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 慧
(山東省菏澤市菏澤家政職業學院 山東·菏澤 274000)
英語作為世界通用語言,在各個行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盡管高職院校也開設了英語課程,但很多學生卻沒有認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部分高職院校也沒有意識到英語學習對學生未來就業的影響,輕視了英語課堂教學。為改變這一現實,提升高職學生英語學習質量,增強學生就業競爭能力,因此,有必要對此展開研究。
現階段多數高職英語教學中并沒有認識到英語對就業的影響,所以在教育教學中也沒有將與學生就業有關的內容作為教學要點,且不注重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多以啞巴式英語教學為主,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影響了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把握,更無法實現培養英語實用型人才的目標[1]。同時,部分高職英語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還存在使用傳統教學模式的問題,即黑板+教材+粉筆教學,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也很少,僅限于簡單的提問與回答,在英語知識教學中也以傳統知識灌輸為主,不僅降低了學生學習興趣,更不利于學生應用能力的提升。
受傳統教學觀念與教學模式影響,高職英語教學中還存在學生缺乏學習積極性的問題,由于英語屬于第二語言,缺乏語言環境,教師在教學中又過于追求教學進度,很少考慮學生興趣愛好與個人感受,所以在高職英語課堂教學中經常會看到老師一人“唱獨角戲”的情況,教師在臺上講得繪聲繪色,而真正用心聽的學生卻很少,多數學生都沒有認真聽講,開小差、睡覺、聊天、玩手機的學生占據大多數,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由于學生對英語知識學習不感興趣,更沒有認識到英語在他們未來就業中的地位與作用,從而輕視了對英語知識的學習與掌握[2]。
教學資源更新較慢也是高職英語教學中比較常見的問題,現階段,很多高職英語教材都存在難以與職業教學要求相匹配的情況,導致學生所學習的英語知識在未來就業中無法使用[3]。同時,部分教材內容過于老舊,脫離就業現實,這樣也會影響學生在未來就業中使用英語,更不利于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把握。
為做好高職英語課堂教學,提升課堂教學質量,首先作為英語教師應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端正學生學習態度。高職英語教師應認識到先進的教學觀念與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影響,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結合教學內容引入新型教學手段,吸引學生注意力。同時也要認識到高職英語對學生未來就業的影響,在教學中從未來就業角度入手,讓學生對英語知識學習有正確認識[4]。如在學習與網絡有關的英語知識時,為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從網絡對未來社會及就業的影響入手,教會學生在未來就業中需要掌握的英語網絡知識,尤其是網絡的發展對就業的影響等。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也要聯系實際情況引入新型教學模式,如在英語教學中,為讓學生認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播放高職畢業生面試中與英語相關的視頻頻段,并引入學好英語找到好工作的成功案例,這些能夠引起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學習重要性的認識。
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做到以生為本,將學生作為主體,調動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學習興趣,為促進學生未來就業,教師也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開展教學活動。首先,幫助學生形成正確認識。雖然很多學生對自身認識存在偏差,認為自己是因為成績不好才來到高職院校就讀的,并錯誤的認為自己在未來就業競爭中沒有與本科生競爭的實力,所以逐漸放棄了對英語知識的學習[5]。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糾正高職學生的錯誤心理,讓他們認識到社會對高職學生和本科學生的要求,讓學生了解高職院校是培養實用型人才的場所,本科生所學知識多以理論為主,而社會對實用型人才的需求遠遠超過理論型人才,所以,只要認真學習一定可以與本科生抗衡,甚至取勝。其次,尊重學生個體差異。
針對當前高職英語教材內容比較落后的問題,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聯系學生未來就業更新教學資源,將自己的教學經驗與學生未來就業要求作為教學出發點,結合實際情況適當增刪教學內容。為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也可聯系教學內容引入時事新聞或真實案例,讓學生接觸與學習最新英語知識,了解社會對英語人才的需求[6]。如在教授旅游專業的學生時,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與旅游著名景點的講解聯系在一起,或者總結外國游客經常提出的問題,并將其作為教學內容,教會學生準確的回答方式。例如外國游客對兵馬俑比較感興趣,并提問與兵馬俑有關的問題,若學生不知道兵馬俑知識會很尷尬,這時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與兵馬俑聯系起來,讓學生先學習兵馬俑的英文表達方式:Terra cotta warriors。然后再講解兵馬俑相關知識的英語表達方式,這樣不僅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還能讓學生主動進入到學習中。同樣,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師也可以引入與學生就業相關的社會時政新聞解讀等,讓學生對英語學習有新的認識,豐富學生知識。如某公司對英語人才的要求等,明確指出進入該公司需要達到的英語等級等,這樣也可引起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學習重視。
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為促進教學改革,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就業能力,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加強讀寫訓練,培養更多實用型人才。相對于本科大學英語教學來說,高職英語更注重閱讀與寫作,因此,在未來教育教學中,教師也要將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強化寫作能力作為教學重難點[7]。為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開展閱讀與寫作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與學生未來就業聯系在一起,讓學生閱讀市場變化,了解行業走勢,不斷提升他們的英語水平。如酒店管理專業學生在學習《Three KnowledgeandDiscovery》以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閱讀在酒店管理中需要掌握哪三種知識與技能的文章,將教學內容與學生專業、就業聯系在一起,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能培養更多實用型人才。同樣,在英語教學中,教師也需要注重學生聽說能力培養,在開展對話教學的過程中,也要將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聯系在一起,讓他們聯系自身專業做對話練習,這樣在未來就業中若遇到類似問題,也有利于學生更好的回答。
在就業視角下,為促進高職英語教學改革,教師應創新教學活動,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學校應構建英語特色校園,經常為學生組織各種與英語有關的活動,如英語故事表演大賽、英語口語大賽等,以此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增強學生開口說英語的信心[8]。如在學習與商業活動有關的英語知識以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加以用英語介紹某商業活動的活動,其他學生認真聽講,并從中了解演講者所描述內容再復述出來,還原度越高的學生可以獲得的獎勵越好,這樣也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隨著這種教學方式的開展,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學習興趣也會越濃,在未來就業中取得成功的概率也就越高,因此,應重視教學活動的創新與運用。
高職院校是培養實用型人才的場所,所有的教學活動也是為學生就業而開展,所以,在高職英語課堂教學中應及時發現問題,并結合實際情況提出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就業是學生畢業后必須經歷與面對的問題,如果學生在校學習期間所學到的知識無法運用或運用效果不好,無疑是失敗的教育,為避免此類情況的出現,在未來的教育教學中,教師應轉變自身教學觀念、引入新型教學手段、堅持以生為本、創新教學資源、強化讀寫訓練以及創新教學活動,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未來就業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