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霞
(陽江市江城第十三小學 廣東·陽江 529500)
細節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要素,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選取細節教學作為切入點,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細節的學習,能在細節引導中強化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上要關注細節教育,把握指導細節、欣賞細節等對學生實施針對性的指導,為學生創造快樂的學習空間,從而使學生能對語文課程知識進行深入探索,在深度學習中強化學生的語文綜合學習效果。
教學導入是語文教學中較為重要的環節,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重點關注教學導入方面的細節,能借助細節的把握為學生創設趣味化的教學活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進小學生主動結合課程知識進行學習。在具體教學組織活動中,小學語文教師就可以關注細節教育,設計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活動,從而吸引學生主動針對課程知識進行探索。
在《烏鴉喝水》課程教學活動中,小學語文教師結合低年級小學生學習意識不足、參與游戲活動興趣高的細節,可以嘗試結合課程內容設計“你畫我猜”的小游戲活動,教師可以先在黑板上畫出烏鴉的簡筆畫,讓學生結合簡筆畫的細節對動物進行猜想,然后教師在繪畫中逐漸按照課文內容對圖畫中的細節進行補充,如補充瓶子、石子、將石子扔進水里的細節,方便學生對圖片內容作出形象化的判斷。然后教師指導學生結合圖畫的內容進行猜想,如“同學們,讓我們一起看一看老師黑板上畫的簡筆畫,你能看到什么?你覺得烏鴉和瓶子之間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呢?”在簡筆畫細節分析的輔助下,學生能產生對《烏鴉喝水》課程知識的濃郁學習興趣,并且采用繪畫導入的方法,不僅能注重課程內容細節的呈現,還能增強語文課程教學的生動性和形象性,有效促進學生對課程知識進行學習,從而在細節教育的輔助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小學生在課程學習中對相關課程知識進行深入探索做出積極的指導。
朗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較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有效的朗讀教學能激發小學生的學習情感,使小學生在閱讀學習中,可以重點開發朗讀教學活動,并且在朗讀教學設計方面突出強調朗讀細節,使小學生能在細節控制的基礎上更好的了解故事內容,能對作者在寓言中所要表達的思想和教育理念形成深刻的認識。
在開展《烏鴉喝水》朗讀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結合故事內容的具體細節與學生共同對朗讀內容進行分析,在細節學習的基礎上對朗讀的要點進行確定。在教學組織活動中,教師要先向學生講解故事的主要內容,使學生能對故事生動、趣味的描寫烏鴉口渴找水喝的主要內容形成初步的判斷。然后教師在教學中與學生共同針對故事語言中不同詞語所體現的情感進行分析,如在“到處找水”的朗讀中,要注重表現“艱難尋找水,烏鴉口渴難耐”的狀態;在“找到水”的朗讀中,則要盡量體現“烏鴉終于找到水,大喜過望的興奮狀態”;在“喝不著”的朗讀中,則要表現“驚喜后的失望”情感;在“想辦法”朗讀中,則要注重表現烏鴉思考的狀態;在“終于喝到水了”的朗讀中,則要注意強化“烏鴉成功喝到水”的情感表達。在朗讀教學指導方面,教師與學生共同針對故事內容進行分析,并把握烏鴉心理情感線索的變化情況,根據烏鴉情緒細節的變化進行朗讀,可以促使學生在朗讀學習中對情感表達形成更加深刻的認識,從而在注重細節學習的前提下,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進一步彰顯朗讀細節教學活動的綜合效果。
在閱讀教學中,注重細節的把握教師可以在寓言教學中引入思維訓練,使學生在主動思考和深入探索中感受到課程知識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效果。教師在教學組織活動中,可以與學生共同對文本內容進行閱讀,并且在閱讀學習過程中發現故事內容中的細節元素,并以此為基礎進行深入思考。在閱讀細節挖掘過程中,小學生能感受到學習和探索的樂趣,并且小學生的思維能力也會得到針對性的訓練,有助于促進他們對語文知識進行全面系統的學習,從而逐步提高教學組織效果,使小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進一步培養。
例如在《烏鴉喝水》閱讀教學組織活動中,教師讓學生對課文進行細化的閱讀,嘗試結合課文細節發現故事中的隱藏信息,感受探索課文故事的快樂。例如一個學生就提出在“但是,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烏鴉喝不著水。”這一句中含有隱藏信息,“如果瓶子口大,并且水多,烏鴉就能喝到水,而也正是由于瓶子中的水不多、瓶口又小,因此才能采用在瓶子中添加石子的方法讓水位上升。”教師在課堂組織活動中,先肯定了學生積極思考的意識,然后組織學生針對這一問題進行細化分析,為了對這一問題進行驗證,教師還可以把握文章細節設計小組合作探究的教學活動,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嘗試對烏鴉喝水方法的情況進行模擬,在模擬試驗中驗證烏鴉的辦法是不是能夠喝到水。在此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與學生共同針對文本閱讀的細節進行分析,并以此為基礎讓學生結合實驗驗證對課程內容進行深入思考,不僅可以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訓練,還可以開發實踐操作方面的教學活動,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培養,逐步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的整體水平。
合作探究是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結合課程教學內容組織學生進行細化探究,并把握學生的合作學習細節對學生實施針對性的引導,能促進學生在課程學習中有意識的進行互動交流,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加深學生對課程知識內容的理解。在合作探究教學活動中,為了能滲透細節教育的理念,教師要注意觀察學生參與合作學習的實際情況,按照學生合作學習基本狀態,以細節教育為基礎對學生實施針對性訓練。
例如教師在組織學生參與《烏鴉喝水》相關閱讀學習和實驗探究的基礎上,為了幫助學生加深對課程知識的理解,使學生能從多角度對課程知識進行分析,就可以為學生布置合作探究類型的學習任務,可以引導學生對學習任務進行合作探索。具體可以布置如下任務:“同學們,烏鴉用自己的聰明智慧成功喝到了水,那么如果烏鴉沒有小石子,你能用你的聰明智慧幫助烏鴉喝到水嗎?如果瓶子的口又細又長、水面升上來烏鴉還是喝不到水,你能幫助它再想想辦法嗎?”在合作交流學習訓練中,教師從課文中的具體故事細節入手,發布相關學習任務,讓學生能聯系課文內容和自己的生活經驗,嘗試發揮想象和聯想能力,主動思考和合作交流任務的處理辦法,爭取能有效完成任務。如此,教師注重合作細節,將學生合作學習的自主權還給學生,并且可以有效引導學生對課程知識進行深入系統的思考,不僅能提高合作教學效果,還能對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加以訓練,有助于逐步提高教學質量,為學生深入學習語文知識提供堅實的保障。
課外拓展探究是語文教學改革方面重點關注的問題,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不僅要注意細節教學,還要認識到拓展研究訓練的重要性,在拓展探究中把握具體的學習細節,促進知識的遷移運用,使小學生能深切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從而逐步提高語文學習和訓練的綜合效果。
例如教師基于細節教學思想,在《烏鴉喝水》課程教學活動中,就可以嘗試與學生共同針對故事內容進行分析,并選取合適的切入點引入改寫方面的訓練,對學生實施知識遷移運用方面的教育指導。如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在合作交流活動中想到的幫助烏鴉喝水的辦法,在“但是,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烏鴉喝不著水。怎么辦呢?”句子后,按照自己的方法,結合課程教學中的語言表達方法和故事內容呈現方法,結合自己的理解,對故事內容進行改寫,重新延續故事內容,使新故事能更好的表現烏鴉的聰明和智慧。在此過程中,以細節教育為基礎對學生實施知識遷移運用方面的訓練,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能主動引發學生對課程知識的學習和思考,促進學生能結合所學知識的應用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和訓練任務,可以讓學生更加全面的感知語文學習的樂趣,從而提高教學綜合效果,使小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思維能力等得到合理化的培養,切實優化教學組織活動的綜合效果。
綜上所述,在對小學語文教學活動進行改革的過程中,把握細節學習的要求,積極探索細節教學法的合理化應用,能讓學生更好的體會語文學習的樂趣,促進學生對語文課程知識進行細化的分析,使學生能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在學習實踐中形成對語文知識的個性化理解和感悟,在趣味化教學實踐中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