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家俊

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的質量影響著幼兒的身心健康。筆者通過實際調查,分析了部分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如:制度執行隨意化、設備使用低效化、教育方法不系統、活動內容單一等,筆者建議,幼兒園應該從環境管理、健康管理、膳食管理等方面著手,提升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的質量。
(一)預防為主,發展為先
培養幼兒健康的心理和強壯的身體是幼兒心理衛生保健工作的根本目標,及時預防和矯正幼兒的不當行為是幼兒衛生保健工作的基本原則。教育工作者應將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的重心放在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上,積極預防流行性疾病的發生和傳播,定期向幼兒及家長宣講有關幼兒心理健康的知識。
(二)注重細節,活動引領
幼兒衛生保健工作事關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幼兒園要注重對細節的把控,這是有效開展該項工作的前提。教師應該注意記錄和反饋,把幼兒園衛生保健的每一項工作內容落實并記錄,防止交接時出現漏洞。幼兒是通過與外界的交流互動來學習技能、發展品質的,教師應創設多樣化的情境,設計難度適中的游戲活動,讓幼兒在活動中提升綜合素養。
(三)形成合力,家園合作
家長的行為習慣會直接影響幼兒的心理發展,幼兒衛生保健工作的有效開展離不開幼兒家長的參與和配合。教師要積極與家長溝通,獲得家長對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的認可,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
(一)制度基本健全,缺乏有力的執行
據筆者調查,大部分幼兒園的衛生保健制度健全,教師對衛生保健制度重要性的認識也在逐步提高,但在執行這些制度的過程中,部分教師存在執行不嚴格、工作記錄缺失或補做記錄的情況。例如,根據幼兒園衛生保健制度,教師應該嚴格按照規范給幼兒喂藥,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由于幼兒數量多,部分教師會出現喂藥后才補做記錄的情況。
(二)幼兒園衛生設施基本配齊,但使用頻率低
近年來,很多幼兒園都加大了對園內基礎設施的投入,幼兒園衛生保健設備越來越齊全,種類越來越豐富。但在實際工作中,部分教師使用這些設備的頻率較低,沒有有效利用這些設備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
(三)幼兒園清潔衛生工作到位,但整體環境不達標
幼兒園的衛生清潔工作基本達標,但幼兒園環境涉及場地規劃、綠化、衛生清潔、墻面設計等多個方面,整體上距國家標準還有一定距離。例如,按國家相關規定,城鎮幼兒園在開展教學時,應該嚴格控制班級人數,把大班、中班、小班的人數分別控制在35人、30人、25人以內,但個別幼兒園沒有這個要求。除此之外,部分幼兒園的占地面積也低于國家標準。以上這些情況影響了幼兒園環境創設的效果。
(四)幼兒園衛生保健人員配備不齊,專業素養參差不齊。
幼兒園衛生保健人員除了需要具備醫學專業背景外,還應掌握一定的教育學、心理學知識。根據筆者的調查,部分幼兒園的衛生保健人員數量不足,部分衛生保健人員缺乏教育學、心理學知識,部分農村幼兒園還未配備專業的保健人員。
(一)加強幼兒園環境建設
教育離不開良好環境的輔助,良好的環境有助于教育目標的實現,能陶冶幼兒性情,激發幼兒好奇心,提升幼兒創造力。因此,為了提升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的質量,教師應注重環境創設,改善室內外環境。

幼兒園室內環境包括區角、墻面、盥洗室、桌椅板凳、教具、飲水機及其他消毒設備,幼兒園室外環境包括操場、大型戶外玩具、樓梯走廊、花草樹木等。幼兒園衛生保健人員對室內外環境中的設施、物品進行清理、消毒和定期維修是加強環境管理,提升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質量的必要途徑。以盥洗室的設計、戶外大型設施的定期維修保養、幼兒園的消毒為例。幼兒園盥洗室包括盥洗區和入廁區兩大塊,是培養幼兒生活技能、自我護衛意識的主要區域。在設計這兩塊區域時,教師應該根據幼兒生理特點選擇合適的顏色、造型。例如,在顏色選擇上,教師要盡量以藍色系為主;在物品材質上,教師要盡量選擇磨砂料,以保障幼兒的安全;在造型選擇上,教師要選擇符合幼兒審美的設計,如把洗手臺設計成袋鼠形狀;在空間布局上,廁所應與盥洗室隔開,防止幼兒感染疾病。消毒工作是幼兒園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師應定期對墻壁、玩具、被褥、食具、戶外設備等進行清潔消毒,將消毒工作作為幼兒園的常規工作。具體來說,對于廁所、教室等人員密集的公共空間,教師應該保證每日開窗通風,在每日閉園后用消毒燈消毒30分鐘,用消毒液噴洗門把手、桌椅及窗臺,保證地面無黃垢、水漬、異味;對于茶杯、保溫桶、碗湯勺等食具,幼兒園要盡量做到專人專用,提前對餐具進行消毒,并做到定期更換;對于大型戶外玩具,幼兒園除了要每天進行常規清理消毒之外,還要對其進行定期保養,在大風大雨過后及時檢查和維修。
(二)加強幼兒園健康管理
為了確保幼兒的健康,幼兒園要做好教師和幼兒的體檢工作。在入園前,幼兒園要組織新生體檢或要求家長給幼兒做全方位的體檢。入園后,教師要給幼兒做好晨午檢,發現幼兒有任何異常,要立刻告知家長,并做好相關處理措施。教師及幼兒園其他工作人員,除了要做好每年的常規體檢之外,也要配合幼兒園完成教職工心理健康篩查工作,幼兒園要做好教師和幼兒的疾病預防工作,幼兒園要貫徹“預防為主”的衛生工作方針,建立預防接種、消毒隔離、體格檢查等制度,完善防病措施,降低發病率,保護幼兒的生命健康。
(三)加強幼兒園膳食管理。
合理的膳食是促進幼兒生長發育的物質基礎。幼兒身體發育較快,新陳代謝旺盛,需要豐富的營養物質以維持日常活動。對此,幼兒園需要制訂合理的膳食方案,定期調整菜譜,精確計算食物熱量,明確規定幼兒進餐次數和時間,給幼兒提供容易消化的、體積小、營養豐富的食物,以滿足幼兒的身體發展需要。
幼兒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幼兒身心的健康影響著社會的未來。幼兒園要做好衛生保健工作,保障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本論文系2020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一般課題“常態化防控下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提升行動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批準號:GS[2020]GHB1743。)
(作者單位:嘉峪關市第二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