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文濤
(武漢學院 湖北·武漢 430212)
戰術意識指的是學生在進行足球運動的過程中對全局的把握提出的一種戰勝對方的策略。這種意識的養成、策略的生成都需要運動員擁有足夠大的宏觀概念,能夠對當下的形勢做出準確的判斷。這種意識對于競爭的勝利與否有著極大的影響力。因此,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如果僅僅是關注于學生的足球技術的培養,而忽略了足球戰術意識的培養,那么在競爭過程中,運動員自然容易處于劣勢。而如果運動員運用的戰術愈發高明、愈發豐富,那么勝率也就越大。而在高校足球訓練活動中,面對的是一群高校學生而不是專業的運動員,他們對于足球也會存在一些錯誤認知,而這一切都是因為他們對足球這項運動沒有一個非常專業的認知,這也是他們戰術意識十分薄弱的原因之一。因此,在高校足球訓練活動中,教師就需要通過對理論知識的深入講解來加強學生的戰術意識,促進學生足球能力的不斷提升。下面是針對這一問題提出的解決策略。
在進行足球訓練的過程中,我們常常重視著學生的足球技術的提升,更加重視讓學生在足球課堂上學習更多的踢足球的小技巧,這樣的訓練在教學初期無可厚非。但是,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基礎技術之后教師理應把教學目光從技術上轉移到理論上來,讓學生在具備一定的技術基礎的情況下進行深度的理論學習。同時,教師也需要借此機會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為接下來戰術意識的養成打好基礎。
例如,教師可以在恰當的時機里為學生準備一次大型的理論知識講座,為學生講解有關于足球運動的一些戰術上的理論知識,讓學生有機會能夠全方位的了解足球這一項運動以及這項運動延伸出來的大智慧。也可以利用小課堂為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細致講解,提供一個理論知識學習的平臺。除此以外,教師還可以在進行專業的戰術意識的理論講解過程中利用一些經典的案例來進行分析為學生展現一系列的戰術運用案例,讓學生有一個更加直觀的接觸戰術的機會,從而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不斷的反思自己的實際訓練,找到自己的不足與自己的優勢,通過這樣的方式去不斷的完善自己的現有知識儲備。
在理論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需要讓學生將理論與自己先前的實踐進行有效結合,讓學生有一個機會能夠更加深入而徹底的認識足球這一項運動,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有效拓展。
足球本身就是一項比較具有競技色彩的活動。因此,僅僅開展看起來枯燥而乏味的理論知識學習自然也是不足以支撐足球課堂的。在完成了理論知識的講解之后,教師則需要帶領學生在實踐中進行理論知識的再學習,這也是培養學生戰術意識的一個關鍵步驟。而在高校足球教學訓練過程中最直接的實踐方式就是進行小組對抗訓練。
例如,教師可以將班上的學生進行兩兩分組或者三對三的分組,然后讓學生進行二對二或者三對三的一個實戰訓練。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就需要將戰術意識進行拆分,其中就包括防守意識和進攻意識。而教師在進行具體的教學活動中還需要對學生的反應能力以及默契度進行評價與磨合,讓學生對足球的戰術有更進一步的認識,甚至可以產生自己的更加具有創新力的足球戰術。
在這一過程中,高校足球教師注重的是學生的思維的一個鍛煉,在實際的對抗性練習過程中,學生能夠以更快的速度去找到自己的缺點,發現自己在對抗練習過程中戰術上的一些缺陷。而這樣的對抗性訓練最大的目的就是讓學生能夠學會在足球競賽中不斷思考,讓戰術和自己的技術實現有效的融合,不斷提升競爭勝利的可能性,提升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
根據條件反射的理論來看,只有不斷強化學生的戰術意識才能讓學生在真正的競賽過程中形成一種條件反射活動,讓戰術意識真正的立刻在學生的腦海中。而課堂上反復的對抗性訓練雖然能起到強化的作用,但其效果遠遠不及專業化、正規化的競賽活動。因此,在進行足球戰術意識的培養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定期開展一些大型的、正式的足球競賽活動,讓學生在參與過程中將自己日常學習到的戰術加以運用,達到合力強化訓練的目的。
例如,在高校足球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與學院進行探討適當開展一些大型的足球聯賽活動。讓各個班級的學生進行專業化的足球對抗,并設置相應的獎項。在這樣的競賽活動的開展前期,學生的訓練效率必然能夠有較大的提升,而學生的戰術意識在這一時期內也會得到更強的鞏固。這主要是因為學生對一些大型的競賽活動往往存在一定的敬畏心理,自然會花費自己更大的精力去提升自身的能力。除此以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觀看一些大型的足球競賽活動,讓學生寫出自己的看法。這一過程主要是引導學生去積累他人的比賽經驗,并以此來反思自身的足球技術與戰術意識,最終達到提升足球技術的目的。
不論是真正的競賽活動還是以觀摩為主的競賽活動,教師都可以讓學生進行反思與總結。這可以極大的調動學生的參與的積極性,讓學生以更加專業的角度去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以及學習他人的優勢,讓這樣的專業化競賽活動幫助學生盡快積累戰斗經驗,提升學生的戰斗意識。
有的學生對足球訓練有足夠的興趣,那么這類學生在訓練足球意識就能夠做到全神貫注,用自己全部的精力去致力于學習更多足球技巧,但是有一部分學生其實對足球的興趣不大,因而在訓練足球意識的過程中便會常感到吃力,這都是正常的現象。而在大學生足球訓練中,部分教師就會陷入一種誤區,用專業人員的標準去要求高效學子,很顯然,這是不可行的。大學生們更愿意酣暢淋漓地完成一場完整的競賽,他們并不是很在乎比賽的流程和自己的成績,他們更希望用更加專業的態度去開展各種有意識的友誼競賽,太過于殘酷的機制往往也會勸退一大部分足球熱愛者。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只有真正激發了學生的足球訓練興趣,讓學生愛上這項運動,而不是將教學目的設置為培養專業人員,如此,學生的足球意識培養的效果才會逐漸顯現。
例如,在學習“傳球”和“射門”這樣的技術時,首先應該進行的訓練大部分會選擇讓學生進行無球訓練,這主要是因為教學中所能用的設備有限,場地和球都不能做到一人一球,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會采用這樣的方式指導學生學習正確的動作。對于“傳球”和“射門”而言,這又是需要分析場上形勢的兩個內容,與戰術意識的培養息息相關。但是,枯燥乏味的無球訓練很容易讓學生產生一種“任務感”,讓他們覺得自己不這么做就是不能完成學習任務,學習任務不能完成就會受到批評,有一定基礎的學生更會如此覺得,這對于后續的戰術意識的培養也會產生極大的影響。但是如果教師如果能夠對學生進行分組訓練,讓有一定基礎的學生進行有球訓練,他們還能在場上進行自主組合尋求創新,讓一些沒有基礎的學生進行無球訓練,等這些學生具備基礎之后再讓學生之間相互切磋指導。如此,訓練自然也就有了樂趣。久而久之,學生的戰術意識也能逐漸形成,此時教師再進行適當的點評指導,學生的意識必然能夠得到較大的提升。
這就是分組訓練抓住學生興趣點的重要作用。不論是在何種訓練項目中,學生的學習興趣都是訓練效率提升的重要影響因素。而在戰術意識的培養過程中自然也是如此,相信再興趣的指引下,在教師恰到好處的指導下,高校學生的足球意識必然能得到更大的提升。
總而言之,在高校足球訓練活動中,我們理應認識到一點,足球的戰術意識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培養成功的,它需要在長年累月的訓練中不斷地培養強化,直到學生真正掌握一定的戰術,并能夠靈活運用,這才是戰術意識養成的重要標志。而在高校的足球訓練活動中,作為教師,更應該針對學生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培養策略,讓學生充分意識到戰術的重要性,學會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自己的戰略布局,以贏得競賽的勝利。相信在這樣的足球意識的培養過程中,學生的綜合能力也能夠得到穩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