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麗華
(仙居縣傳媒中心,浙江 仙居 317300)
企業文化,即企業在長期生產經營期間,將企業內部所有人員高效結合在一起的理想信念與價值觀念、道德規范、管理制度和行為準則的總和。它是在悄然無聲中形成的,并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企業的每一位員工。優秀的企業文化,能夠對員工思想加以科學正確引導,幫助員工建立積極正確的三觀,樹立崇高理想和遠大抱負,保持堅定不移的政治信念,營造優秀的企業風氣,使人員思想境界以及道德水平得到有效提高,為企業發展構建起良好適宜的人文環境。
當前,對于中國廣電事業而言,正經歷著根本性的發展變革。而廣播電視事業同樣發展成為關鍵性的第三產業,即信息產業。針對廣播電視,逐漸向著產業化以及集團化的方向發展,并成為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實際需求,產業經營已成為廣電發展生死攸關的事情。而中國廣播電視作為黨、政府和人民的主要宣傳陣地,它固有的喉舌功能和信息社會賦予的產業功能,決定其兼具產業以及事業的雙重功能,并兼具經濟以及政治的雙重屬性,所以,廣電企業文化同樣具備自身鮮明的特色。
市場猶如戰場。市場經濟背景下,同計劃經濟時代存在明顯的區別,廣電行業已無法繼續保持高枕無憂的局面,而是要正面面對市場的選擇。當前,信息產業競爭日益激烈,整體形勢變得日益嚴峻。在激烈競爭背景下,若想保證足夠的競爭優勢,則需組建甘于奉獻、頑強拼搏、綜合素質優秀的人才隊伍;需構建促使人才隊伍人盡其才的適宜文化氛圍以及工作環境;需全體人員內心形成目標、意志保持統一一致的群體意識以及企業精神。但這些也正是目前廣電部門較之于其他競爭對手最薄弱、最急需強化的方面。
以仙居廣電為例。在幾十年的發展歷程中,仙居老一輩廣電人依靠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精神,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曾連續三次創造了全國先進的輝煌。在2010年,仙居廣電在條件相對落后的情況下,仍能在全省率先實現城鄉數字電視同步整轉,并創造出以市場化推動數字化的數字電視整轉“仙居模式”。這種在繼承老廣電精神基礎上增加了創新爭先、眾志成城、團結拼搏等新內涵的企業精神,仙居廣電人稱之為“整轉精神”。正是這種通過幾代廣電人的共同努力凝聚成的精神財富在新時期的傳承和光大,它才激發出所有員工不計報酬去創新創業,才能凝聚各部門之間不講得失去團結拼搏,才能創造出讓領導和同行都為之贊嘆和感動奇跡。試想,如果這種“整轉精神”能融入所有廣電工作中,那將會產生何等強大的競爭力。而事實上,這種呈現于階段性、突擊性工作中的精神火花,由于缺乏系統的文化體系來承載,往往是曇花一現,很難在平常工作中融會貫通,形成真正的可持續動力。
從仙居廣電多年的發展實踐中,既看到了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必要性,也深切感受到建設廣電企業文化的艱巨性和復雜性。和仙居廣電一樣,位于廣播電視系統內部,關于企業文化,并不缺乏相應的核心內容,缺少的主要是對企業文化重要性的深刻認知和積極建設行動。由于“事業性質、企業化管理”的特殊體制關系,使廣電系統普遍存在著體制僵化、制機不順的管理弊端。從而在缺乏競爭動力的事業化管理過程中,管理者往往對本部門的企業文化建設認識不足,缺乏重視,更不可能去系統地整理它、培植它、塑造它。致使本應最具文化底蘊的廣電企業普遍缺乏文化動力,嚴重削弱了廣電的核心競爭力。
廣電文化中最深奧、最具魅力的內容,無疑屬于廣電最為關鍵的核心理念以及企業精神,屬于企業價值觀最為集中的直接表現,屬于廣電事業十分重要的精神支柱以及精神推動力,是廣電文化之“魂”。因此,這也成為優秀企業文化發展建設期間,需重點關注的關鍵點。
首先,對核心理念進行有效提煉。對意見進行廣泛征求的前提下,基于廣電企業自身,樹立優秀的核心價值觀念,成為企業人員熟悉認知和深刻認同的優秀理念,同樣促使用戶能夠對價值理念形成深刻認同。同時,對于理念而言,同樣需以合理辦法以及科學制度為基礎,確保理念體系能夠更具科學性與可行性,并有能力在關鍵時刻為核心價值觀賦予新的意義,形成群體共識的企業精神。
需要指出的是,在提煉核心理念和企業精神時,必須避免大而空的說教式口號和雷同化現象。對于優秀文化策略,需要深深植根于企業經營管理的流程細節以及個性需求方面,唯有同企業全部工作保持緊密聯系的觀念,方可具備文化操作意義。鑒于此,只有摒棄企業管理所具有的共性,基于個性為主,方可促使企業文化變得更加清晰。
優秀企業文化,并非僅僅局限于響亮口號,更需要持之以恒的優秀實踐精神。成功企業文化背后,則需依托于規范性以及創新性制度的落實實施。所以,制度也成為企業文化的關鍵載體,制度的建立以及嚴格規范過程,也成為企業文化發展建設與落實執行的整個過程。干部職工唯有共同積極參與整個過程,事業才能得到發展,企業的核心價值才能得以體現。因此,要打造成功的廣電文化,必須要在形成共同價值觀的基礎上,構建全面綜合且持續有效的科學機制與標準制度。同時,促使全體廣電人員可以內化于心,并有效落實到具體行動上。
為使廣電文化能夠跟上時代要求,適應市場經濟變化和發展,運行制度要不斷創新,方可構建起符合市場經濟的具體標準要求,同樣可有效調動全體人員工作熱情與創新意識的科學制度。對于廣電企業而言,其屬于生產精神產品范疇的企業,存在特殊性,若要建立起相應的企業文化,需依托嚴密規范的工作流程以及制度規范,并采取科學系統的量化管理,形成相應的激勵約束機制。
“人化”屬于文化的重要本質,文化所具有的功能則重點在于“化人”。廣電屬于兼具雙重功能的行業,存在其特殊性,關于不同要素方面的管理,需對“人”置于管理中心以及主導地位。積極構建特色鮮明的企業文化,積極貫徹落實“人才興臺”的重要方針,重點培養建設甘于奉獻、頑強拼搏、綜合素質優秀的人才隊伍。要在所有管理流程中注重運用人性化的方式方法,需依托規章制度加以硬性約束以及嚴格管理的同時,做好軟性管理,管理目標則需重點關注自律意識方面,確保全體人員可以對企業形成較強的依賴意識,將廣電真正看作是大家庭,將自身看作是家庭的真正主人。人本思想則重點側重宣傳方面,須基于“用科學的理論武裝人,用正確的輿論引導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優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具體標準要求,做好對人員的感化引導和思想教育。
作為企業文化的建筑師,對于各級領導,直接承擔負責企業文化建設非常關鍵的部分。個別領導主觀意識認為,企業文化的關鍵作用在于對企業人員進行激勵以及約束,且重點突出激勵以及約束的關鍵作用。同時,對于企業文化的塑造者,其言談舉止也直接對企業文化發展與傳承產生直接影響和作用。鑒于此,對于各級領導,切勿成為理念與制度的直接破壞者,其負面言談舉止勢必會對企業文化產生非常嚴重的破壞影響。所以,領導務必重視,以點滴為主。大部分企業對于企業文化的塑造方面,通常更加傾向于以活動和研討以及培訓等方式為主,而對于企業文化,其精髓之處更多的則是體現在企業管理期間的點滴方面。對于管理人員,不論哪一層面,均應當以自身工作為主,對自身思想觀念以及行為作風加以重點關注和積極改變,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
優秀且文明的企業,不論外部環境或是工作條件,抑或是人員精神面貌等方面,均需保持特點鮮明、與眾不同。所以,廣電企業文化的發展與形成,在對人的因素予以重點關注的同時,同樣需對工作環境進行積極優化改善。工作環境主要指辦公環境和硬件設施等后勤保障,以及對職工支付的工資、勞務報酬、社會保險等。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的積極落實,工作環境也成為發展建設企業文化的關鍵。一方面,適宜的工作環境屬于領導關注基層人員、保證人員基本權益的重要體現;另一方面,適宜的工作環境以及優秀的設備條件,同樣可有效調動全體人員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以此產生更加優秀、充滿激情和創意的精神產品。所以,對工作環境以及條件的積極優化改善,也會成為企業文化發展建設的關鍵構成。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作為“化人”的廣電企業文化的發展建設屬于十分艱巨且任重道遠的一項使命和任務。優秀企業文化的形成,需要無數人付出努力,不過,若一日確立,所具有的生命力以及作用力勢必也將超出文化創作人員的生命期限。在市場方面,有的企業曇花一現,有的企業則長盛不衰,其重點主要為企業所構建的文化體系。總而言之,企業管理屬于“有限的行為”,而依托于企業文化,則可以轉變為“無限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