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清法
(新疆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新疆烏魯木齊 830000)
核心素養下的教學是促進思維發展的教學,是從知識、能力走向思維、智慧的教學,是讓思維轉變更讓思維生長的教學。有人認為:“數學是高中階段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如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成為高中數學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工作[2]”。在這樣的教學中,產生新型的師生關系和生生關系,課堂的轉變決定于關系的改變、情感的改變、態度和效率的轉變。
核心素養背景下數學教學模式的轉變,對高中數學教學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有人說:“在核心素養的視野下,高中的數學教學模式在悄悄地發生著變化,也在不斷創新中[3]”。核心素養下學生由學會說到學會問,從注重表達到注重傾聽,從重視展示到重視分享,從單一學習方式到多元學習方式轉變。核心素養的課堂給學生足夠的時間思考,訓練學生思考的習慣,努力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鼓勵學生間進行交流,互動、點評和質疑,并在交流過程中學會說“為什么”,即學會說出自己的思路和想法,相互質疑和闡述自己的觀點。核心素養的課堂重視的是知識的應用,學生從生活經驗出發學習知識,用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高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引導學生在生活中主動實踐,把課堂延伸到生活中,讓生活與課堂變成學生的大課堂,成為適應社會發展的人。
核心素養下的教學推動了數學課堂模式的改革。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教育的關注程度及對教育水平的衡量標準逐步提高。傳統教學無法滿足學生對現代知識的需求,灌輸式的教學模式,消磨了學生的積極性,抑制了學生的思維、想象力和創造力,使學生產生了厭學心理。核心素養下的課堂,為學生提供了發展的空間,使學生不僅學習而且學會學習,對學生核心素養能力的培養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的是培養學生融入社會的綜合能力,培養學生的自覺性,自覺安排自己的學習計劃,并實行自我監督。探究性,從已知的知識中推測探究未知知識的能力。創新性,是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構成,是學生發展的動力。實踐性,知識從實踐中來,就要為實踐服務,只有通過實踐才能檢驗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成效。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模式需要不斷改進。教師要明確核心素養的目標和要求,從灌輸式的教學模式轉變為讓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求的核心素養培養。不僅重視數學知識,更注重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上來。采取情境教學法、自主合作學習法等先進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的創造力。例如,在教學高中數學必修二9.3“統計案例”時,教學目標是通過對公司員工肥胖情況調查分析,了解統計學觀念,讓學生知道統計學與現實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創設情景導入:為了解某公司員工的身體肥胖情況,根據該公司員工數據表,寫一份該公司肥胖情況數據分析報告,通過分析報告指出該公司員工的整體情況,并提出控制體重的建議。接著教師讓學生自主學習統計報告的組成,分別為標題、前言、主題和結尾。前言部分簡單交代調查的原因、過程等基本情況。統計報告的主題由學生先自主學習,然后小組合作交流完成。學生在自主分析中,學會提煉數據蘊含的信息,根據數據說明的需要,自主選擇合適的圖表展現數據。從樣本數據中,運用均值或方差,提取能表現其特征的量,最終得出男女員工在肥胖方面的不同,結尾部分提出總體的統計規律及建議。本節課,教師利用情景導入的方法,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互動的方式完成了統計表的分析報告,教師注意培養的學生核心素養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一切課堂活動開展的前提。教師在教學中應盡力從培養學生興趣的方面找出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樂于學習,積極參與。在核心素養背景下的高中數學課堂中,教師本著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的,盡可能地創設一些課堂活動讓學生參與到其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創建和諧民主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使學生能夠主動學習,積極探究,從而使培養核心素養能力成為可能。例如,在教學必修二10.1“有限樣本空間與隨機事件的關系與運算”時,教學的重難點是樣本空間,事件的關系和運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從生活實際出發進行情境導入。教師先讓學生觀察一些事件的發生,引導學生思考從中得出什么。將一個硬幣拋起2次,觀察出現正面和反面的情況。從班里隨機找出10名學生,測量身高在1.7米以上的學生情況。教師從生活中找出事例,學生感到教學貼近了生活,樂于參與到學習活動中,這樣的情境創建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也體現了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學生感到自己受到了教師的重視,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思維被激發了起來,使接下來的教學活動得以順利開展。本節課教師從生活實際中選取事例,激勵了學生的參與教學活動的熱情,對培養他們的自主性、創造性等核心素養能力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科學技術的發展離不開創新精神,創新意識是核心素養中的重要因素。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是核心素養下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方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創設一些問題情境,引發學生思考后再展開教學,教師應耐心地給學生留足夠的時間進行獨立思考,而不是急于傳授給學生知識的答案。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是產生創造力的學習手段,在和諧寬松的學習環境中,學生的創新意識才會閃現出來。例如,在教學必修二8.1“基本立體圖形”時,教學重難點是通過實物抽象為空間圖形,認識棱柱、棱錐、棱臺的特點。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通過多媒體展示生活中各種實物,讓學生觀察然后抽象為幾何圖形。接著教師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歸納這三種幾何體的特征。學生通過觀察得出棱柱有兩個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是四邊形。兩個互相平行的面是棱柱的底面,并且底面是三角形、四邊形、五邊形等,把棱柱分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及其他特征,由此學生可得出棱錐和棱臺的特征。這樣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先嘗試,也允許學生出現錯誤,為激發學生的創新力創造了條件。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在課堂教學中受到了很大的關注。把學生培養成有學習能力,會學習的人,有創新精神的人,正成為教師追求的教學目標。核心素養關注學生的整體實現,培養學生從掌握單一的知識技能到具備主動學習、自覺探索的具備綜合素養的人。強調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能以積極的心態融入社會,參與社會生活。注重教學和育人的和諧統一,突出強調個人品格和社會關愛。在核心素養背景下的課堂教學,教師應重新認識課堂教學的功能,力求將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互動、創新創造能力作為選擇教法的原則,將學生培養成為具有核心素養的社會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