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奎東
(首鋼長治鋼鐵有限公司,山西 長治 046031)
工會是工人在社會環境中自愿形成的工會。負責保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并且組織職工依法取得民主權利的教育權利。長期以來,工會在維護黨和群眾關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工會工作的有效開展正在帶動社會生產力的提高。新環境下,要積極更新工會管理架構,繼續履行工會重要職能,提高基層工會內部穩定性[1]。
隨著時代和社會的不斷發展,信息學對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推動了社會的全面變革。在信息化的影響下,員工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企業的組織方式和運行機制也發生了許多變化。這就需要連接企業和員工的工會組織及時創新地適應變化[2],調整工會的工作方法,改進工作模式,更好地為全體員工服務,為社會經濟發展做出貢獻[3]。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用好互聯網和信息技術,促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2019 年《加強和改進黨的聯合工作思路》指出“及時推進改革創新。”黨和國家大力支持工會的報告,進一步發展工會信息化結構,要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社會主義特色,保持質量,促進新時代工會創造力[4]。
近年來,國家要“堅持傳承與創造發展相統一的理念,不僅要繼承實踐經驗和文化習俗,還要堅持結合理念[5]。工會在實際開展黨委工作時,要按照創新、強化、改進、奮發、服務中心、延續等“傳承、總則”的要求進行工作[6]。
青年工人已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他們年輕、充滿活力、富有創造力,喜歡嘗試使用新技術和方法來解決各種生活和工作問題。傳統的辦公模式和服務方式未能很好地為年輕人服務,因此工會要適應新時代的變革,滿足員工的新需求,為工會提供適當、貼心的服務。同時,把握時代變遷,積極轉變觀念,結合青年職工特點創新工作方式,利用信息專線提升公益組織的吸引力,使組織更具影響力,覆蓋組織的活動充分發揮組織影響力的橋梁。
“互聯網+”時代,互聯網在生活中的應用無處不在,極大地改變了社會生產生活環境。對于工會管理,也要盡快適應工作環境的變化,根據員工內部需求和實際工作情況進一步完善管理和服務機制。對此,首先要搭建綜合信息化管理平臺,充分發揮信息化優勢,加強與地面員工及其他管理部門的聯系,為信息化管理的發展奠定基礎。綜合信息管理平臺要全力支持工會思想政治工作、財務管理、職工權益保障等工作,搭建信息化平臺,促進經濟的發展。為節省綜合信息管理平臺的軟硬件建設成本,應注意利用現有的信息管理系統,并在云端部署服務器。同時,引入大數據、數據挖掘等先進技術,加快綜合信息管理平臺下的信息處理速度。
在基于綜合信息管理系統實施工會管理工作的過程中,還需要對相關管理制度進行補充和完善。對此,首先要構建全面的信息管理體系和綜合安全管理體系,明確所有系統用戶必須承擔的信息安全責任,以及網絡本身的開放性和融合性帶來的潛在安全風險。利用新媒體的快速有效屬性實時了解員工內心想法以及員工心聲,提供更實用高效的服務。新媒體只是把工會工作從辦公室轉移到互聯網上,也不能說只要聯網就萬事大吉。其次,在標準數據管理模型的修改過程中,還需要利用信息系統的操作系統的可追溯性來明確管理功能,提供實施信息化的保障措施,評級體系。最后,通過完善工會的信息管理系統,還需要制定長期的數據結構計劃,推動工會信息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
在中國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關鍵時刻,工會工作面臨嚴峻挑戰。要及時有效地開展工會工作,維護基層工會內部穩定,密切團結私營部門,為社會經濟發展作出貢獻。因此,在構建工會信息管理系統時,要注重工作流程的創新,依托綜合信息管理平臺和先進的通訊技術,提高工會工作效率。
工會可以推廣電子化工作方式,建設網上工作場所和會議系統,保障網上業務準入,召開網上職工大會、會員大會和第三方委員會。直接選擇工會并組織云網絡項目。這種做法打破了時間、地點、疫情等各種限制,認識到“人不聚集在線,工作效率提高”,“不降低費率,降低方法”等,總結“充分保障民主參與職工、監督和決策權,加快完善民主治理”,同時運用科技手段確保會議的有效性和質量。職工代表大會通過網上信息、辯論、投票、為企業發展發表意見和建議等方式,有效行使民主權利。
未來信息網站可以為員工提供在線心理咨詢和法律援助,充分保障員工權益,增強員工對單位的認同感和主人翁感。心理咨詢可以與心理咨詢中心合作,進行獨立的心理評估、在線心理治療、學習心理學的支柱等。工會及時地幫助員工,幫助員工了解心理知識,提供心理輔導服務,保持健康的工作和生活條件。法律援助平臺可以為法律課打好基礎,向員工傳播民法等勞動法知識,促進對法律的理解,提供法律援助服務,最大程度上保護了勞動者合法權益。
為員工打造在線之家,包括為員工設立電子書店,為員工提供標準的內部展示和推廣,同時為員工提供在線交流和學習的平臺。通過建設虛擬閱覽室和陳列室,有效解決了辦公空間充足、資金投入大的問題,圖書音視頻資源共享,學習資源充分利用。在線員工之家可以與知名媒體合作,為全行打造在線員工電子書店。員工可以使用APP隨時閱讀、收聽書籍和新聞,了解最新資訊,加強自主學習,滿足新的綜合需求。
借助信息平臺,工會活動可以線上線下移動,或者線上線下結合,既豐富了組織的活動結構,降低了工會成本,又增加了新員工的生活體驗。組織實施以營利為目的的辦公、網絡游戲等文體活動,倡導健康生活理念,展現員工積極向上的精神,讓大部分員工努力、積極、主動地去工作。組織專題知識競賽、網絡信息游戲、問卷調查等活動,以平靜有趣的方式提供業務等專業知識,幫助員工養成長期的學習習慣,營造平靜而充滿活力的企業文化環境,促進社會經濟發展。
組織開展信息網站評價工作,通過投票、業績展示、網絡廣告、網絡安全等傳播方式擴大評價聲譽的覆蓋面和影響力。相比官方微信公眾號,使用應用軟件等信息工具具有三大優勢:首先增加了榮譽稱號的顯示功能。獲得的榮譽稱號可以直接顯示在員工的名片和頭像上。在獲獎者的表現上增加了員工的尊嚴感;其次,初評時的投票過程可以通過實名投票制度進行驗證,限制外部投票行為,使判斷公平公正;最后,在推動高性能方面可以提升呈現方式,展示創意內容和業務發展的最高水平。
工會簡報必須依靠互聯網。新媒體雖然有諸多好處,但一些不健康的文化甚至敵對的意識形態正在蕰釀,甚至形成其意識形態立場和輿論。這就要求工會組織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對各種形式的歧義提供有力的指導,幫助員工明確是非關鍵界限。首先是利用新媒體的快速有效屬性,實時了解員工內心想法,及時了解員工心聲,提供更實用高效的服務。二是注重材料效益,新媒體只是把工會工作從辦公室轉移到互聯網上,也不能說只要聯網就萬事大吉。信息不能僅僅在表格上查看,網絡只是一個“工具”,最重要的是用工具完成的“工作”。信息化的本質是注重實效,真正全方位為員工服務,保障員工權益,提高工會工作效率。三是及時反饋,強化原創內容。工會互聯網信息服務平臺作為廣大員工服務的工具和助手,不僅要讓工會在網上進行傳播和使用,更要通過了解員工所關心的問題,擴大工會服務的覆蓋面。對此要迅速反應,充分發揮新媒體的最大效益,深入基層,不斷總結各級工會新鮮經驗,提高新媒體的核心競爭力。
在工會管理創新的新時代,通過積極構建知識管理模式,依托綜合信息化管理平臺,更好地做好工會工作,有效提高工會工作效率,扮演好工會在溝通中的角色,顯示出工會的作用。同時,加強工會思想政治工作,保障職工權益,為工會工作提供適當時機,確保工會工作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