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蕾
(山東省濱州市沾化區第三實驗小學,山東 濱州 256800)
學語文作文的相關知識,是學生日后進行語文寫作相關知識持續學習的基礎,小學語文除了結構的難度增大了之外,類型也提升了難度,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會感受到比較吃力,長期以來我國很多教育工作者都在進行教學效果的提升和研究。研究發現,互動式教學可以很好地改變教學氣氛整體比較死板的弊端,這種教學模式可以通過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互動進行教學知識的傳達,也是為了讓學生在這個互動的過程中學會思考的重要方法。
傳統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模式,學生始終處于一個比較被動的角色。在現在的小學語文課堂上采用互動式教學模式可以轉換師生之間的角色,讓老師作為課程的引導者,學生作為課程的主體。就可以站在學生的角度,因材施教地對學生進行語文作文的教育,提升學生對于作文寫作的整體興趣,在這個模式之下,教師雖然不再是課堂的主體,但是仍然對課程整體起著至關重要的引導作用,在學生遇到困難時,可以適當地對學生進行引導,促進課堂的整體效果。
互動式教學模式最好的落實方式,是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整體教學的過程中去,如果只是一部分學生參與其中,就不能完全實現互動式教學的整體模式。所以除了要有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也十分重要。一方面,老師和學生之間進行相關互動可以增強課程的質量,在學生遇到問題時及時做出指導,更好地完成課程目標。另一方面,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可以增強學生學習作文寫作的主動性,提升學生學習作文的興趣,也能培養學生的語文作文的思維能力。小學生正處于相對比較自由的人生階段,如果缺乏與老師之間的溝通,可能會影響正常的學習效果。互動式的教學模式就能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增進學生和老師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從而更好地提升課堂效果。
當互動式教學的模式應用到具體的課程實踐中,老師作為引導者的作用顯得更加明確,從而體現出更為重要的作用。教師在開展正式的教學活動之前,需要對所學知識進行相關的課程目標分析和學習任務的具體分解,課程導入環節設置得好壞,關系到學生對于整節課內容是否能夠認真學習,所以,在導入環節就做好互動至關重要。舉個例子,在教授給學生“第一次真好”這一節作文課的內容時,教師先播放一些相關第一次的小視頻,讓學生對具體的內容有一個大概的了解,進而營造出更好的課程氛圍,然后這個時候教師可以對學生提出具體的問題,同學們的第一次都有哪些,可不可以和老師一起討論一下,學生在這個時候課堂氣氛如果不是特別好,那么可以進行分組學習和具體的討論,學生經過了一系列的討論,更能回憶起相關的經歷,再結合具體的寫作方法,進行作文框架的構造,然后對于整體的作文大概添磚加瓦。這樣的教學模式更有利于整體課程的推進。
在互動式教學模式中,除了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還有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所以,教師可以成立互動小組,選出小組長,教師把需要探究的問題和目標傳達下去,讓小組長帶領學生進行討論,經過老師的指導和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不僅找出了具體問題的答案,也增進了學生之間團結協作的能力。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進行小組的分配時,要注意學生相互之間的能力互補,擅長的學生和不擅長的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發揮課堂的作用。互動課堂的教學模式中,互動是課程的重要方式,但是老師也要把側重點放到課程教學上,通過互動學生一定要掌握到課程標準之內的具體知識。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讓互動牢牢圍繞課程目標。教師要以良師益友的身份參與學生的學習過程,與學生一起探索,做好總結。
良好的互動建立在良好的溝通的基礎上,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不僅僅是學習上面的互動,也是生活上面的互動,讓學生體會到老師的溫暖,所以,老師對學生的鼓勵就顯得相當重要。語文是一門語言應用型學科,是需要常常交流的一門學科,所以平時需要做好交流,此外,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也是十分重要的。學生之間的良好溝通可以增進學生小組內的交流合作,對互動式教學模式的持續展開也是十分重要的。舉個例子,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議論文寫作的過程中,在具體的作文寫作之前,可以先讓學生進行議論閱讀文本的具體學習,通過學習,掌握了一定的議論文寫作技巧,然后再向學生提出問題。我們在寫作議論文之前,需要對文章的議論方式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同學們在進行議論文的寫作時,想要使用總分結構,還是總分總結構,等等類似的問題,讓學生在思考中不斷精進。
習作源于積累,所有的好文章,都來自于學生平時的積累。古人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想要寫好作文,先要打好基礎,這些好詞好句就是基礎。豐富學生的好詞好句積累量也是互動式教學理念實施的第一步,許多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寫出來的文章蒼白無力沒有感情波動,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學生自己缺乏對于語文詞匯和句子的積累量。所以,這將是學生也是老師在進行習作練習的過程中面臨的首要問題。提升學生的好詞好句積累量的方式也有很多,譬如:教師可以讓學生準備一個好詞好句摘抄本,隨時背在書包里面,無論是在學校的教室還是在家里的臥室,一旦在閱讀的過程中遇到了好詞好句都可以摘抄下來作為自己的精神和習作儲備糧。慢慢地積累量就會上去,學生也可以在不斷的習作練習中對所收集的好詞好句進行具體的分類。做到這一點,學生在進行小學語文作文寫作的時候,更容易寫好一篇文章。學生也可以就自己積累的知識,進行小比拼和相互之間比賽的活動,不僅有利于加強記憶,也有助于相互之間的情感溝通。
學生在不斷地積累中,慢慢地就會開始形成自己的好詞好句摘抄本的具體風格,這也為以后學生自己作文風格的形成定下了初步的基礎。經過了一段時間的詞匯量和句子量的積累之后,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進行一般作文的仿寫了,剛開始可以先仿寫一些比較簡單的作文模板,在仿寫之前,教師最好帶領學生先學習一下類似范文的具體習作特點和習作小技巧,然后讓學生自己去體會其中的奧秘。譬如:教師在讓學生進行“難忘的人”的人物描寫作文寫作的時候,可以先進行具體的構思,這是一篇可以寫成敘事抒情小短文的作文,所以教師可以在讓學生自己動手寫作之前,先進行敘事類文章的具體講解,讓學生掌握一下敘事文能夠寫好的六要素是什么。在習作的過程中,可以使用的修辭手法和表達方式都有哪些,講解的過程中,學生自己做好筆記,進行具體內容的反復學習。然后再根據自己在課上學習到的內容進行具體的習作練習,寫完之后老師要對文章進行相應的批改和意見提醒,讓學生在不斷地糾正中提升自己的習作水平,也在無形中推進了層次式教學的課程理念。有教有學有練,最后還要有習。經過了這樣一個完整的過程,學生的寫作能力才能更有可能得到一個有效的鍛煉。所以,這一階段對于學生和老師來講都十分重要,可以促進課堂效果的有效提升。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過程中,對于老師的教學來講,也是非常頭疼,非常需要技巧的一件事情,不然很容易使得整個課堂顯得雜亂無章,對于學生的學習和老師的整體課堂效果來講都不是什么好事,但是使用互動式教學理念進行作文的教學,可以很好地改善這一現狀。提升學生對于作文寫作的整體興趣,需要老師們共同努力,為建設好作文課堂做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