
指出:沒錯,先算出來的數要牢牢記在心里才能準確口算下一步,你學會了嗎?
提問:剛才我們解決的兩個問題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預設:都是45加一個數。
提問:那結果怎么一個是六十多,一個是七十多?
預設:下面的需要進位。
提問:你的眼睛可真尖,那像這樣的題我們都是怎么算的呢?
預設:可以拆兩個數,或只拆一個數。
提問:你認為哪一種更簡便?
小結:確實先加幾十再加幾更簡便,接下來我們再來練一練這個新本領。
學生獨立完成每組的前兩題,師巡視指導,校對答案。
提問:仔細觀察,你能直接算出每組第三題嗎?你是怎么想的?
預設:前兩題就是第三題的口算過程。
提問:如果橫向觀察呢,第一行都是加的怎么樣的數?第二行呢?
指出:我們在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時,一般都可以先加幾十再加幾。
談話:和你的同桌看著算式說一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談話:看來光是口算難不倒你們了,接下來你能估一估得數各是幾十多嗎?
依次出示49+28,37+52,66+18指名回答。
提問:你是怎么估算的?
追問:估算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
指出:看來先加幾十,再根據個位來調整十位,真是個好方法,只是需要特別注意進位的情況。
談話:今天這節課你有什么新的收獲嗎?或者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預設:學會了一種新的口算方法——先算幾十再加幾。
預設:要把第一步算出的得數記在腦子里。
預設:要提醒大家有的算式要進位。
談話:看來同學們都收獲滿滿,相信在以后的兩位數加法口算中你們一定會越來越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