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這樣一部書,它已經出版了250年,但到今天仍在不斷修訂、再版,它有著比詞典還要龐大繁雜的內容體系,它就是享譽全球、極具權威性的百科全書———《不列顛百科全書》。這部百科全書囊括了對各個重要學科的詳盡介紹,以及對古今人物、事件的翔實敘述。眾多聲名顯赫的學者,如愛因斯坦、弗洛伊德、居里夫人、羅素、蕭伯納等,都曾為這套書供稿。
最初的《不列顛百科全書》為單本,售價僅為六便士,后來,它的內容不斷擴充,體量越來越大,如今已增至32卷,除了英文版外,還被翻譯成多種外文版。《不列顛百科全書》每一次再版,都要根據科學文化技術的發展情況,對內容進行增減及修訂,這是一項巨大的工程,需要動用大量人力。如果你擁有一套紙質版的《不列顛百科全書》,那一定要倍加珍惜了,因為該書的出版方已于2012年宣布停止印刷紙質版,只提供電子版。
編輯有話說
《不列顛百科全書》順應潮流,通過數字形式,為讀者提供更豐富的內容和便捷的服務,這或許就是屬于百科全書的時代感吧。

東京奧運會落幕后,2024年巴黎奧運會的標志公布,圖案既是奧運圣火,也是一張女性面孔,這個標志被命名為“瑪麗安娜女性形象設計”。在全世界女性積極為自己爭取權利的今天,這個設計有著“致敬歷史、致敬女性”的美好寓意。
瑪麗安娜是法蘭西共和國的國家象征,在法國人的心中,她還是自由與理性的擬人化身。瑪麗安娜作為國家形象的代表,遍布法國各地,不但曾在郵票、貨幣和政府機構的印章中出現,還常常被塑成雕像,放置在市政廳或法院等機構門口的顯著位置。巴黎共和國廣場上矗立的“女神”塑像,也是瑪麗安娜像。
編輯有話說
1900年,巴黎第一次承辦奧運會,那一屆奧運會最重要的意義,就在于第一次允許女性運動員參加比賽。在那屆奧運會上,一位英國女子網球運動員在單打比賽中獲得冠軍,成為現代奧運會史上首位女子冠軍。2024年巴黎奧運會的會標設計也表達了對這些歷史大事件的銘記與致敬。

說到致敬女性,我們就來認識一位出生于206年前的女性“程序員”。當然,那個時代是沒有計算機的,之所以將她稱為“程序員”,是因為她對后來開始起步的計算機事業的貢獻。
在男尊女卑觀念根深蒂固的古代社會,女性在許多領域被限制了自由,于是那些能夠突破固有觀念、創立一番事業的女性是十分偉大的,阿達·洛芙萊斯便是其中一員。
她生于19世紀的英國,父親是著名的浪漫派詩人拜倫。在那個年代的歐洲,女性要早早嫁人,“才女”的概念也僅限于會朗讀、會寫詩,有著大詩人父親、生于書香門第的阿達自然有這方面的良好條件。而阿達卻在母親的影響下,挑戰世俗的偏見,選擇闖入當時女性的“社會禁區”———數學領域。她刻苦鉆研,為計算程序擬定“算法”,創作了第一份“程序設計流程圖”,建立了循環和子程序概念。
編輯有話說
有句話說得好———“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阿達·洛芙萊斯的人生完美詮釋了這句話。她的成就為后世計算機學科的誕生奠定了基礎,而她也被現代人稱為歷史上第一位“程序媛”。

你注意過身邊的各種花紋嗎?它們都是如何被創造的?它們隱含著什么寓意和理想?一位名叫清穗的壯族設計師近年來一直致力于研究“紋樣”。清穗的兒子出生后,他常常用一條背帶將兒子背在身后,那是一條很普通的粗布背帶,上面繡著具有民族風格的牡丹花圖案,蘊含了保佑孩子健康成長的祝愿。除了這條背帶,清穗發現,村里許多老人壓箱底的布料、服裝上都有十分精致的紋樣,有些甚至如今已不多見。他頓時萌生了一個想法———整理紋樣,建立一個“紋樣字典”。
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清穗和他的團隊奔走于各地鄉村,挨家挨戶收集紡織品和手工藝品中的民間紋樣,親手描摹整理,以電子數據庫形式保存下來。目前,他們已經完成200多個紋樣專題、2萬余組紋樣數據模型,覆蓋了全國90%以上的地區。其中,有許多圖案和花紋已經“瀕臨滅絕”,如今又能生機勃勃地重見天日,同時,這些紋樣背后的文化蘊意也得到了展示與傳播。
編輯有話說
近年來,國潮文創興起,有著中國特色的紋樣在文創產品中占據著一席之地。希望通過設計師清穗和團隊的共同努力,可以讓這些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紋樣回歸人們的生活,帶去美好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