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鄲市肥鄉區消防救援大隊 王叢
近年來,由于降水的增加和臺風等自然災害的不斷發生,許多地方的洪水現象越來越嚴重,給人們的生命財產帶來了嚴重的損失。與此同時,消防救援隊伍水域救援任務也越來越多,消防救援隊伍在救援過程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但是水域救援任務對消防救援隊伍來說仍然是一個相對陌生的領域,必須有效提高水域救援能力,滿足社會的需要。為此,為了減少人員和財力的損失,使救援工作安全、快速地開展,本文對提高消防救援隊伍水域救援能力的有效措施進行了思考和分析。
水域救援任務是指人員在水域中生命受到嚴重威脅或重要場所、建筑物受到水流破壞,不可抗力造成的意外災害等,如不及時施救將會造成人員傷亡或重大財產損失所采取的救援行動。現階段來看,消防救援隊伍提升水域救援能力主要體現在下面幾個方面:
近些年來,由于極端天氣頻頻出現,在開展滅火救援行動中不但會涉及到涉水救援,同時還需要潛水或者在寒冷的冬季在冰面上展開救援工作,然而這些救援工作危險性非常大,安全隱患也隨處可見。為了進一步提升救援效果,保證人員的安全,一定要提高水域救援能力,不斷提升消防人員能力素質以及水平,進而確保被救人員可以及時獲救,并且也保障消防救援人員的自身安全。
在執行水域救援任務中,提升消防救援能力是確保救援任務順利完成的重點,消防救援隊伍只有掌握豐富的救援經驗和救援技術,才可以更好地完成水域救援任務。
就過去的工作經驗來看,針對部分理論技能很強然而卻欠缺實踐經驗的人員,在沒有接受過正式系統的訓練的基礎上,如果面對部分復雜的水域或者環境較差的救援任務時,救援人員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恐懼的心理,這個時候就很容易造成自身能力不足以及判斷的錯誤,進而導致救援行動的失敗。所以說,持續穩定提高水域救援能力對于消防救援隊伍具有重要意義[1]。
目前,有很多形式的消防隊伍,包括政府專職消防隊、企業專職消防隊、地方專業隊伍以及志愿隊伍等等。其中政府專職消防隊分為兩種,第一種就是縣級以上的政府組建的專職消防隊,第二種就是由鄉鎮一級政府組建的專職消防隊,通常都會參與應急救援工作。企業專職消防隊大部分就是建立在大型企業或者危害性較大且距離消防隊遠的企業,通常企業安全管理以及應急救援工作都會涉及到。地方專業隊伍及志愿隊伍,一般情況下是由專業技術人員構成,例如礦山救護隊、高速公路救援隊、大型機械救援隊、藍天救援隊等,像這類地方專業隊伍依照專業特長配備了救生、防護等有關器材,這些救援隊也參與社會的應急救援任務以及應急科普工作[2]。
目前消防救援隊伍大部分訓練科目僅限于陸地訓練,各級消防救援隊伍對水域救援訓練重視不夠。水域救援訓練是一個比較陌生的訓練課題,基層消防救援隊伍雖然經常進行水域救援知識培訓,但由于學習條件的限制,無法完全掌握和理解水域救援知識,特別是對于不會水的救援人員來說,從識別到適應再到現場執行任務需要很長時間,只能在救援實踐中進行總結,導致理論水平與實際作戰要求還有很大差距;而且很多救援人員針對相關的作業規范,例如GB/T 29179-2012《消防應急救援作業規程》《水域救援作業指南》《潛水管理辦法》等等了解甚少[3]。
對于水域救援訓練場地,大多數消防救援隊伍尚未建立或水上訓練場地選在了水質良好的地區。實際救援環境中暗流、渦流等不可預知因素頻繁存在,存在許多安全隱患。大部分的訓練都沒有涉及到這些充滿急流和暗流的地方,所以實際的水域救援訓練效果并不好,而且由于訓練不到位,脫離實際,消防救援隊伍在執行水域救援任務中容易出現恐慌和危險。
一是現場救援指戰員缺乏實戰經驗,參與處置水域救援任務有限,水文地理知識不足,缺乏對水域救援系統的專業培訓和學習。二是在參與水域救援災害處置時,難以運用急、難、險、重等危險水域災害救援的現場處置技術要點。掌握繩索救援、船只駕駛、現場急救、水域指揮等內容的專業人員數量較少,全面、復合型人才缺乏。
通常在開展水域救援的過程中,很容易遇到復雜的環境,而專業的水域裝備能夠有效降低救援中出現的一些風險,提升救援效率,進而減少指戰員的傷亡。盡管消防救援隊伍配備了個人防護裝備以及個人潛水裝備,然而依然不夠全面,例如水下通信、水上救生、水面供氣式潛水裝備等等還沒有得到普及。因此,裝備配備的不足也是造成消防救援隊伍無法有效開展訓練的重要因素之一[4]。
水域救援有很多種。根據不同的情況和不同的水域特征,大致可以分為冰雪救援、沼澤救援、靜水救援、激流救援和深海救援。對于每一種救援情況,我們都必須有具體的救援方法:如深海救援、冰雪救援和沼澤救援,我們主要依靠救援裝備的應用;靜水救援主要取決于消防隊員的身體素質和靈活性;激流救援更需要團隊之間的默契和良好的配合等。因此,在組織有關救援人員的教育培訓工作中,一定要制定更高的標準以及要求,具體如下:
(1)進一步重視水域救援裝備和技戰術訓練。首先,加強裝備的熟悉訓練,通過訓練消防水域救援人員必須都能達到根據車輛、船舶和消防裝備的不同功能,熟練地進行操作使用。其次,消防救援人員需要進行不同內容的培訓。消防救援人員要進行救援能力、安全意識等內容的培訓,通過全方位的培訓和學習,提高消防救援隊員的救援水平。在執行水域救援任務之前,指揮員需要帶領消防水域救援人員進行不同類型的模擬訓練,幫助整個團隊克服各種問題。除了提高消防救援隊伍的救援水平外,還需要加強自身心理素質的訓練,提高救援隊的綜合工作水平。
(2)將水域救援能力考核納入日常考核體系。各級消防救援隊伍應建立系統的水域救援培訓體系,加強日常培訓和考核,將水域救援技術納入日常培訓考核內容,通過考核促進培訓,提高消防救援隊伍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戰性,真正提升隊伍的水域救援能力。另外,針對水域內安全事故頻頻發生以及救援任務量大的消防救援隊伍可以組成水域救援班組。班組內部的人員一定要分工明確,界定各自的職能職責,同時開展經常性訓練,只有這樣,才能在執行任務時做到科學救援[5]。
結合訓練情況開展各類訓練科目。目前,水域層面的安全事故十分復雜,有著較強技術與專業性要求,細分為孤島營救、洪澇災害救援以及人員溺水事件救援等等。目前來看,各級消防救援隊伍建立了水域救援專業救援小組,起到了維系專業技術人員隊伍長期穩定存在的目的。為了能夠提升有關救援人員的專業能力,需要針對各大水域以及江河湖海進行深入研究,并且要組織實戰演練,進而鍛煉相關的救援技能,提高班組之間的溝通協調能力,發揮有關裝備的實際價值。平時開展演練過程中,應該以水域層面的救援重點為核心,實施實戰演練以及課題的攻關工作,確保實戰能夠迅速出發,及時有效解決水域救援難題。
近年來,消防救援隊伍在參與水域救援的過程中出現的溺亡事件屢見不鮮,提醒我們水域救援中基層指揮員、戰斗員的技能亟待提高。裝備是消防救援隊伍有效應對水災和事故的利器,如果沒有針對性強、職業化程度高的水域救援裝備,僅憑消防員的身體素質開展水域救援工作,將是空談。因此,為了提高消防救援隊伍的水域救援能力,首先必須深入研究本地區水域救援的特點并購買相關的專業裝備進行水域救援,如沖鋒舟、橡皮艇、潛水裝備、水下照明裝備等,從而提高水域救援的后勤保障能力。在此基礎上,根據情況類型制定相應的救援應急預案,并開展實戰演練,不斷提高預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6]。
(1)為了順利完成水域救援任務,增加適合水域救援的人員、運輸車輛和其他裝備車輛,保持良好的后勤保障通信,建立水域救援裝備系統模塊尤為重要。要配備齊全專業裝備,針對當地警情進行更進一步的思考與研究,將該體系當作理論性引導,將有關區域之內的危險水域判定結果當作重要的參考依據,針對該地區水域事故的危險系數實行精準評估,明確水域救援任務在裝備保障層面的實際需要,確保各種裝備能夠與實戰演練要求相符。當前,水域救援裝備通常情況下能夠達到正常水域救援的規定要求,但是今后新型裝備一定要遵循針對性強、配套性完整以及工作效率高等基礎理念,考慮各類水域事故特點以及類型,配備勘察、救援、運送等特種裝備,加強戰斗能力。
(2)針對相關裝備進行科學管理以及合理使用,采取科學合理的管理方式加強裝備的保管,避免發生重建輕管或者輕用等狀況發生,切實把有關裝備發揮最佳效能。就執勤過程中使用的裝備、備份裝備以及實戰訓練裝備,制定相適應的管理體系,讓消防救援人員熟悉使用要求,保證裝備工具的完整性,確保水域救援人員熟悉對應裝備的正確使用方法。
(3)注重水域救援的基礎訓練。突出“智、體、技、心”的結合,形成人、裝備、技術、戰術的最佳結合。訓練內容要立足實戰、實用的原則,對傳統的訓練內容進行適當拓展和更新,不斷探索有效的訓練方法,使消防救援人員在各自的崗位上發揮應有的作用。如果條件允許,邀請專業水域救援人員到消防救援隊伍內部訓練指導消防救援人員學習水域救援方法,提高救援人員的救援水平。另外,進一步完善戰勤聯動保障體系,提高總體應急反應水平。搭建戰勤保障體系,加強水域救援相關裝備的儲存。各級消防救援隊伍要構建完整的應急救援體系,進一步加強與各級地方政府、民政部門的良好溝通,從而保證處置任務時可以與各個層面有效配合以及數據信息的交互,將救援效果發揮到極致。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基礎裝備的不斷完善、城鎮化快速推進以及極端天氣的不斷增加,與之對應的災害事故層出不窮,消防救援隊伍各類滅火救援任務種類和數量明顯增加。現階段我國消防救援事業雖然發展很快,但仍存在很多短板,例如文章所說的水域救援能力就是消防救援隊伍亟需提高的能力。我們應轉變思想,加強對于各類災害事故以及救援方式方法的研究,通過更新管理理念,完善教育培訓制度,加強實戰化訓練等措施提高消防救援隊伍滅火救援綜合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