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佳
(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四川·德陽 618000)
基于新時期教育發展的變化,當下我國的教育事業更為關注高素質人才的培育,所以這就需要高校突破傳統思政教育的限制。同時,在當下高校學生管理層面也存在著諸多的問題,這使得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面臨著嚴峻的形勢,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帶來了一定的限制作用。在新的教育形勢下,思政教育與學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愈加凸顯,此時高校必須關注二者的同步開展,通過思政教育與學生管理工作的有效結合,以此來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質量與學生管理的水平,從而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首先,學生思想差異較大。目前,從高校思政工作開展的目的來看,其是為大學生提供思想指導并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所以現階段的思政教育工作對于學生三觀的塑造十分的關鍵。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當下的社會發生了巨變,特別是在互聯網普遍化應用的背景之下,學生有了更多獲取信息的渠道,此時學生的思想正受到多元化文化思潮的沖擊,這就深刻的影響了學生的思想行為,對當下高校的思政教育帶來了嚴重的沖擊。
其次,工作隊伍比較落后。從當下高校思政工作開展的現狀分析來看,因為專攻思政教育工作的人員比較少,且缺少優秀的德育教育團隊,自然難以有效的滿足思政教育工作開展的需求。由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開展的過程中缺乏專業的思政工作者,這就導致所采取的工作措施不符合高校人才培育的方向,既難以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思政教育,還會引起學生的反感。
最后,教育與管理不相容。從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開展的現狀分析來看,相關的工作人員都有著自身的職責,雖然這些教育工作者與輔導員都是為學生提供服務的,但是在工作職能上也存在著明顯的差異。目前,高校教育工作與管理工作缺乏協調性,由于難以將思政教育與管理工作進行有效的結合,自然會降低教育工作的整體效果。
首先,高校不重視學生管理工作。高校作為對學生進行教育的主要場所,其并不同于中小學時期的基礎性教育,且此時高校的學生大多數已經成年,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判斷力和獨立自主性,所以教師在學生的管理方面比較寬松,可以說旨在表面上給予了學生足夠的自由和尊重。但是,學生管理方面的寬松與不重視,必然會留下隱患。
其次,高校學生管理制度不健全。目前,很多高校在學生管理制度方面的建設不夠關注,導致當下學生管理工作中存在著諸多的不足,這就為高校各項管理工作的開展帶來了不利的影響。同時,在高校現有的管理制度中,其中存在一些違反法律的規定,且沒有真正的體驗出對學生個性化需求的關注,在這種強制性的管理下必然會引起學生的方案,導致學生故意違反高校學生管理制度。
最后,高校學生管理人員水平低。目前,很多高校的管理人員將學生管理工作看作過渡性崗位,旨在通過這個崗位鍛煉自身的管理能力,為今后的晉升做鋪墊。所以,在學生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并沒有全身心投入到學生管理工作之中。同時,現階段高校管理人員存在管理能力不足的現象,在學生管理方面的關注度不夠,導致對學生的管理僅限于形式上的管理。
從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來看,對于學生的思想教育僅僅是通過單一化的課堂教學是難以實現的,此時需要更多的思政實踐活動來實現思政教育與學生生活實踐的結合,通過無形的教育來感染學生。大學時期的學生所面臨著最大問題就是學業問題與就業問題,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很容易遇到多種多樣的問題,此時需要教師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才能夠全面了解學生的心理問題。因此,在高校思政教育與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教師則需要合理利用學生管理平臺來開展思政教育工作,通過理論聯系實踐的方式來幫助學生深刻地理解相關的思政理論知識,使得學生在接受正面思想的基礎上來獲得理想的教育效果。比如,國內一些游客在外出旅游的過程中常會出現一些不文明的行為。這類事件的出現就會沖擊大學生的三觀,所以需要教師以此為契機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思想引導,從而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態度。
從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來看,其不同于中小學階段的管理工作,因為此時的大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判斷力和獨立性,以往剛性化的管理已經不適合現階段大學生的管理工作,所以這就需要教師轉變教育觀念和手段,從大學生的思想著手,多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以此來避免在原則性問題上帶給學生消極性的影響。同時,現階段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正面臨著諸多的新問題,如學生素質狀況的層次化、心理健康問題等,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所以這就需要高校重視學生管理工作與思政教育工作的結合,借助思政教育理論來優化改進學生管理工作。首先,全面發揮高校思政教學資源的優勢。由于高校思政理論課程涉及到高校學生成長與發展的各種學科理論,所以此時需要高校全面發揮思政教育資源為學生管理提供理論支撐,以此來改進學生管理工作。其次,建立健全心理咨詢機構,開設《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衛生》等多種課程,這樣高校可以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心理調查服務,及時掌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及時地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心理問題疏導,幫助學生克服學生以及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以此來增強學生管理的效果。另外,在思政教育理論中包含著很多關于三觀的知識,通過對學生進行思政理論教育,可以提升學生的判斷力,能夠正確的對待社會問題,還能夠緩解學生對管理工作的壓力。
在大學生管理的過程中,完備的學生管理制度既是確保各項管理工作開展的基礎,還是確保學生管理工作規范化、科學化的保障。然而唯有科學的理論作為支撐才能夠建設其完備的制度,所以現階段更需要將思政教育體系融入到學生管理制度中,這樣既可以確保學生管理制度的科學性與規范化,同時還可以確保學生管理方向的正確性。因此,在具體教育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則需要全面發揮思政教育理理論體系的優勢來為學生管理制度的完善提供理論支撐,從而在學生思政知識學習方面發揮出良好的監督及管理效果。另外,通過良好的學生管理制度還能夠使得學生處于規范化、有序化的學生氛圍中,這對于激活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十分的重要。同時學校還需要建立考勤制度,通過對學生管理制度的完善來提升管理的水平。
目前,從現代化管理理論的角度分析來看,主要是以人的管理作為全部管理工作的核心,但是人的思想具有能動性。針對目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現狀,此時最為首要的工作就是學會管理人,并做好相應的思想工作以及發揮學生的主人翁意識,這樣才可以發揮管理對思政工作開展的促進作用。因此,針對現階段高校思政教育與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學校不僅需要重視輔導員隊伍的建設,還需要強化學生干部隊伍的建設水平,在發揮學生帶頭作用的基礎上通過二者的結合來探索出一個全新的學生管理途徑。所以,在學生干部隊伍建設的過程中,教育工作者需要引導學生認識到自身所肩負的責任,并將培育學生的綜合素質作為教育任務,同時思政教育工作者與學生管理人員則需要發揮育人合力,貫徹落實新時期的教育方針,以此來發揮學生干部的帶頭作用,獲得良好的工作效果。
總而言之,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思政教育作為重要的構成部分,在整個高校教育工作中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在目前這個多元化的社會中,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思政教育則是非常重要的,這主要是思政教育作為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構成內容,在學生成長與觀念形成等方面都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在當下思政教育與學生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思政教育工作者與學生管理人員則需要端正自身的教育觀念,采用多樣化的途徑來完善思政教育體系和學生管理體系,以此來為社會的發展提供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