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遠瓊
(重慶市渝北中學校 重慶 401120)
平時聽課是最能了解教師教學教法的途徑。目前,從平時聽課看,不少數學教師并沒有較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無疑,由于受傳統教學習慣的影響,有些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仍然采用教師教授為主的教學模式,沒有認識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在課堂教學中沒有給學生留有自由的學習時間,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使課堂變得單調乏味,而且會大大降低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嚴重影響課堂教學效率。因此,初中數學教師更應該在課堂教學中改進現有的教學模式,充滿體現學生在數學課堂中的主體地位。
那么,如何在初中數學課堂上充滿體現學生在數學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呢?筆者認為需要盡可能做到以下幾點。
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必須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觀能動性,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為啟發式教學,從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在課堂上多進行探究性教學,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鼓勵學生之間的交流,培養學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在整個活動中僅起引導作用,這樣可以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另外,教學過程中還應加強與學生的交流,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通過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加深教師對學生情況的了解,有利于教師因材施教,同時,加強師生交流還有利于教師幫助學生發現和解決問題,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有利于營造良好的課堂環境,對提高教學效率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明確教學目標是提高教學水平的重要前提,教師必須根據初中數學的教學特點,同時充分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計劃設計。在整體教學目標的基礎上,教師需要進一步明確和細化具體教學中的內容,將整體教學計劃分層實施,這樣有利于教學計劃的合理有序進行,從而有效實現教學目標。同時,在進行分層教學時,教師還要充分把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這樣有利于對教學任務的突破,保證教學的科學性和完整性。
初中生形象思維仍占主要地位,對變化的事物更具好奇心、關注力。因此,我們可加強變式教學。一是可以變換命題條件或者結論引起好奇。比如,教學函數的單調性時,需要判斷函數在指定區間內的單調性。例如:Y=x2x∈(0,+∞)可以變式為:y=x2x∈(-∞,0)還可以變式為:y=x2去掉后面的條件,此時再來看此函數的單調性,經過對比學習,我們可以發現這個函數已經不具有單調性可言。如此這般通過變換條件和結論,有利于學生更全面地掌握所學知識。二是可以將特殊條件普通化引起好奇。有些命題條件比較特殊,同時也并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此時老師就可以通過將特殊的條件轉變為普通條件,這種由特殊到普通的變換,符合我們一般的認識規律,學生學習的時候更容易接受。三是跟生活實際聯系引起好奇。數學教學中,命題往往都比較抽象。如果能夠將數學中的問題與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的問題聯系起來,讓學生由抽象到現實,理解起來就容易很多了。這也需要老師有很豐富的生活經驗。老師見多識廣,再對學生進行引導。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將生活中可能涉及的數學問題融入到課本中,理論與實際結合,學生才能學得更有趣,掌握得更牢固。
實踐證明,學生有無學習數學的良好習慣,學生學習方法的科學與否,對學習效率有重要影響。只有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尤其是讓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通過觀察不難發現,很多學生聽課認真,但卻沒有看書做題的習慣,最終課本教材成了學生查閱概念公式的工具。所以,教師要加強引導,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帶著明確的目標閱讀教材,多看多寫,實現通盤考慮。比如,教學“反比例函數”這一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思考任務,讓學生帶著任務去閱讀:為什么k≠0且k為常數是反比例函數y=k/x的成立條件呢?如果將x為自變量和y為x的函數倒過來,說x是y的函數行不行?反比例函數圖像有哪幾種?其規律和特點是什么?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有利于將抽象知識形象化、具體化,讓學生自主提煉知識結論,不但可以讓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更能提高學生的成就感,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活動式數學教學,對初中生具有很強的吸引力。教師應結合現代教學思想,深入貫徹和推進初中數學活動構建式教學思想,落實活動構建式數學教學活動,通過活動構建式數學教學,徹底轉變教學角色,突出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在數學活動構建中,活動的背景應該融入生活把生活元素納入數學活動構建中,使單調、枯燥的數學學習變成體現實際生活的過程,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激情,提升活動構建式數學教學成效。同時,數學活動構建應體現思維過程,在數學活動構建的選材上,凡是有利于激發學生思維的應用題材都應當成為活動構建的首選,盡可能選取有利于啟發學生思維的活動選題是數學活動構建教學的重要秘訣。數學活動構建還應體現師生全面參與、密切合作的過程,準確定位自己的職責,使初中數學活動構建式教學活動深入推進。
此外,創設良好的數學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參與意識,也有利于體現學生的數學學習主體意識,強化其主體地位。無疑,和諧、良好的數學情境,是激發學生參與意識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師在設計教學情境時,應做到新穎有趣、小而具體、難度適中、具有開放性和啟發性,并將所有即將解決的問題都建立于學生的固有知識基礎之上。
綜上,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方式方法很多,如數學制圖實作、外出實地測量、代數游戲等,都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突出其主體地位,進而激發其對代數、幾何、曲線等多種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