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有色冶金勞動保護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胡衡彥
隨著社會和經濟的飛速發展,生態環境污染、資源能源短缺成為日益突出的全球性問題。近幾年來,世界各地極端天氣頻發,全球氣候異常,人們深受困擾。人類治理環境污染的歷程走到今日,僅僅依賴“末端治理”已無法有效緩解環境問題,更無法以此應對能源危機。清潔生產戰略應運而生。
清潔生產審核是推行清潔生產戰略思想最實用的工具之一。所謂清潔生產審核,是指按照一定程序,對生產和服務過程進行調查和診斷,找出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重的原因,提出減少有毒有害物料的使用、產生,降低能耗、物耗以及廢物產生的方案,進而選定技術經濟及環境可行的清潔生產方案的過程。清潔生產審核過程是在審核方法學的指導下,運用被審核組織所在行業的特有管理及生產技術對組織的再認識,并以此為基礎的改進和提升。
我國目前的清潔生產審核工作還比較“粗放”,不利于清潔生產審核工作質量的提高和清潔生產的持續發展。為了提高清潔生產審核工作質量,本文針對清潔生產的整個審核過程總結了三個工作重點:清潔生產審核的工作重點主要包括宣貫和動員、啟發和引導以及量化分析等。能否抓住并貫徹審核方法的核心思想及在其指導下形成的工作重點,決定了審核工作能否順利進行和審核最終績效的大小。只有在落實工作重點的基礎上開展審核工作,才能把握正確的方向,找準核心問題,最終通過方案的實施實現清潔生產“節能、降耗、減污、增效”的目標。
清潔生產審核工作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審核過程涉及企業的方方面面,依賴各個部門的支持和配合。因此在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工作之初,做好宣貫和動員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到位的宣貫和動員工作,能達到消除思想障礙、調動全員積極性的效果,這樣才能保證清潔生產審核工作的順利進行。
企業開展清潔生產審核的過程中通常會遇到不少障礙,尤其在進行首次審核時,企業存在的障礙所涉及的方面更廣泛,也更龐雜,因此需要更為注意障礙的克服。各類障礙中,最常見、最主要的是思想觀念障礙。企業在第一次進行清潔生產審核時,思想觀念障礙尤為突出,如果不在審核啟動時集中查找企業各部門、各階層中存在的思想障礙,并逐個擊破,則十分不利于后續審核工作的開展。不僅如此,查找和消除思想觀念障礙應該貫穿清潔生產審核全過程。
首先應取得企業高層領導的支持和參與。在實際的審核工作中不難發現,企業高層管理者對審核工作的認識和管理者組織審核工作的情況,決定了整個審核過程的難易程度。如果高層管理者中仍存在思想觀念上的障礙,那么整個審核工作的開展都會困難重重。
因此,通過闡明清潔生產在經濟、環境、技術、社會影響以及政策等方面為企業帶來的效益,能夠使企業高層管理者了解清潔生產審核工作可能給企業帶來的巨大好處,從而獲得企業高層管理者的承諾與持續支持,并使其參與到審核工作中來。清潔生產為企業帶來的效益主要有:清潔生產能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形成健康的企業文化,提升企業生產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并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等。
其次是要進行有針對性的宣傳教育。清潔生產審核開展之初,最主要的思想障礙是在理解清潔生產的本質方面存在誤區。這種思想障礙一般通過對企業員工進行幾次集中培訓就能解決,讓企業明白清潔生產不是搞衛生,不是搞綠化,更不能走過場,也不是單純解決污染問題。然而,審核過程中總會有新的思想障礙被發現,這些障礙可能來自企業各個部門和階層,也可能直接或間接導致其他障礙的產生。不能因為障礙小就聽之任之。如果某一障礙得不到解除,企業就可能放過關鍵問題,影響審核工作的進程,甚至會影響企業今后持續清潔生產的效果。因此清潔生產審核的宣傳教育絕非一天、兩天的統一培訓工作,而是持續的全員培訓,要貫穿整個清潔生產審核過程,教育培訓的內容要隨著審核工作階段的推進而變化,面向不同的企業員工要有不同的側重點,針對具體問題要作相應調整。
清潔生產是一項需要調動企業全體職員的工作,也是一項需要企業長期、持續實行的工作。在推行清潔生產戰略之初,傳統的環境治理手段和企業管理理念在企業內部構筑了廣泛而牢固的基礎,這對清潔生產的實施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約束。企業作為清潔生產審核的主體,如果不能打破企業所固有的管理模式,不能充分調動企業各部門、各階層員工的自覺性、主動性,那么企業的清潔生產審核工作將難以順利和持續地開展,企業想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清潔生產無疑也是不現實的。通過消除思想觀念障礙獲得高層管理者的支持和參與固然十分重要,但由于看不到清潔生產對個人產生的實際好處,而且審核工作往往還會在短期內造成工作量增大,企業內部的其他員工往往是不愿意參與到清潔生產工作中來的,是缺乏動力的。如果企業的清潔生產審核工作得不到中層干部的協助配合,缺少技術人員的理論支撐,沒有操作工人的貫徹實施,那么清潔生產審核工作的推進依然存在巨大的阻力,也無法持續推行。要調動職工對清潔生產的積極性,最直接、有效的辦法是落實激勵措施。最直觀的方式是在企業內部建立一套有利于調動企業員工積極參與和實施清潔生產的激勵機制,同時可以將清潔生產管理制度與企業生產管理責任制相互融合。在平時的生產工作當中,技術人員和一線工人往往最了解生產運行的實際情況,更容易發現問題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案。因此,貫徹落實企業鼓勵清潔生產審核的各種激勵措施,能夠激發企業全體員工的動力,充分發動群眾獻計獻策,從而切實地發現并解決問題,使企業走上持久的進步和發展之路。
在生產活動中,企業的各部門、各階層員工的首要職責是履行本職工作,因此看問題往往存在局限性。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職工對企業生產的各個方面所作出的分析與評價不全面、不詳細,對企業存在的問題只停留在感性的認識層面,而無法上升到科學的理性認識,那么這種具有一定片面性的認知和判斷容易使人忽略許多清潔生產機會和潛力,即使發現了問題也難以提出合理、可行的解決方案。同時,長期的身臨其境可以使人對很多“小問題”習以為常,影響對其真實嚴重性的理性判斷,進而可能放任“小問題”發展,最終成為“大問題”。因此,企業員工需要受到清潔生產思想方面的適當啟發和清潔生產審核工作程序方面的正確引導。
作為清潔生產審核的咨詢機構,應適當給予企業人員啟發,比如列舉相似行業出現的問題和提出的方案,抑或把其他不同行業的先進技術和有效措施靈活運用到本企業的生產實踐中。事實上,企業員工最了解企業自身的問題,只有破除了習慣思想的局限,打開了創新突破之門,認識到清潔生產的潛力是可以不斷挖掘的,才能在審核過程中迅速抓住審核重點,發現核心問題,然后對癥下藥,藥到病除。
清潔生產審核是一套科學的、系統的和操作性很強的程序,組織清潔生產審核工作是一項系統、細致的工作。因此,企業想要在清潔生產審核的實施中取得顯著成果,并鞏固實際成效,持續提升企業競爭力,就必須嚴格按照清潔生產審核的程序辦事。
清潔生產審核程序由3個層次(污染源、產生原因、削減方案)、8條途徑(原輔料和能源、技術工藝、設備、過程控制、產品、廢物、管理、員工)、7個階段和35個步驟組成。
審核小組在突破了習慣思想的基礎上,嚴格按照審核程序對企業自身進行調查和診斷,按部就班,由粗到細,層層深入,抓住審核重點,同時又不遺漏任何可能的問題和潛力,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清潔生產審核的工作質量。
在指導企業清潔生產審核的過程中,還應注重清潔生產思想向生產實踐的轉化。所謂思想向實踐的轉化,是指清潔生產建議轉化為有具體的效益、有一定可操作性的方案。在進行企業內部廣泛征集清潔生產建議和方案的工作過程中,審核小組應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持,引導建議和方案提出者做出基本的投入和效益估算,并提升方案的可操作性。方案的投入主要包括一次性資金投入,如設備購置費、土建費、安裝費等;方案的效益主要考慮減少污染物的產生或排放而帶來的環境效益,以及節約能源、加工、材料、包裝、人工、環保的費用和提高物質或物料的回收量、質量等帶來的經濟效益;方案的可操作性可以從具體的操作方法、改造內容、管理制度、增設的設備設施及用品工具等方面入手。清潔生產方案在明晰了投入和效益的前提下,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最終企業才可能落實方案,達到清潔生產的目的。
對于企業各個方面的情況、審核中發現的問題和提出的備選方案,量化分析是十分必要的。在整個清潔生產審核過程中,量化分析要貫穿始終,并依據分析結論指導審核過程有序推進。
在預評估階段,現狀調研收集到的資料和現場考察的產排污情況在做到盡量數據化的前提下,同行業企業情況和相關標準才具有對比和指導意義;確定審核重點運用到權重綜合計分排序法時,要嚴格根據企業各項情況的數據進行客觀的分析、判斷,從而讓打分結果能反映出企業的真實情況,避免隨意性和傾向性;設置的清潔生產目標必須要有定量化的硬性指標,才能使清潔生產真正落實,并能據此檢驗與考核,達到通過清潔生產預防污染的目的。
評估階段進行的物料平衡,旨在準確地判斷審核重點的廢棄物流,定量地確定廢棄物的數量、成分及去向,從而發現過去無組織排放或未被注意的物料流失,并為產生和研制清潔生產方案提供科學依據。如果在實施清潔生產審核的過程中,不重視物料平衡的量化分析,不能準確地找到企業存在的問題,那么清潔生產的實施就達不到理想的效果。在預評估階段確定審核重點時,主要基于企業現成的資料和數據,這些資料和數據往往不夠系統和全面,數據量也不足。因此評估階段必須立足于實測數據,針對審核重點做更深入細致的量化分析。由于評估階段的物料平衡分析“深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計量或監測的條件,因此在審核過程中應盡可能利用企業的計量器具和監測裝置,把物料平衡的量化分析做“深”、做“細”。
產生清潔生產方案是審核過程的一個關鍵環節,清潔生產方案的數量、質量和可實施性直接關系到組織清潔生產審核的成效。清潔生產方案就是在進行物料平衡和廢物產生原因分析的基礎上產生的,同時量化地分析方案的經濟和環境效益,可以為方案的篩選提供清晰明了的對比依據。方案的環境和經濟效益一般需要量化以下因素:污染物數量、濃度和有害性(如中毒濃度、爆炸濃度、燃點等)的變化,廢棄物、污染物處理處置費用的變化,原輔料和能源成本的變化,人工費的變化,產品質量指標的變化,投資和運行維護費用等。
清潔生產是一種先進的生產方式,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的“先污染后治理”的思維模式,是實現環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的唯一戰略選擇。在審核過程中,要想獲得實際成效,不論審核對象和審核技巧如何變化,應該牢牢抓住清潔生產審核的工作重點。堅持和貫徹清潔生產的基本思想,才能使審核工作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