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官勝
(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鍋爐股份有限公司,四川 自貢 643000)
績效管理是指通過調動企業內部運作效率、員工的積極性,為企業提供發展動力并創造效益,績效管理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企業的長遠發展。因此,企業管理者要采取積極的態度與措施,持續完善績效管理機制,為企業穩定、有序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內部環境。
企業績效管理是現代化企業管理中的一項重要組成內容,是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職能之一。尤其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與宏觀經濟新形勢下,要想在復雜的環境中不斷提升企業自身的競爭力與行業地位,就必須注重優化企業內部管理機制,提高員工積極性與創造力,并將其充分轉化為企業發展的動力,支持企業獲得穩定的可持續發展。
績效考核是指對企業員工在一定考核周期內的工作表現,按照一定的考核標準進行綜合性評價的過程總和。通過完善全面的績效考核制度,并結合相對應的激勵機制,可以充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使其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本職工作中,為自我價值的實現與企業效益的提升做出更多貢獻。這一目標實現的過程也就是企業戰略目標達成的過程,當員工個人目標與企業發展高度一致時,個人發展潛能被充分激發出來,企業也將得到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有助于企業戰略目標的充分實現。
眾所周知,企業績效管理是現代化企業管理體系中的核心組成,其決定了企業管理的有效性與科學性,也有助于從多個方面完善企業管理體系。在新時期下,強化企業績效管理并積極創新,根據企業不同的發展階段對績效量化指標、評價指標與反饋機制進行相應的調整與完善,對各考核部門與員工個體開展客觀、全面的評估,及時調整企業注重經營而忽略管理的不足,避免由此導致的企業管理與內部控制的漏洞,進一步提高企業風險防范意識,以及抵御風險的能力。
對企業員工開展績效管理,評估其價值與貢獻,并針對考核結果實施相應的獎懲措施,可以幫助員工不斷提升與完善自我,科學地設定目標并明確自身的職業規劃,在此過程中使個人價值增值,積極性與創造性也得到充分的激發。另外,科學、規范的績效考核還能促進企業績效評估更加真實、公正,并能及時反饋企業與個人的發展狀態,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吸引更多高素質人才的加入,打造良性的競爭氛圍。
盡管我國國民經濟蓬勃發展,但對于企業來說戰略發展目標的理念與確立情況還不太理想,在實施上也缺乏有效的措施,并提供全面的保障,主要原因還在于企業的績效管理尚未與企業的發展戰略規劃有機結合起來。而績效管理的執行初衷就是為了輔助企業戰略規劃目標的充分實現,管理者與員工之間就績效目標及如何實現績效目標達成共識,并幫助和激勵員工取得優異績效。通過將一個整體的目標分解到不同階段、不同部門及具體員工身上,依照一定考核評估措施來評價一定時期內企業與個人的完成情況,以便更好地完成最終目標。但是,從目前我國企業實施績效考核的情況來看,即便是構建了績效考核體系,但在績效管理的目的的明確上還不清晰,更多地考察的是員工的工作業績,而對于工作能力、態度以及對企業整體目標實現之間的關聯卻關注太少,逐漸對績效管理形成了錯誤的理解和錯誤的認識。
績效管理在我國企業中應用的歷程較短,部分企業尚未引起足夠的重視,片面地認為企業績效管理是約束和控制員工的手段,只是作為核發企業員工工資、辭退員工而存在的,并且由人力資源部門承擔主要責任,與自身關系不大。同時,還認為自己作為企業員工,就是將所在部門及崗位中的任務完成,也沒有積極配合執行其他部門開展績效考核的責任與義務。加之企業管理者的工作重心放在業績增長與外部擴張上,對于企業內部的管理缺乏精力與關注度的投入,尤其是對績效管理缺少正確科學的認識,難以將其與提升企業經濟效益與運營效率關聯起來,由此,在企業內部開展的一系列績效管理措施也就失去了意義。
無論何種企業管理的措施都需要經過充分的評估與評價,才能全面地掌握實施質量與科學性。因此,績效考核作為績效管理中重要的功能與內容組成,對其進行完善與優化可以有效地提升企業績效管理質量。然而,我國部分企業中還存在著績效考核體系設計不合理、不完善的情況。首先,在績效指標的構建上,由于缺少與企業各部門之間的緊密關聯,無法準確地體現考核對象完成預期目標的真實情況;其次,沒有針對不同的崗位與職能設定差異化的考核標準,一方面將導致考核結果失真,另一方面也無法通過考核結果掌握真實的企業運作情況;最后,在指標的量化上脫離實際,導致在實施過程中可操作性不強,這也是致使企業績效管理失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清晰明確的企業績效考核目標,可以在較大程度上降低考核工作中的消耗,節約管理成本,有利于企業對內部有限資源進行合理配置,更加高效地實現績效考核目標。首先,企業管理者應該積極構建合理、清晰的績效考核目標,為企業各考核部門及具體責任人提供明確的指引與方向,便于在開展過程中對比預期與現實完成之間的差異,及時發現問題與不足,并針對性地加以調整、完善,進一步修正目標達成軌跡,促進員工工作效率的提升;其次,當企業績效管理目標確立后,要以結果為導向開展績效考核工作,將考核目標逐層分解并落實到具體部門與崗位中。企業管理者還要提高各部門與個人的參與積極性,讓全體員工都參與進來,變被動執行為主動配合。
對績效管理的執行給予足夠的重視,是提高企業績效考核評價有效性的重要途徑,也是切實實現績效策略達成管理目標的重要前提。只有在企業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與協作下開展績效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發揮績效機制的促進作用。而企業員工也要認識到績效管理的重要性與促進作用,加強對相關管理工作與措施的重視。由此,企業可以開展各種形式的宣傳,一方面傳達企業對于開展績效管理考核的目的與必要性,強化員工的理念及認識;另一方面,通過針對性的培訓,向廣大員工傳授考核工作開展的方式方法、注意事項以及相應的激勵機制。讓員工能夠熟練地掌握考核工作的開展路徑,更好地配合執行以便達到預期的效果。另外,企業管理者也要積極主動地投入到績效管理工作中來,做好部門之間的協調與配合,提高績效管理的執行效率,為績效考核在企業中全面執行提供保障。
企業績效管理服務于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促進企業營運發展,而并非片面地為了管理而管理。另外,企業管理者要在全體員工中開展關于績效管理重要性與必要性的宣傳與培訓,讓企業內部員工都能樹立起科學、正確的理念。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不斷與績效考核對本崗位的要求進行校準,促使績效管理與企業發展規劃與戰略目標保持一致性,這才能保障績效管理適應企業發展需要,并與實際管理目標相匹配,切實實現企業預定的發展目標。由此,企業在構建績效管理體系與相關考核指標并量化的過程中,要以企業發展戰略規劃為導向,將不同階段企業應實現的目標作為參照因素,逐步細化、分解到各個部門、崗位中,讓全體員工能夠清晰地了解并掌握企業發展方向。同時,做好自身工作計劃安排,為企業的平穩有序運營打下堅實的基礎。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績效考核注重長效的促進與激勵作用,在執行過程中應明確禁止只顧眼前的短視行為,企業若想獲得可持續健康發展,需要有面向未來的敏銳戰略目光。與此同時,為了進一步強化績效考核與企業戰略目標的一致性,企業績效考核機制還要不斷根據企業不同的發展階段、外部環境變化進行優化,調整考核標準、量化指標以及評價方法等。靈活機動地改變績效管理策略,充分利用績效管理機制,為企業競爭力與盈利能力的提升貢獻力量。
以一定時間區間為周期的績效考核,通過職工在這段時間內的工作業績、態度以及學習提升能力等方面的情況量化來反映真實的工作狀態,并依據結果給予相應的獎懲。鑒于當前部分企業對于績效考核的使用僅限于分配薪酬,而忽略了進一步挖掘更深層次的促進作用。績效考核的結果充分展現了職工的優劣勢,對于其中發現的不足可以制定出富有針對性的提升優化方案,幫助職工加以完善。也通過績效考核過程認清單位自身管理中的缺失,快速找準改進方向,提高事業單位內部管理質量與運作效率。
企業績效管理體系的發展在我國尚未成熟,也存在一系列的問題與不足,導致了企業管理效率與預期之間的差異。相關管理人員應該針對問題產生的原因,開展深入的分析,找出對應措施推動企業管理水平與質量的提升。值得注意的是,績效管理體系的構建與維護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需要根據企業不同的發展階段進行調整與優化,切實服務于企業運作效率與競爭力的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