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斌 曹馨丹 肖紫寧 黃婉君











編者按: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是習近平經濟思想的主要內容,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大理論創新。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必須不斷深入認識新發展理念的豐富內涵和理論精髓,深刻把握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重大實踐要求。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指出,貫徹新發展理念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不能簡單以生產總值增長率論英雄,必須實現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高質量發展,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本期“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特稿”推出“新發展理念”專題,就“基于五大發展理念的城市創新競爭力評價及影響因素”及“生態文明認知新框架:公正、效率、和諧及人文發展”問題進行研討,現刊出有關成果。
摘 要:創新是五大發展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在五大發展理念指引下的競爭力現狀、潛力如何,需要明確認識。作者以五大發展理念構建指標體系,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地理探測器模型,對我國東部地區GDP排名前100城市與深圳綜合競爭力、創新發展競爭力評價,并對創新影響因素進行探析。研究表明:深圳創新競爭力、五大理念綜合競爭力均排名第三,僅次于北京、上海;我國城市創新競爭力空間分異顯著;開放發展因子、協調發展因子、環境資源因子、共享發展因子對創新競爭力有顯著影響;顯著影響創新競爭力的變量間的相互作用比單獨作用的影響力更大。
關鍵詞:五大發展理念;創新競爭力;影響因素;主成分分析;地理探測器
基金項目: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城市會展旅游形象市場影響因子系統研究——以廣州、澳門為例”(2016A030313707)。
[中圖分類號] F299.2 [文章編號] 1673-0186(2021)012-0030-015
[文獻標識碼] A? ? ? [DOI編碼] 10.19631/j.cnki.css.2021.012.003
一、引言
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文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提出以高質量發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標桿、可持續發展先鋒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戰略定位[1]。五大戰略地位與“五大理念”一脈相通,是建設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基礎和關鍵[2]。
自創立經濟特區以來,深圳為改革開放先行探索,為推動全國改革創新開放和現代化的建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為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做出了歷史性的重大貢獻。深圳是擴大開放的重要國際窗口,是加快發展世界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基地;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中心城市之一,深圳市將以更高位、更大格局的姿態引領中國經濟發展[3];深圳正加速推進前七大重點平臺建設;積極推進建設國際性科技創新中心,構建在國際上具有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
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研究以深圳市和其他GDP排名前100城市作為評價對象,基于五大發展理念構建城市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對所選城市進行創新競爭力、綜合競爭力分析,比較各城市在五大指標上的表現,探索影響城市創新競爭力的因素,從而分析深圳作為首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優勢與劣勢,以期更好地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建設提供建議與參考。
二、文獻綜述
城市作為一種特殊的區域,是人類物質財富生產和精神財富生產、積聚和傳播的中心,是人類文明的象征[4]。本文在借鑒有影響的城市(區域)競爭力模型的基礎上,運用地理探測器等統計方法,基于五大發展理念的城市競爭力指標體系評價深圳作為首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優勢與劣勢。
(一)國內外區域競爭力文獻研究
國內外對于區域競爭力影響因素及評價的定性、定量研究有很多,最具有代表性、最具影響力和威望的競爭力模型有:Porter提出的“鉆石模型”[5];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IMD)的國家競爭力模型,其核心是企業競爭力[6-7]。伊恩·拜格(Iain Begg)提出的城市方面的競爭力模型[8],將部門趨勢、公司特征、商業環境、革新與學習這四大要素有機結合在一起來衡量企業促進社會就業率與生產方面的貢獻, 以社會就業率和生產作為中間計量標準,并以之代表居民最終生活標準的提高程度, 以此為標準來衡量和評價一個城市的競爭力[9]。
一個城市創造社會財富的能力越強,這個城市所具有的競爭力就越強[10];除了對資源的集聚, 城市競爭力更重要的體現是對資源的優化與配置[11];“弓弦模型”將城市競爭力歸結為產業競爭力, 城市產業群是模型中的“箭”[12];有學者基于綜合實力、發展和生態三大競爭力構建指標體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和聚類分析評價各省區域競爭力[13]。
(二)基于五大發展理念的指標評價研究
基于五大維度開展的新發展理念綜合指標評價研究已經開始,目前主要是單一維度發展理念的指標評價。創新發展、綠色發展指標評價研究較為成熟,開放發展次之,協調發展更注重某一方面的協調,共享發展指標評價研究基本處于空白狀態[14]。
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基于五大發展理念的綜合評價與指標的相關研究有:易昌良以標桿分析法為綜合評價的基礎,以五大理念為主要核心內容編制全國省、市綜合評價體系的發展指數報告[15];上海社會科學院發布了2015年國家和省級區域五大發展理念綜合指數及創新發展指數、協調發展指數、綠色發展指數、開放發展指數和共享發展指數[16];有學者從地方或全國發展質量或者綜合發展質量角度構建五大理念的指標體系[17-20],或者對構建國庫統計質量型指標體系作出嘗試[21];也有對中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綜合評價指數的研究[22]。
以五大理念建立的城市競爭力指標體系、區域旅游競爭力等方面的研究都有了較為豐富的成果,但是從五大理念建立的指標體系,評價深圳作為首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優勢與劣勢,筆者尚未見到有關文獻,本文試圖加以研究。
三、研究方法
(一)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是常用的一種統計方法。假設各主成分間互不相關,分析計算步驟如下:
(1)原始指標數據標準化處理;
(2)指標之間進行相關性判定;
(3)將標準化后的指標變量轉化為主成分,確定主成分個數 m;
(4)確定主成分 Fi表達式,對m個主成分進行加權求和;
(5)主成分Fi命名[23]。
(二)自然斷點分級
自然斷點法就是將數據集中不連續的地方作為分級的依據對數據集合進行分級的方法,它的核心思想是聚類[24]。本研究運用ArcGIS 10.2軟件對我國GDP排名前100的73個城市的城市創新競爭力指數按自然斷點法進行分級并進行地理空間分布分析。
(三)地理探測器[25]
地理探測器是探測空間分異性和因子之間相互關系的一種新的統計學方法,本研究主要運用因子探測器和交互探測器來探測我國GDP排名前100的73個城市的城市發展水平空間分異的影響因子以及因子間的相互作用,地理探測器模型如下:
q=1-■■ni δ■■(1)
其中,q是探測因子對于城市創新競爭力的解釋力; n是整個地區的樣本量; δ2為城市發展綜合指數的離散方差; ni為次一級地區的樣本數量 ;δ■■次一級地區的方差;r為次一級地區的個數; δ2≠0,則模型成立。
q取值區間為[0,1],當q=1時,意味著δ■■趨近于0,分區探測因子對城市創新競爭力水平空間分布完全控制;當q=0時,則表明分區探測因子不影響城市創新競爭力水平空間分布。交互探測器原理如圖 1 所示。
四、數據來源和城市競爭力評價指標選取
根據已有文獻構建了城市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搜集可靠數據為進一步研究準備。
(一)指標體系的構建
根據前人的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研究,采用層次分析法構建城市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以五大發展理念為基礎,在第一個層次構建創新發展、開放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共享發展五個指標;綜合考慮各指標構成的數據的可獲得性,選取了以下31個量化指標(表1)。
(二)數據來源
研究中的各項原始數據源于各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7)、中國城市建設年鑒(2017)、各市司法局網站、各市統計年鑒(2017)及中國展覽數據統計報告(2017)。根據數據的可獲得性和數據的完整性,GDP排名前100名城市刪除信陽、宜昌等城市,保留73個城市進行數據分析。
五、數據處理
在對各指標原始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之后,采用驗證性因子分析對五個一級指標體系進行主成分分析,然后根據主成分分析結果得分對城市排名,得出各城市在五大指標上的排名情況;再對五大指標得分進行因子分析,得出城市綜合競爭力得分排名。在城市創新競爭力的基礎上,對GDP前百名城市中可獲得相應資料的73名城市,用地理探測器進行“五大發展理念”影響因素分析。
(一)創新發展因子分析
將創新發展因子E1量化,觀察指標:從事R&D人員X1、R&D內部支出X2、專利申請受理量X3、專利授權數X4、高等學校在校學生數X、科技財政支出X6、教育財政支出X7共7個指標進行標準化處理,再進行KMO和巴特利特檢驗,得出的KMO值為0.891,且巴特利特球形檢驗顯著性小于0.05,僅提取一個成分,說明原數據相關性高,累計方差貢獻率為75.634%(表2)。
各個城市的創新發展因子得分為R1。
根據城市創新因子計算方法,對開放因子、協調因子、綠色因子、共享因子進行同樣的計算后,得到各大因子評分,根據評價結果得分再次進行因子分析,得出城市綜合競爭力得分排名。
(二)城市創新競爭力影響因素分析
根據數據的可獲得性原則,對GDP排名前100的城市的所取得的數據進行篩選,由于數據或獲得性的影響,汕頭市、江門市、淮安市、大慶市、吉林市、珠海市、邯鄲市、衡陽市、宜昌市、蕪湖市、湛江市、株洲市、漳州市、九江市、聊城市、岳陽市、新鄉市、南陽市、常德市、湖州市、信陽市、茂名市、遵義市、鄂爾多斯市、榆林市、周口市、許昌市不在本研究分析之列。
地理探測器擅長分析類型變量,但目前所收集到的探測因子的數據為連續型變量。所以對于余下的73個城市,運用 SPSS軟件中的“k-平均值”進行聚類分析,將每一個探測因子聚類分為 5 大類,其中 1 到 5 分別表示其數據發展(占比重)程度的遞進,1代表了發展(占比重)最差(少),5代表了發展(占比重)最好(多)。
1.我國城市創新競爭力在空間分布上差異情況
將運用SPSS軟件對創新發展指標原始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和主成分分析后得到的結果得分作為城市創新競爭力指數,運用ArcGIS 10.2軟件對73個城市的城市創新競爭力水平進行自然斷點分級為高水平(1.794 921~4.664 130)、較高水平(0.246 001~1.794 920)、中等水平(-0.286 239~0.246 000)、較低水平(-0.580 819~-0.286 240)、低水平(-0.744 840~-0.580 820)五個等級層次。統計結果如表5所示:
從表5可以看出:
城市創新競爭力有明顯的空間分異:全國中心城市的城市創新競爭力水平最高,它們全都位于高水平和較高水平的分區中,深圳就是其中一個高水平城市創新競爭力城市;省域中心城市次之,雖然沒有高水平發展的城市,但是擁有 11個較高水平和 8個中等發展水平的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以及小城市的城市創新競爭力水平相當,幾乎都是處于較低水平以及低水平。
2.我國城市創新競爭力影響因子分析
(1)因子探測器的探測結果
因子探測器用于探測影響因子對于城市創新競爭力的影響力大小。通過將聚類分析后的自變量和因變量導入地理探測器,從而得出各城市創新競爭力影響因子解釋力的探測結果如表7所示:
在p值小于0.1時因子才起到影響作用。阮文奇等將探測值q>0.5的劃分為的核心影響因素,在區間[0.4, 0.5]的劃分為重要影響因素,q<0.4的劃分為一般影響因素[17]。
由表6可見,X8(全年會展項目舉辦次數)、X9(展覽面積)、X10(展覽場館數量)、X11(國際互聯網用戶數)、X14(進出口總額)、X15(旅游外匯收入)、X17(旅游總收入)、X18(城市GDP占國家GDP比重)、X19(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20(地方財政收入)、X21(普法宣傳費用)、X24(供水總量)、X26(道路清掃保潔面積)、X27(公廁數)、X30(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X31(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X32(失業保險參保人數)、X33(醫療機構床位數)、X34(公用設施建設固定投資) 的 q 值均在 0.5 以上,表明這些因素對于城市創新競爭力的影響作用大,是核心影響因素。X13(實際利用外資)和X22(法律援助費用)的q值在0.4~0.5之間,是重要因素。X12(客運總量)、X23(司法局財政撥款收入)、X25(節約用水量),X35(人均擁有道路面積)的q值在0.4以下,影響作用較弱,是一般因素。X16、X28、X29、X36沒有通過顯著性檢驗。
從各城市在城市創新競爭力的核心影響因素水平分布來看,開放發展因子(旅游業收入占GDP比重除外)、協調發展因子、環境資源因子、共享發展因子(人均綠地面積除外)對創新競爭力有顯著影響。
(2)交互探測器的探測結果
兩個不同的探測因子之間的共同作用能否增強或者減弱對因變量Y城市創新競爭力的影響力,由此將除去對城市創新競爭力無顯著影響的25個因子兩兩進行交互探測。這 25個探測因子的交互探測結果見表7,表中的數值代表了兩個因子共同作用對于城市創新競爭力的影響力大小。通過進一步觀察可以看到:兩個顯著影響因子的共同作用的影響力大于兩個顯著影響因子單獨作用的影響力。例如q(X8∩X9)=0.552>0.511=X9>0.507=X8。兩個一般因子的交互影響力大于兩個因素單獨影響力之和,如q(X23∩X25)=0.780>X23(0.329)+X25(0.338)=0.667。
六、結論
結果顯示,深圳市在綜合城市競爭力排名第三,僅次于北京市、上海市。在創新發展方面,深圳市排名第三,這得益于深圳市一直堅持深化改革創新,注重源頭供給,協同推進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
(一)研究結論
總體而言,我國城市創新競爭力水平在空間分布上出現明顯差異現象。全國中心城市的競爭力水平較高,特別是深圳的城市創新競爭力水平遠高于除了北京和上海之外的70個城市。省域中心城市創新競爭力水平基本處于中等水平,不同城市間發展差距也較大。大城市、中等城市以及小城市創新競爭力處于較低水平及以下,城市創新競爭力程度不高。所以,深圳的高水平創新競爭力是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重要原因。
對城市創新競爭力產生顯著性影響的因素包括開放發展因子(旅游業收入占GDP比重除外)、協調發展因子、環境資源因子、共享發展因子(人均綠地面積除外)。具體的變量包括全年會展項目舉辦次數、展覽面積、展覽場館數量、國際互聯網用戶數、進出口總額、旅游外匯收入、旅游總收入、城市GDP占國家GDP比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地方財政收入、普法宣傳費用、供水總量、道路清掃保潔面積、公廁數、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失業保險參保人數、醫療機構床位數、公用設施建設固定投資、實際利用外資、法律援助費用這21個因素,而且這些因素中除了X12(客運總量)、X23(司法局財政撥款收入)、X25(節約用水量)、X35(人均擁有道路面積)之外,全都是城市創新競爭力的核心影響因素。研究結果表明,開放與協調發展、環境資源和民生保障能夠促進城市創新競爭力的發展,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競爭力。
影響城市創新競爭力的探測因子相比于單獨作用于城市創新競爭力,相互之間的共同作用更加增強了對于城市創新競爭力的影響力。開放發展因子(旅游業收入占GDP比重除外)、協調發展因子、環境資源因子、共享發展因子(不含人均綠地面積)等可以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競爭力,不同部門、不同地區、不同因素之間的協同,其協同程度越高,效果越好,越有利于增強城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競爭力。
(二)對策建議
“創新、協調、開放、綠色、共享”發展理念是一個有機發展的整體,協調、開放、綠色、共享對創新有顯著的影響,其組成變量大多數是創新的核心影響因素和重要影響因素。深圳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時,要始終堅持創新引領,特別是高科技研究與產業引領,著力提高原始創新能力和集成創新能力,協調推動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組織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切實做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讓創新成為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核心價值,成為制度保證、全民踐行的習慣;堅持市場導向、資源配置為基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優化深圳“技術、知識、管理和外交的窗口”功能;堅持綠色低碳發展,不斷探索各種協同發展模式,促進生產要素高效便捷流動協同模式,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對外開放,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做探路先鋒,向世界展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巨大魅力。
由于數據可獲得性限制,同類研究文獻缺乏,本研究通過因子分析法、地理探測器進行了探索性研究,希望后續研究用更多研究方法、選擇更多指標進行深化,對本研究顯著影響城市創新競爭力的因子進行面板數據分析,驗證本研究的結論,豐富城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創新競爭力的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參考文獻
[1]? 王偉中.奮力譜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壯麗篇章[N].學習時報,2019-10-18(001).
[2]? 劉暢. 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新使命新任務新藍圖[N].廣州日報,2019-08-21.
[3]? 杜金岷. 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需匯聚三大灣區優勢 [N].南方雜志,2019-03-31.
[4]? 周一星.城市地理學[M].商務印書館,1995.
[5]? 邁克爾·波特.國家競爭優勢[M].李明軒,邱如美,譯.南京:華夏出版社,2002.
[6]? IMD.IMD 世界城市國際競爭力評價體系[EB/OL].https://www.imd.org/research/publications/wcy/Factors_and_criteria.cfm.
[7]? 王斐波.城市競爭力理論綜述及杭州城市競爭力評析[J].生產力研究,2008(15):159-160+142.
[8]? ?BEGG, LAIN. Cities and Competitiveness[J].Urban Studies, 1999, 36(5-6): 795-809.
[9]? 中國城市競爭力課題組.2009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報告[M].中國社科院, 2009.
[10]? 郝壽義,倪鵬非.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以若干城市為案例[J].經濟科學,1999(3):50-56.
[11]? 寧越敏,唐禮智,城市競爭力的概念和指標體系[J].現代城市研究,2001(3):19-22.
[12]? 倪鵬飛.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No.2[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13]? 呂帥,郝春新.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全國各省區域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J].河北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3):34-37.
[14]? 張卓群,張濤,宋夢迪,等.新發展理念指標評價研究綜述[J].城市與環境研究,2019(4):98-110.
[15]? 易昌良.2015中國發展指數報告:“創新 協調 綠色 開放 共享”新理念、新發展[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2016.
[16]? “五大發展理念指標體系及省級區域評估報告”課題組.五大發展理念省級區域評估研究[J].上海經濟,2017(3):5-13.
[17]? 朱云飛,安靜,馬源禾.地方發展質量評價與財政對策研究——基于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視角[J].經濟研究參考,2020(7):93-107.
[18]? 武超茹,張濤.重慶市綜合發展質量及其影響因素研究——基于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的實證分析[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4):22-34.
[19]? 張亞斌,趙景峰.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質量及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影響——基于五大發展新理念的理論與實證[J].財貿研究,2017(3):1-10.
[20]? 楊新洪.“五大發展理念”統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以深圳市為例[J].調研世界,2017(7):3-7.
[21]? 郝治超,武蕊君,陳藝,等. 高質量發展要求下的國庫統計指標研究——基于“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J].時代金融,2019(1):62-70.
[22]?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課題組,韓保江,鄒一南.中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綜合評價指數研究[J].行政管理改革,2019(1):35-43.
[23]? 王麗偉,曾慶黎.主成分分析在企業經濟效益評價中的應用[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3):48-50.
[24]? 武增海,李濤.高新技術開發區綜合績效空間分布研究——基于自然斷點法的分析[J].統計與信息論壇,2013(3):82-88.
[25]? 王勁峰,徐成東.地理探測器:原理與展望[J].地理學報, 2017(1):116-134.
[26]? 劉思宇.皖江城市帶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體系研究——基于五大發展理念的視角[J].農村經濟與科技, 2018(7):212-213.
[27]? 俞海飛,肖明月.基于因子分析的長三角地區城市競爭力研究[J].企業經濟,2014(1):142-147.
[28]? 馮濤,朱帆. 江蘇省城市競爭力比較研究——基于因子分析和聚類分析[J].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6):11-15.
[29]? 湛冬燕.國際會展中心城市競爭力評價體系研究——對廣州打造國際會展中心城市的啟示[D].廣州:廣州大學,2017.
[30]? 吳開軍.基于因子分析的城市會展旅游競爭力評價模型研究——以廣州為例[J].工業技術經濟,2009(6):84-87.
[31]? 劉姝. 十五個副省級城市競爭力演變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4.
[32]? 丁雪,胡玉成. 基于五大發展理念的中國省域競爭力綜合評價[J].華中師范大學研究生學報,2016(4):149-154.
[33]? 韓雅博.城市旅游競爭力評價及時空演化研究——以長江三角洲16市為例[D].南京:南京財經大學,2016.
Research on Urban Innovation 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Based on the Five Development Concepts
Chen Jianbin? ?Cao Xindan? ? Xiao Zining? ?Huang Wanjun
(School of Culture Tourism and Geography,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Guangzhou, Guangdong 510320)
Abstract:Innov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five development concepts. The competitiveness status quo and potential of the Shenzhen Pilot Demonstration Zon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Five Development Concepts should be clearly understood.Based on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ethod and geographical detector model, the author evaluates the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and innovation development competitiveness of the first 100 cities of GDP in eastern China.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Shenzhen's innovation competitiveness, the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five major concepts are ranked third, close to Beijing and Shanghai; China's urban innovation competitiveness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is significant; open development factors,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factors,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factors, shared development factors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innovation competitivenes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variables that significantly affect innovation competitiveness is more influential than that acting alone.
Key Words: Five development concepts; innovation competitiveness; influencing factor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geographical detector
(責任編輯:丁忠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