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白縣城東林場 龐文林
在新背景下,生態修復和建設是國有林場的重要力量,也是維護我國生態安全的重要措施,對國家的生態安全,人民生活福祉的提升起著重要作用。
作為我國自然資源以及環境資源的林業,對改善生態環境和促進經濟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人們現在越來越重視森林的作用,改善生態環境是我們的責任,生態公益林的建設也成重要的一部分。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大規模地開展植樹造林工作,但是在營造林時存在苗木質量差的現象。見苗就用,種植種子不看質量,良種較少;一味追求林場面積,并沒有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造林,使得一些林木營造數量過多。比如,種植了大量的松樹、杉樹和楊樹等,導致其不能充分發揮生態作用。
國有林場保護管理工作過程中,經營管理主要是粗放模式,造成了只重視經營忽視培育管理。一些幼苗得不到及時培育,影響了林木生長,甚至使一些林木幼苗死亡,無法發揮其生態作用。一些地勢條件好的區域因為沒有得到及時整地撫育,導致林地距離過大。當出現刮風或下雪天氣時,樹木容易整枝折斷。與此同時,林區內部林沒有較好的透氣性,整個生態效率非常之低。此外,沒有根據樹種實際生長條件進行耕種和培育,導致樹木生長后期出現病蟲害,嚴重影響生態效益,最終成為低效公益林。
大部分情況下,公益林受到破壞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遭受了不正當的砍伐。一些農戶和單位為了追求短期利益,砍大樹,留小樹,砍質量較好的樹種,留下質量低下的樹種。比如,某部分林區由于砍伐現象嚴重,出現了光禿現象,影響單位產量,也破壞了林業結構,林業質量每況愈下。
國有林木的樹種比較單一化,林業結構也比較簡單。在有害生物的入侵之下,就會出現嚴重的病蟲害,導致林木品種失去功能性和完整性,生態效益低效。比如,同一時間段在林場中大面積種植單一植物,會造成病蟲害嚴重發生,難以根除,導致生態公益林難以發揮真正的功效。
國有林場重點公益林保護管理工作中最應該預防的是自然災害。比如森林火災、暴風以及暴雪天氣等,特別是要預防森林火災。因為火災一旦發生以及蔓延,將會引發毀滅性的災難。如果遇到大風天氣或者暴雪天氣,則會引起樹木折斷或者倒伏,大大減少棲息在該區域的野生動物數量,難免會影響到生物多樣性發展。基于此情況,相關部門一定要重視森林的保護以及管理工作,特別是要做好相關的防御工作。
國有林場重點公益林的保護管理工作,首先是要采伐低效公益林。即能夠通過人為選擇林木,并進行分批次的砍伐。一般選擇生長質量較差、外觀不美以及涵養水分不好的林木。其次,在砍伐的時候要嚴格遵循先近后遠原則。即從遠處的低效林進行采伐,由近及遠。具體的采伐要嚴格遵循國家所制定的相關標準以及要求進行。例如林區中低效林的采伐不可以超出林區總面積的一半。因此工作人員可以用紅漆來標記其界限,這樣就能很好地區分需要采伐的范圍。除此之外,還需要在距離50米的地方砍伐出一條10厘米的帶狀界限。在具體的砍伐工作開展前期,相關部門需要組織并開展專業的培訓,其目的就是能夠最大限度地保障低效公益林的采伐質量。而且在砍伐結束后,其木材還需要經過晾曬環節才能流入市場銷售。
通常情況下,低效公益林的采伐結束后還需要進行林地清理工作。而林地清理工作需要按照相關的規章制度進行。公益林管理規定不能擅自煉山造林。因此在清除距離兩米范圍內的雜草后,可以在造林帶上在營造出另一條寬度一米的造林,為了保護其他樹種,需要保留林區內5米的闊葉林或者是營造出闊葉林區。
在國有林場公益林中,近幾年來推廣和應用了洞穴造林技術。洞穴造林技術的優勢是成本低,而且能夠最大限度地保障林木的存活率。究其原因,可以認定是洞穴開挖過程中會堆積大量的泥土在洞穴中,那么在雨水淋入洞穴的時,洞穴內部的土壤肯定會比外部的土壤土質更加優良,這個時候的樹種存活率肯定會比較高。洞穴造林技術應用時需要注意的事項有以下兩點,(1)要嚴格按照水平直線開挖,并且能夠將洞穴中的土給鏟松;(2)要根除洞穴中的草樹根或者是其他雜物。
國有林場中營造林時一定要充分結合實際情況來選擇樹種。比如,杉木需要的腐殖質比其他的樹種少,還會造成土壤肥力難下降,但是如果在其周圍種植闊葉林,這樣就能避免土壤肥力下降。根據相關調查數據發現,我國現有林場種植最多的樹種為馬褂木、樟樹、楠樹等,這三種不同的樹種存活率最高的為馬褂木,尤其是定植后的存活率能高達85%,因此當前最為推廣應用的樹種為馬褂木。
國有林業在植樹造林環節中,最好選擇一個合適的天氣,比如可以選擇陰天來進行植樹造林,植樹造林前需要先修剪好幼苗的根枝,種植過程中要嚴格遵循種植的步驟來進行栽種,一手拿苗,一手將苗放入洞穴之中,使苗木舒展,然后蓋上土層。與此同時,通過腳踏的方式壓緊土壤,再松一次土,澆水。值得注意的是,種苗的深度一定要高過之前的深度。如果有條件,苗木可以隨時挖出。如果需要搬離幼苗,相關的工作人員則需要提前并做好假植工作。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需要將樹木的胸徑還沒有到5em的有害樹木進行伐除,以此避免在日后將病菌傳染到周邊的健康樹木當中,但是需要控制整體的伐除比例能夠在10-25%,之后再將剩余的優質樹木進行進一步引導,使得形成混交林,以此實現對林場生態系統的提升。
在苗木撫育管理工作過程中,一定要做好低效公益林的撫育管理工作,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地開展相關的森林培育保護工作。苗木的撫育管理是比較注重季節的,即每年幼苗定植需要在夏季以及秋季進行。兩次定植的具體工作都一致,比如需要全部清理掉周邊的雜草,與此同時還需要控制砍伐的高度,即整個高度不能超過10厘米。在采用定株撫育技術的過程中,需要保障在郁閉度0.8上下,以及擁有較高密度的天然幼齡的林內進行使用。在應用的過程中,需要對一些沒有價值的林木,或者密度過高的一些林木進行砍伐,對于一些不符合規定的樹木進行枝條修剪,以此保障在經營的林場內部生長的樹木,在密度上比較合理,以此順利地進行定株。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還需要依據不同的樹木類型進行確定。例如在林場當中如果是混交林,那么在樹木生長的過程中,會有著比較激烈的營養爭奪,為此需要保障一些優質樹種的存在,并重視起種植密度的合理設計,將一些存在健康問題的樹木進行砍伐,避免在生長的過程中,受到周邊病樹以及雜樹的影響,讓林場當中的各種資源都能夠進行合理配置。
國有林場只有從根本上解決存在的問題,才能做好相關的公益林管理工作。首先,需要全面提升管理者的文化素質和水平,并將林場人才建設作為國有林場的重點工作,并結合國有林場相關部門實際情況,制定相對應的人才培養方案,嚴格執行,由此來培養出具備高素質以及專業水平的隊伍。其次,制定完整的管理制度。明確劃分各個部門、職位和責任,對各個職位的工作人員要進行嚴格管理,并確保每個人員都能夠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并承擔起自己所應承擔的責任。同時,要制定監督和懲處機制,違反相關規定的工作人員,應當受到相應的處罰。對于一些隨意采伐林區的行為,要嚴厲處罰,嚴重者可以進行法律上的制裁,以此提高生態公益林管理制度的威懾力,提高人們的重視程度。
重點公益林在國有林場中占據著重要地位,需要做好相關的培育管理工作,尤其注意低效公益林的培育和管理。開挖洞穴,采用植樹造林技術,對苗木進行撫育管理,促進我國林業的發展。本文基于國有林場公益林管理分析,提出相對應的國有林場公益林管理對策,由此來促進國有林場公益林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