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小蘭

家校共育為教師和家長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提供了保障,而良好的習慣對孩子成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低年級是孩子習慣培養的關鍵期,教師需要和家長配合,引導孩子盡快適應新環境、新生活。同時,教師和家長應注重培養孩子的好習慣,讓孩子在好習慣的引領下,對學習感興趣,熱愛閱讀,開啟幸福的學習之旅。
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低年級階段,我們需要培養孩子的自主能力,讓孩子在好習慣的引領下,對學習感興趣,熱愛閱讀,學有所長,學有所成。教師要和家長配合,引導孩子盡快適應新環境、新生活,養成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讓孩子開啟幸福的學習之旅。低年級是孩子習慣培養的關鍵期。在這一階段,教師要注重學生各方面習慣的養成。
葉圣陶先生說:“教育就是培養習慣。”良好的生活習慣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基礎。小學一年級是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關鍵時期,家校要重點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對孩子的能力培養、性格發展及知識學習都有很大幫助。教師是孩子成長路上的引路人,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大的影響。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教師應借助家長的力量,以培養孩子的生活習慣,實現孩子身心和諧發展。
一方面,教師要引導家長從孩子的日常小事著手,給孩子立規矩,制訂相應的計劃表,讓孩子明白什么時間該干什么事情。例如,作息時間表安排孩子九點睡覺,有時候孩子拖拉沒有按時睡覺,這時,家長一定要教育孩子,讓孩子知道保持良好作息習慣的重要性。又如,孩子和小伙伴約好周末出去玩,家長可以提前跟孩子說好,做完事情才可以出去玩,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
另一方面,家長一定要讓孩子明白錯誤的嚴重性并承擔相應的后果。許多孩子會出現一個錯誤重復犯的情況。例如,有一天,孩子把資料忘在學校里沒有拿回來,家長對孩子進行了教育并幫他把資料拿了回來。兩個星期后,又發生了同樣的事情,這時,家長就應該告訴孩子,不會再幫他拿東西,同時教導孩子養成放學回家前整理書包的好習慣。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家長要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教導孩子做事要有條理,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學習興趣是人傾向于認識、探究獲得某種知識的心理特征,是推動人們求知的一種內在力量。教師應欣賞、鼓勵孩子,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的學習更加輕松、快樂。教師幫助孩子建立自信,激發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學校的教學科目有很多,孩子在每個科目的興趣點也是不一樣的。教師要引導孩子去發現學習的樂趣,同時,家長也應積極與孩子互動,以幫助孩子更好地學習。例如,在語文學習中,日記是提升孩子寫作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寫日記,各自把每天發生的事情記錄下來,回家后進行交流,比比誰記錄的內容更完整、有趣。在數學學習中,孩子會因為對題目理解不當而做錯。這時,教師應引導孩子正確審題,幫助孩子理清思路,培養孩子的解題能力。教師可以把孩子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融入生活讓孩子解決,也可以和孩子玩解題的游戲,如做游戲(撲克牌)、口算卡片、對口令等,讓孩子在游戲中找到樂趣。比如,在學習顏色、動物等單詞時,教師可以借助教學卡片和孩子用英語交流。語言具有很強的魅力,教師和家長應讓孩子感受語言的魅力,從而對學習語言產生興趣。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師和家長要多引導孩子,與孩子進行溝通交流,讓孩子在學習中找到樂趣,在玩中學,學中玩。教師和家長可以采取多種方法來增加孩子學習的自信心,如獎勵法、激勵法等。教師和家長要讓孩子主動學習,對學習產生興趣。
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說:“讓孩子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幫助孩子獲得更多的知識,提升孩子的寫作和人際交往能力。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家長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選擇合適的書籍。低年級階段的孩子識字量不多,所以很難堅持閱讀,有時完成了閱讀,孩子也不理解意思,對閱讀沒有興趣。家長可以適當地對閱讀內容進行調整,從孩子感興趣的方面入手,可以問孩子喜歡看什么類型的書。比如,孩子對建筑感興趣,家長可以讓孩子閱讀《揭秘建筑》這本書。家長應注意孩子每天的閱讀量,讓孩子有充分的時間消化、理解閱讀的內容。孩子對閱讀產生興趣后,家長可以給孩子適當地增加一些培養習慣、塑造性格方面的書籍,如《跟壞習慣說拜拜》《做個懂得感恩的人》等。閱讀要循序漸進,在閱讀的初始階段,家長應選擇簡單的、孩子感興趣的書籍。
二是選擇合適的閱讀時間。家長要確定閱讀的時間,可以把睡前半小時定為親子閱讀時間。家長要言傳身教,與孩子一起閱讀,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閱讀氛圍,助其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是樹立正確的閱讀理念。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過:“我們培植兒童的時候,若拘束太過,則兒童形容枯槁;如果讓他跑,讓他跳,讓他玩耍,他就能長得活潑有精神。”閱讀方面也是如此,家長和教師要注意孩子閱讀的內容不應固定。小學一年級是學生閱讀體驗的初始階段,在這一階段,教師和家長應讓孩子廣泛閱讀,豐富孩子的閱讀內容,著重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對孩子的語文學習能力和語言交際能力的提升有著重要的意義。
綜上所述,家校共育為孩子營造了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讓孩子喜歡學習,愛上閱讀,有助于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和閱讀習慣。有了一個好習慣,我們就多了一份自信;有了一個好習慣,我們就多了一次機會;有了一個好習慣,我們就多了一種享受美好生活的能力。良好的習慣對孩子的成長很重要,當然,良好習慣的養成非一朝之功,教師、孩子和家長要共同努力,長期堅持。相信在家校共育的教育模式下,孩子會學到很多的本領,他的各項能力也會有很大的提升,長大后擁有幸福的生活,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蓮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