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休閑旅游的發展和消費需求的擴大,過去單一的農家樂、鄉村游的形式慢慢不能滿足市場發展要求,發展鄉村度假綜合體成了現在開發鄉村旅游的重點,而通過對傳統村落的改造來打造鄉村度假綜合體則成為現在發展的熱點。
通過對鄉村閑置農宅的統一收租,并進行整體改造與度假化利用,將村落打造成為高品質的鄉村旅游度假區,塑造特色鄉村度假品牌。
城市人群是鄉村旅游發展的目標人群。空心村在資源條件基礎上,通過城市人才、科技、資本下鄉,將城市和農村的發展緊密結合起來,開發建設鄉村旅游,引導城市人群下鄉消費,實現空心村到旅游地的蛻變。
村落生態優良。與傳統旅游不同,度假鄉居模式對于鄉村區位交通的要求較低,往往選擇較為偏僻的村落。這種村落生態優良,環境幽靜,最重要的是原生態的鄉村味道濃郁,天然的、保存良好的鄉土氣息恰恰是度假鄉居模式開發的重要載體。
房屋空置率高。部分房屋空置是度假鄉居模式開發的重要條件。閑置的農宅減少了項目前期的工作內容,容易進行資產流轉,并易于對房屋進行改造升級。因此,度假鄉居模式一般選取“空心村”或新村搬遷之后的廢棄舊村,既避免了閑置資源的浪費,又使得偏僻無人居住的古村落煥發出新的生機。
建筑風貌良好。度假鄉居模式要求村落民居建筑多為傳統老院落,風貌特色突出,由磚石或木頭等鄉土材質砌筑而成的建筑更能彰顯鄉村的質樸鄉土氣息,而且建筑外貌、結構等保存完整,具有較高的改造價值,便于構建與城市現代化建筑風格形成強烈反差的度假模式。
閑置農宅整體打造。將閑置農宅集中,進行整體打造,由村集體對村內空置民宅統一租賃回收,通過引入外來企業資本或自籌資金,進行整體度假化改造,構建具有一定規模的度假區域。
高端度假品牌塑造對于閑置農宅的改造要求文化性、鄉土性與品質感兼顧,追求外舊內新、外樸質內奢華的效果,塑造獨立的度假品牌。
村民參與方式。營造度假鄉居模式,根植于鄉村生活,村民的參與必不可少,可通過探索村民房產、土地入股,或返聘村民為度假村(區)員工等多種方式,促進村民就地就業,激發村民參與鄉村旅游的熱情,實現社區居民的持續參與。
城市返歸鄉村的旅游市場需求。城市的擁擠喧囂、環境的不斷惡化,使得人們迫切渴望逃離人造空間,到叢林山谷、自然鄉野,而且這種需求日益增加,因此,深處交通不便、偏僻原生態的鄉村逐漸成為人們的出游熱門之地,正是這種需求催生了鄉居度假旅游產品的開發。
粗放式大眾旅游向精致化小眾旅游轉變。小眾旅游是區別于大眾旅游的一種精品化的旅游模式,其需求正在日益增長,并讓旅游發展方式、經營方式和服務方式均面臨轉型和創新。高端化的度假鄉居模式主要針對小眾旅游需求的多樣化,創新和優化旅游產品結構,讓觀光旅游向休閑度假轉型,為高端小眾提供更具品質的旅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