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天皓
(上海理工大學 上海 200093)
近些年來,教育部對高校的人才培養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高校要將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貫穿于學校黨組織活動始終,給社會輸送更多高質量人才。因此,高校在后續發展時,就應高度重視黨建工作的開展,并注重工作的開展形式,確保最大化的發揮出黨建工作的開展意義,以此能為國家培養更多高素質的接班人。本文就針對高校學生黨建工作長效機制的構建路徑展開具體的分析與討論。
黨的十六大指出,要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為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而目標的完成離不開社會中的每一個人民,尤其是高素質、創新型人才。而高校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主要陣地,絕大多數學生在畢業后,將會成為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因此,高校黨建工作開展的有效性,就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著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基礎。而青年是民族發展的未來,一個有遠見的政黨更應將青年作為社會前進和政黨發展的關鍵力量。因此,積極在高校開展黨建工作已經成為高校發展常態,并且也逐漸成為了國家實施人才興國戰略的重要手段,也是增強黨組織凝聚力的關鍵舉措。通過在高校中開展黨建工作,就能引導學生樹立堅定的社會主義,撇棄自身的壞習慣和陋習,確保能夠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以此就能為社會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此外,只有學生意識到黨建工作的重要性,其在日常的學習和工作中,才會更加嚴以律己,才會以更加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以此也就能達到政黨對于高校人才的培養要求。
隨著國際形勢的日益復雜化以及經濟全球化的迅速推進,給高校黨建工作的開展帶來了一定的難題。而互聯網的出現,既給黨建工作的開展帶來了新的機遇,也帶來了不同程度的挑戰。因此,在不同時代下,黨建工作的開展就具備不同的特征,但是工作開展的統一目的就是為社會培養更多高素質優秀人才。下面,就針對高校黨建工作的主要特征展開具體的分析與討論。
規范性強是高校黨建工作的主要特征。其中,高校黨建工作在開展時主要面向的對象是學生黨員、黨組織、入黨積極分子等,目的是通過培訓的形式,來不斷提升大學生黨員的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并且通過一些正規化的措施來加強對其的管理。因此,高校中的黨建工作并非是隨意進行的,而是具備一定的規范性,受相關制度和條例的約束,這樣才能充分的體現出黨建工作開展的專業性、公平性和合理性,以此就更有利于維護學校秩序。而在具體開展黨建工作時,不應只是局限于某一方面,而是應全面考量,從多個方面來建立一套具備自己發展特色,且受有關制度約束的管理機制,加強對高校黨組織的管理,并努力發展更多群眾為黨組織成員,這樣就能為黨的發展提供更多人才力量。而黨組織之間也應相互監督、相互約束和相互學習,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以此來保證黨組織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因此,高校黨建工作所具備的規范性,更是給黨建工作的順利進行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依據。
高校的黨建工作是黨建設的基礎一環,也是人才培養的關鍵一環。因此,常規性成為了高校黨建工作的主要特征。其中,高校的主要目的不僅僅是教授給學生更多專業性知識,提升其的實踐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其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因此,高校黨建工作的開展就應從各個方面展開對大學生的引導和培育,要不斷鍛造他們堅毅的品格,引導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此外,高校黨建工作較普通黨建工作不同的是:其面向的對象更加具體,且培養目標也更加明確,主要就是給黨的未來發展培養更多優秀的接班人。而為了更好的保持高校黨建工作開展的連貫性,就應將黨建工作貫穿于整個大學教育始終,給學生營造一個濃厚的黨建氛圍,這樣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就能受到影響,久而久之也就能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
黨建工作在整個高等教育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是規范大學生日常行為,提升大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關鍵。而對于黨建工作而言,其并不是只有一個環節,而是具備較強的系統性,涉及范圍較為廣泛,且整個工作開展過程也較為復雜。其中,黨建工作主要涉及組織、思想、制度作風等的建設,任何一個環節缺一不可。但是,黨建工作內容并非是固定不變的,而是依據不同時期不同學生的實際發展狀況而靈活變動,這樣就更加增強了黨建工作開展的靈活性。由于高校黨建工作比較復雜,故就需要高校中的每位成員做出努力,無論是大學生、輔導員,還是黨務工作者,都應從自身做起,積極為黨建工作的開展貢獻自己的力量。此外,高校在后續開展黨建工作時,也應始終注重系統性這一特征,構建系統化的保障體系,以此就能更好的提升黨建工作的開展水平。
黨員是高校開展黨建工作的核心力量,而要想構建較為完善的黨建工作長效機制,首先就是要做好對黨員的后續教育和管理工作,確保全面提升高校全體黨員的政治鑒別能力和思想覺悟。而管理工作的開展形式也應更加多樣化和靈活化,確保發揮出管理工作的開展價值。因此,高校就應結合自身的發展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建立一個定期活動機制和學習機制,豐富黨員的日常生活,多舉辦一些黨組織活動,這樣就能吸引更多群眾加入到黨組織。此外,大學生認知能力較強,且對新知識吸收較快,而黨建工作內容也應從開闊學生視野的角度出發,不斷的創新黨建工作的開展思路,增強黨建工作開展的趣味性,以此就會吸引更多黨員參加,進而也就能逐步提升學生黨員的綜合素質。
一支高質量的黨建工作隊伍,可給黨建工作的開展出謀劃策,并且還能嚴格把控黨建工作開展的各項流程,這樣就能提升黨建工作開展的專業性。因此,高校在發展過程中,就應建立一支高質量的黨建工作隊伍,確保給黨建工作的開展提供全面化保障。對于黨建隊伍的構建,應始終堅持專兼相互結合和德才兼備兩大原則,確保能夠積極培養出一批學歷高、思想積極、作風端正以及管理能力和組織能力較強的黨員教師隊伍。此外,高校還應定期的開展相關培訓工作,或者定時派遣相關黨員教師去外地學習,借鑒其他黨組織的優秀經驗,以此來給高校黨建工作的開展提供更多新鮮的想法。
高校黨建工作長效機制的構建,雖然能夠給黨建工作提供更強的約束力和管控力,但是整體的構建都不能偏離學生這一主體,而是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構建經常教育的培訓機制,確保將黨建工作變得更加日常化。其中,對于高校大學生而言,其加入黨組織的時間一般較短,對于黨組織還缺乏全面的認識。此時,就需要運用正確且科學的理論去引導他們,不斷的提升他們的黨員意識,這樣就能更好的突出黨政工作的先進性。對于黨員發展,還應建立一套較為嚴格的發展程序,加強對群眾和黨員的管控,在擴大黨組織隊伍的基礎上還應始終保持黨員隊伍的純潔性。此外,對于黨員的管控,并非是限制黨員學生的行為,而是要確立一個高校大學生黨員先進性的標準,要求學生在堅定理想信念、政治清醒且始終牢記黨的方針政策基礎上能夠極大的釋放自己的個性,這樣整個黨組織隊伍才會具備較強的活力。
當前許多高校的考評體系還不完善,且許多考評內容還有失公平性,這樣也就無法達到激勵學生的目的。因此,高校就應首先完善考評內容,不僅要注重考評標準的全面性,還應充分的體現出綜合性,確保從德、智、體、美、勞等多個方面實現對學生的綜合性培養。對于學生的評價,不能只是單純的從成績這一方面考量,而是應采取定量和定性相互結合的方法,從價值觀、人生觀、學習態度等多個方面實現對學生的考察,這樣就能更好的激勵學生前行。此外,高校還應定期的對學生進行考核,提升學生的黨員意識,讓其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能夠始終牢記自己的黨員身份,不斷規范自己的日常行為,以此就更有利于大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不斷的研究與分析高校學生黨建工作長效機制的構建路徑,對于有效的提升高校黨建工作的開展水平,提升大學生的思想覺悟能力、黨員意識以及為社會培養更多高素質優秀人才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應首先認識與了解在高校建立黨建工作長效機制的主要意義和高校黨建工作的主要特征,進而從加強對黨員的后續教育和管理、建設一支高質量的黨建工作隊伍、有效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建立科學合理的考評體系四個方面來構建高校黨建工作長效機制,確保最大化的發揮出其的應用優勢,推動高校黨建工作有序開展,以此來充分的發揮出大學生黨員先鋒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