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遠
摘要:在我國幼兒改革工作積極推進的過程中,美育對幼兒教育工作的開展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可以按照教育要求完成幼兒能力培養任務,美育對幼兒能力的培養有獨特的作用,這是智育、體育、德育等教育無法替代的。教師開展美育教育,應該清楚美育對幼兒全面發展起到的作用,需要在幼兒成長的關鍵時期進行美育教育,促使幼兒形成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將幼兒美育教育引入廣西少數民族舞蹈中,將其作為推進美育教育的載體,可以使幼兒形成鑒賞美、感知美、創造美的能力。
關鍵詞:幼兒美育教育? 廣西少數民族舞蹈? 融合? 教育措施
中圖分類號:J70-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3359(2021)23-0135-04
幼兒教育關系到幼兒的全面發展,為實現教育目標,美育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引導幼兒觀察生活,通過幼兒的雙眼觀察世界,可以從鮮活的圖案中發現美。幼兒透過生活物體進行判斷,從中發現美、感知美,幼兒對美擁有自己的看法,不會受到過往經驗以及外界價值評價的干擾,對美的鑒賞呈現出自然狀態。在幼兒成長時期應該從美感發展的層面進行引導,采用科學的方法促使幼兒形成審美能力,讓幼兒可以從無意識審美到有意識的分析,審視美、創造美,提高幼兒的美育水平,對幼兒人格塑造也有巨大的益處。
一、廣西少數民族舞蹈美育教育的作用
(一)引導幼兒感受美、欣賞美
選擇廣西少數民族舞蹈作為美育教育活動的載體,根據各少數民族舞蹈的內容特色設置教學活動,開展體驗活動與生產活動,主要為喚起幼兒對少數民族舞蹈“美”的關注。通過引導幼兒對舞蹈背景的初步認知,增加對少數民族發展“情”的了解程度,引導幼兒擁有感受美、欣賞美的意識。
(二)發現不同的美
在活動進行中,讓幼兒感知舞蹈、體驗舞蹈,增加對舞蹈內容與相應文化的理解程度。通過觀賞舞蹈,引導幼兒積極參與美育活動,使幼兒愛上舞蹈,形成欣賞美的能力。通過廣西少數民族舞蹈的展示,可以快速提高幼兒在美感知與發現方面的能力,幼兒還會結合接觸到的素材,在研究少數民族舞的過程中,會根據教師給出的引導信息,關注廣西地域文化,清楚少數民族地域文化特點,理解廣西少數民族舞蹈。
(三)利用舞蹈素材創造美
幼兒接觸廣西少數民族舞蹈后,在教師的引導下參與各類活動,并在活動中找到舞蹈美的元素。在活動中教師引導幼兒,關注廣西少數民族舞蹈在動作呈現方面的特點,并且通過整體感受動作拆分等方式,感知舞蹈的呈現效果。在引導幼兒分析舞蹈、感知舞蹈美的過程中,促使幼兒積累創造美的素材,可以激發幼兒對美的憧憬,并能通過文字敘述或繪畫等方式,將幼兒想象的少數民族舞蹈動作描繪出來。
二、廣西少數民族舞蹈美育教育影響因素分析
(一)幼兒對廣西少數民族舞蹈的學習興趣不持久
使用廣西少數民族舞促使幼兒對舞蹈產生正確的認知,積極研究舞蹈動作。通過研究分析發現幼兒對教師選擇的扁擔舞等少數民族舞蹈有一定的興趣,但是在活動進行一段時間后,學生對于廣西少數民族舞蹈為載體的教育內容便產生厭倦感,幼兒不再擁有繼續探究舞蹈內容的興趣,對活動的開展呈現出疲態。雖然引導幼兒參與美育活動,推動幼兒美育發展的方法有很多,但是使用廣西少數民族舞蹈開展教育活動,可以讓幼兒在美育活動參與期間保持較久的注意力。
使用廣西少數民族舞開展美育教育活動,幼兒也會在某一時刻突然對研究的內容失去興趣。因此,為了提高幼兒參與美育活動的積極性,需要確定不同時段教育工作的目標,還應該根據各階段教育重點調整目標。如果不能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征以及教育任務合理設置各階段教育目標,致使幼兒不能良好的區分教育內容,幼兒逐漸會對教育知識產生抵觸感,容易失去興趣。以廣西少數民族舞蹈開展美育教育工作,因為幼兒對舞蹈興趣持續時間不久,在其尋找新刺激的情形下使得工作受到干擾。
(二)幼兒對美的表現與表達不夠豐富
幼兒年齡尚小,雖然可以感受到廣西少數民族舞的美,但是卻無法運用語言或是行為將自己的感受良好的表現出來,幼兒在詞匯方面的積累量匱乏,并沒有豐富的生活經驗,所以在美的表達方面非常簡單,只能提出好看、很美等簡單詞匯表達對舞蹈的欣賞。幼兒在其所處的階段,不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存在從眾心理,逐漸失去自己的主見,模仿其他幼兒,使用對方創造的舞蹈動作。幼兒在日常學習中會與同伴交流分享各自收獲的技能與知識,會出現模仿或照搬對方動作的情形,群體中不同的答案會使其他孩子有較大的壓力。幼兒雖然年齡較小,但是依然會對說出與大眾不同的見解存在較大壓力,擔心自己的特殊行為會加大同班同學的隔閡,所以模仿他人,導致基于廣西少數民族舞蹈元素的美育教育活動出現大部分孩子創造相同動作的情形。
(三)幼兒個體發展能力存在差異
幼兒在創造美、欣賞美方面的能力參差不齊,有些幼兒會感受到少數民族舞蹈動作,也有足夠的自信說出自己的想法,但是有些幼兒由于性格沉悶、膽怯,接觸舞蹈后并沒有及時說出自己的感受,也沒有利用其他方式表達自己對舞蹈美的看法。教師在美育教育過程中很難關注到每一位幼兒,無法根據幼兒的個性差異設計針對性活動,部分幼兒會因此無法得到合理的引導,因為教而不自信等原因,不能良好的發展。在美育教育方面無法獲得良好的效果,教師使用廣西少數民族舞引導幼兒參與美育活動,在活動中欣賞美、體驗美、創造美。然而,各活動需要設置不同的目標,使幼兒可以按照活動目標參與活動。然而,當下廣西少數民族舞在美育教育方面的效果并不理想。深究出現這一結果的原因,主要是幼兒發展水平的層次所致,幼兒在感知美、表現美、創造美方面的能力存在差異,部分幼兒受到各類因素的影響,不敢表達自己對少數民族舞蹈美的見解,所以不能在活動中得到良好的成長。
三、廣西少數民族舞蹈美育教育的優化措施
(一)建立科學的幼兒美育發展觀
幼兒美育教育工作應該清楚幼兒的年齡特征,按照幼兒美育教育要求,在園長以及幼兒家長的支持下積極推進工作,幼兒園園長應該正確看待幼兒美育教育工作,還需要認同幼兒美育教育理念,由此可以為教育活動的開展提供支持,也是幼兒園可以順利推進美育教育工作的重點。教師得到園長支持后,可以按照美育教育需要創設教育方案,借助各類教育載體開展活動,引導幼兒感知美、發現美、創造美。園長在園區開展美育教育活動時,需要在環境與物質條件方面給予支持,在幼兒美育教育活動中,教師承擔活動規劃、設計、組織、實施、引導等方面的工作,教師的美育態度與美育觀念會直接影響到美育活動教學規劃、設計、組織、實施等工作執行情況。美育活動會影響到幼兒成長,也會對幼兒發現與感受美形成不小的影響,為了提高美育教育活動的有效性,促使幼兒更好的參與到美育活動中。教師必須對美育教育活動有正確的理解,擁有科學的教育觀,用善于觀察事物的眼睛發現美,擁有積極樂觀的心態,愿意從生活中發現美。教師在幼兒成長期間扮演著引導幼兒成長的角色,需要在引導幼兒成長的過程中尊重幼兒,從而可以確保幼兒美育的完整性。在日常生活中教師需要注重自身起到的引導作用,為幼兒形成美的感知樹立榜樣。由此使幼兒對美好事物充滿熱愛與向往,教師還應該引導幼兒關注身邊事物,使幼兒愿意參與到各類實踐活動中,并在活動中增加對美的感知能力。
(二)遵循廣西少數民族舞蹈美育教育的活動原則
1.尊重幼兒
幼兒教師使用廣西少數民族舞蹈開展美育教育工作,引導幼兒發現舞蹈美,便能積累素材創造美。教師需要清楚幼兒的想法,還應該引入激勵措施鼓勵幼兒,在幼兒抒發自己對舞蹈見解的時候,不能將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幼兒身上,要鼓勵幼兒勇敢的說出自己的想法。在幼兒說出不同見解時,需要肯定幼兒的看法,從而消除幼兒的緊張感,讓他們大膽發言,創造輕松歡愉的活動氛圍。教師需要尊重幼兒,清楚幼兒的心理特點與年齡特征,不能使用統一的標準規范幼兒。需要發現幼兒在活動中的異樣情緒,調整活動方式,使幼兒可以更好地參與到以廣西少數民族舞蹈為載體的美育教育活動,并能在活動中敢于說出自己對舞蹈美的看法。
2.興趣驅動
廣西少數民族舞蹈應用到幼兒美育教育活動中,需要以興趣驅動,促使幼兒可以參與美育活動。經過實踐研究發現,幼兒雖然在廣西少數民族舞蹈應用的初期對舞蹈擁有濃厚的興趣,但是隨著活動時間的推移,幼兒對民族舞蹈的關注度逐漸降低,出現不愿意參與美育教育活動的情況。因此,在以少數民族舞蹈為載體開展的美育活動中,教師必須清楚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將其作為選擇題材的依據。教師需要分析廣西少數民族舞蹈的特點,將其作為開展美育教育的切入點,研究民族舞蹈的意義。教師帶領幼兒欣賞舞蹈,聯想日常生活中見到的場景,感受民族節慶活動的歡愉氛圍,接著引出廣西少數民族的背景,激發幼兒對舞蹈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教師展示地區流傳的故事,提升幼兒對舞蹈的興趣度,促使幼兒愿意參與美育活動,感知少數民族舞蹈的美。
3.循序漸進
培養幼兒形成對美鑒賞能力的過程中,使用廣西少數民族舞蹈開展美育教育工作,需要清楚幼兒的學習基礎以及幼兒的認知能力,應該保有充足的耐心。幼兒美育發展難以短時間內實現,教師應該在整個過程中充當幼兒美的引導者,促使幼兒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正視舞蹈,從中發現舞蹈蘊藏的美。應該使用多種活動,在引導幼兒感知廣西少數民族舞美的過程中,基于循序漸進的原則,促使幼兒更好的參與到活動中,對美育教育工作的開展有良好的促進作用。除此之外,還可以將廣西少數民族舞蹈在美育教育方面的價值最大程度的展現出來。
(三)將教學活動與融入美育活動融為一體
開展美育教育活動時,教師需要清楚幼兒成長階段在認知與鑒賞方面的能力,應該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與美育教育任務要求,調整活動內容,使美育教育工作可以聯合進行,由此在幼兒能力培養方面獲得成效。教師將幼兒教學活動與美育活動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在美育教育活動開展期間必須清楚美育教育要求,靈活的利用廣西少數民族舞蹈元素,將其融入到教學活動中,正確區分其與藝術教育的關系。將廣西少數民族舞蹈應用到美育教育活動中,需要以問題為導向推進教育活動,教師應該擁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在課前分析開展教育工作的方法,需要與其他教師圍繞廣西少數民族舞融入美育教育活動的話題進行探究,從中可以獲得更多的意見,為教師將廣西少數民族舞蹈元素融入到美育教育活動中提供可參考的意見。結合幼兒實際情況,靈活選擇教育方法,提高美育教育與教學活動的融合程度,使教學活動可以利用少數民族舞蹈元素收獲不錯的效果。另外,在少數民族舞蹈應用到美育教育后,應該引導幼兒圍繞舞蹈內容進行探究,讓幼兒可以在探究中得到成長。
(四)采用多樣化的方式開展美育活動
為了提高幼兒參與美育活動的興趣,應該關注美育活動的開展方式,使幼兒在參與活動時對活動保有新鮮感。活動設計需要圍繞幼兒感興趣的元素進行,在活動進行中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參與情況,合理應用廣西少數民族舞蹈,挖掘舞蹈資源在教育方面的價值,創設大量美育教育活動,豐富幼兒美育教育的方式,促使幼兒可以在美育教育活動中發現美、創造美。教師引導幼兒參與美育活動,需要根據幼兒自身特色靈活開展談話活動、動畫故事、欣賞晚會、繪畫活動等多種方式,充實美育教育,使幼兒在活動中有所收獲。
四、結語
美育教育對幼兒全面發展有良好的促進作用,教師需要清楚幼兒能力的培養需求,還應該合理應用教育元素,將廣西少數民族舞蹈融入到美育教育中。關注幼兒在不同時期的成長情況,靈活調整美育教育方法,將廣西少數民族舞蹈在美育教育方面的價值良好的展現出來,促使幼兒可以形成對美的敏銳感知能力。
參考文獻:
[1]羅雅丹.論廣西侗族兒童民間游戲的舞蹈元素[J].中外企業家,2019(27):224.
[2]王歡.淺談廣西少數民族舞蹈教學實踐與改革——評《中國少數民族舞蹈》[J].中國教育學刊,2018(12):130.
[3]孫亮.校園傳承視角下廣西少數民族舞蹈教學的創新實踐[J].藝術評鑒,2019(05):132-133.
[4]余澤龍.廣西壯族服飾元素在舞臺服飾設計中的運用[J].大眾文藝,2020(17):76-77.
[5]伍琳,陳永園.個案研究:以廣西少數民族妝飾元素為主題的人物形象設計研究[J].中國民族博覽,2020(04):196-197.
[6]孫鈺.關于少數民族藏舞及“少數民族圈”流行的篝火舞的探討[J].農家參謀,2020(05):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