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洵
(深圳市第二高級中學 廣東·深圳 518000)
在高中信息教學中教師采用項目教學法時要堅持遵循“以終為始”“以學生為主體”的授課形式,讓學生能夠在學習中體現出自身主體地位,主動融入到學習的各個環節中,自行組建團隊、合理選擇課題、探究實施、進行評價,在這一潛移默化過程中激發學習潛能,提升自身處理問題能力和創新能力。但是不可否認,當前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依然存在各種問題有待完善,未能發揮出項目教學法的應用優勢,需要教師能夠進一步對項目教學法深層次研究,加強引導學生,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積極合作以及探索創新。
在高中信息教學中采用項目教學法是具有現實意義的,教師要善于研究項目教學法,了解其應用優勢,更好地在教學中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總體來說,在高中信息教學中采用項目教學法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第一,提升信息教學質量。在實際學習中學生能夠實現和同學們溝通、協作,以小組的形式共同完成各項任務,而且學生們也會準確分工,確保各項工作有序開展,搜集相關資料,拓展視野,體會項目成功的成就感,激發對信息課程學習的熱情。例如,當教師為學生講解“模擬信號和數字信號”這一內容時,應先為學生分組,實現在小組中溝通協作,學習多樣知識和技能,對模擬信號和數字信號的特征有著全面認知,教師在實現促進知識分享和拓展學生知識面的背景下,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提升教學效率。
第二,體現出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要求教師要善于在教學工作中體現學生主體能動性,而項目教學法的利用將會達到這一教學目標。像教師在為學生講解上述學習內容時,教師要安排學生自主對知識建構和深入思考,讓學生有著清晰、全面的知識框架,促進自主學習工作的順利開展。與此同時,項目教學法還具有良好的可控性,教師能夠隨時關注學生學習過程,并在恰當時刻予以輔助,最終體現出學生的主體能動性。
當前在高中信息教學工作中依然存在各種問題有待完善,究其原因就是教師未能夠對項目教學法全面認知,以至于沒有發揮出其應用優勢。并且學生缺乏學習熱情,因為信息教學本身就具有抽象的特點,并且部分教師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依然采用灌輸型、填鴨式教學模式,以屏幕播放操作流程以及讓學生模仿操作為主,這一學習方式缺乏趣味性,也就很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漸漸失去學習欲望。
所學習的內容不夠全面,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要想提升信息教學的質量,要求教師要將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當作主要授課任務之一,只有學生具備良好的創新能力,才能更好地融入到良好學習狀態中,跟上教師節奏,掌握學習技巧,善于把掌握的知識應用在實際。但是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還是以課本教學為主,依據教材中的內容按部就班的授課,未能合理拓展教學,在這種固化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學生產生了創新意識,也很難具有穩定的輸出途徑,也不能驗證自身想法,嚴重阻礙了學生的發展。
為了促進在高中信息教學中應用項目教學法要求教師要積極創設良好的授課環境,讓學生能夠始終處于良好學習狀態中,教師還要和學生交流溝通,了解學生需求,以此來創設具有趣味性、可行性的學習環境,保障項目教學法順利實施。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體驗計算機解決問題的過程”這一項目內容的學習時,可以引導學生合理利用“傳圖識字”程序來落實處理文字從書本到電子檔的轉換,采用“形色”花草識別APP帶領學生們系統學習機房中的盆栽等,實現給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并且如果學生處于輕松、愉悅的環境中時,會對學習的內容具有更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項目活動的開展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像課時不足或者不集中,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學生思路中斷,在面對這一問題時,應鼓勵教師申請“連堂課”,或者合理利用社團活動時間。除此之外,教師在給學生安排學習活動中也要把該項目設計的教學內容和整體內容兩者整合,落實涵蓋核心內容,提升操作性和可行性。
一般情況下,信息技術項目學習活動的進行都會需要跨學科實驗和相關設備,作為信息教學教師要善于和其他學科教師合作溝通,以此加強學生對項目的感性認知。例如,當教師在為學生講解“運用數字化工具探究數理知識”這一項目活動時,有可能會用到歐姆定律相關知識,而教師則應先讓學生們能夠在物理學習時落實實驗探究工作,再進一步將實驗結果搜集記錄,帶入到項目學習活動中。同時也可以采用各種軟件開展模擬實驗探究,再或者為學生播放真實探究的視頻來升華學生的感性認知,在這一潛移默化過程中引導學生采用Python工具處理數據和繪制圖像。
因為學生的基礎不同,所以在面對同樣的學習任務時,有部分學生不能順利處理難題,所以在項目教學活動中教師要依據學生的基礎來合理分組,也可以鼓勵學生自主分組,而教師要依據學生分完的小組再進一步適當調整,確保每一個小組綜合學習水平相差不大,還要考慮到每個小組中的男女生比例、興趣愛好等。像在分組中確保小組中男女生數量平均,會彌補男女生性格上的差異和不足,而在小組中有優、中、差的學生,會讓學生之間相互交流、配合,確保每人都有事可做,實現每個學生在項目任務中都獲得收獲,共同發展。
高中信息項目教學的主題要體現出學科特色,而且還要具有新穎性的特點。例如,當教師為學生講解“體驗慶祝國慶多媒體作品”這一內容時,教師在授課中不僅要注重采用項目教學法,同時還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若發現學生缺乏學習興致,那么則要及時地改變授課形式,像把教學主題轉變成為“國慶之旅”,促使課程能夠活躍起來,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思維始終處于活躍狀態,擁有各種創新想法,像有的學生會規劃出最省錢的福建旅游計劃,各種省錢小妙招層出不窮。而如果教師不設置項目主題時,學生也會逐漸地深入思考,提升具有價值的主題,像“學生存在的網絡躁郁癥”“大數據和校園生活”等。
信息技術項目學習規劃方案的設計工作要綜合考慮項目的可行性,其中所應當考慮的問題主要有學生的實際水平、資源來源和獲取以及學科時間利用等,教師也要發揮出自身引導優勢,讓學生能夠主動地列好清單,像協作清單、匯報清單以及思維導圖等,實現做好自身規劃和項目整體規劃的統一。
項目探究的過程其實是動態變化的,教師奧重視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如果學生存在共性問題時,要給予正確的處理和引導,調整規劃方案。例如,當教師在為學生講解Python制作詞云的項目時,需要學生能夠依據預定框架實施當中的英文對比,在實驗中發現英文能夠正常顯示出來,但是中文卻不能顯示出來。在面對這一問題時,應要求教師要及時調整項目進度和實際內容,引導學生探究在使用WordCloud中配置相應參數來添加中文字體。進一步學生也有可能會發現顯示出來的中文是句子,而不是詞組形式。作為信息教師就要指導學生能夠探究使用jieba模塊中lcut函數落實中文分詞。
與此同時,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習中的各種問題以及課堂新起點的生成,再依據新起點調整方案,實現促進新的探究環節有序開展,并具備一定的支持條件,再為活動搭建支架開展針對性指導。例如,教師讓學生開展和人工智能相關的項目學習時,讓學生對人工智能有所了解到,應采用百度翻譯軟件,促使為學生體驗人工智能提供輔助,那么學生再體驗中也會加深認知,進一步對人工智能工作原理和分類探究,而且還會始終重視計算機科學、生物等各學科知識的綜合運用。另外,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個性化需求,補充學生探究有可能需求但是還未知的各種資源,實現學習工作有序開展,提升整體學習效果,發揮出項目教學法在高中信息教學中的利用優勢。
通過上述問題的分析,我們充分地意識到在高中信息教學中采用項目教學法的重要性。項目教學法是當前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能夠突破傳統教學形式的局限性,把課堂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發揮出學生的主體能動性,以此提升整體授課效果。而且在信息教學中采用項目教學法會實現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加強互動,提升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熱情,創設良好學習環境。為了促進在高中信息教學中應用項目教學法要求教師能夠在后續教學中依據學生需求創設良好學習環境、創建專業團隊、落實積極指導、合理調整方案、善于總結評價。與此同時,教師還要具備終身學習意識,善于反思和總結教學經驗,依據現存教學問題來探究更加有效的授課途徑,給學生提供更加專業的教學,為促進信息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和發揮出項目教學法利用優勢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