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蓓貝


摘要:目的:分析在護理3級高血壓(HTN)患者中應用中醫穴位護理技術的效果。方法:抽取80例患者,均確診為3級HTN,調取時間為2020.02~2021.05范圍,對照分組方式為隨機法,研究對象分2組。對比組應用常規治療護理,在此方案上分析組應用中醫穴位護理技術。對比組間療效及滿意率等數據。結果:與對比組數據結果相比,分析組總有效率的結果數據更優(P<0.05)。與對比組數據結果相比,分析組總滿意率的結果數據更優(P<0.05)。結論:在護理3級HTN患者中應用中醫穴位護理技術的效果顯著,即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壓,且可緩解其病情,患者普遍較為滿意,可做進一步借鑒推廣。
關鍵詞:3級高血壓;中醫穴位護理技術;護理效果
在臨床疾病中,高血壓(HTN)較為多發和常見,該病癥屬于慢性終身性疾病,患者發病后需采用降壓藥物長期口服,以將血壓控制在正常水平。但隨著用藥時間的延長,患者可能產生一些依賴性,從而導致療效有所降低[1]。對于3級HTN患者而言,在治療期間采取中醫穴位護理技術進行干預,則可促使其總體有效率顯著提升,以促進病情轉歸[2]。因此本文抽取80例患者,均確診為3級HTN,調取時間為2020.02~2021.05范圍,對照分組方式為隨機法,研究對象分2組,即探討了在護理3級HTN患者中應用中醫穴位護理技術的效果,現做下述闡述: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
抽取80例患者,均確診為3級HTN,調取時間為2020.02~2021.05范圍,對照分組方式為隨機法,研究對象分2組。對患者常規資料做出統計,結果顯示分析組、對比組男女分別為17:13和16:14。而年齡區間值均為41-84歲之間,統計處理均值結果,分析組、對比組分別為(70.2±2.6)歲、(70.4±2.8)歲。正式研究開展需對2組前述資料做出對比統計,若差異對比P>0.05,對照分組研究成立。
1.2方法
對比組應用常規治療護理,口服氨氯地平,每次5mg,每天一次,;對患者各項體征如心率、血壓等密切監測,指導其加強鍛煉,清淡飲食,增強體質,注意勞逸結合,以有效提升治療效果。在此方案上分析組應用中醫穴位護理技術,具體為:(1)穴位按摩:主穴選擇曲池穴、太溪穴、太沖穴等,配穴選擇足三里穴和內關穴,有節奏的以拇指按壓穴位,直至產生酸脹感為宜,每天兩次,每次三分鐘。(2)穴位貼敷:采取細辛3g、白芥子10g、菊花15g、枸杞子15g等,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并加入食醋進行調和,獲得中藥糊劑后,在三陰交穴和涌泉穴等部位進行貼敷,每天一次,持續4天。
1.3評價指標
對比組間療效(評估要求[3]:患者血壓降至正常,且下降幅度≥10mgHg為顯效;患者血壓降至基本正常,下降幅度<10mmHg為有效;前述要求患者均未達到為無效。)及滿意率(采取自擬調查問卷(100分)作為工具,結果分為3項指標,涉及不滿意、尚可、滿意等。)等數據。
1.4分析數據
結合評價指標和相關數據做出統計,分別經例(n)、百分率(%)和( )來表示計數、計量等結果資料,將結果數據輸入到SPSS18.0中,完成T值和X?檢驗,當P值<0.05時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比較組間療效指標
與對比組數據結果相比,分析組總有效率的結果數據更優(P<0.05)。如表1示。
2.2比較組間總滿意率指標
與對比組數據結果相比,分析組總滿意率的結果數據更優(P<0.05)。如表2示。
3.討論
在臨床上,3級HTN發生后,一般患者病情相對較輕,臨床治療的主要方式為西醫用藥治療,常用藥物則為氨氯地平,該藥物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壓。作為一種鈣離子拮抗劑,氨氯地平可對動脈壁平滑肌進行有效松弛,可促使機體總外周阻力顯著下降,從而發揮較為理想的降壓作用[4]。但隨著用藥的增加,臨床多數研究表明患者療效始終不理想。對于此類患者,中醫常用護理手段則為穴位護理,通過將穴位貼敷和按摩等應用于治療該疾病,主要選擇涌泉穴、三陰交穴、內關穴等進行貼敷按壓,則可發揮調節內分泌和植物神經、調和氣血、舒筋通絡等作用。貼敷時采用的中藥包括細辛、白芥子、菊花、枸杞子等外敷,這些藥物可對各穴位直接產生作用,可發揮滋肝補腎、養陰之陽等作用,以從根本上對患者血壓加以有效控制[5]。本文結果中,與對比組數據結果相比,分析組總有效率的結果數據更優(P<0.05)。與對比組數據結果相比,分析組總滿意率的結果數據更優(P<0.05)。可見,在護理3級HTN患者中應用中醫穴位護理技術發揮著極大優勢和作用。
綜上,在護理3級HTN患者中應用中醫穴位護理技術的效果顯著,即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壓,且可緩解其病情,患者普遍較為滿意,可做進一步借鑒推廣。
參考文獻:
[1] 貴琳. 中醫穴位護理技術在3級高血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 中國醫藥指南,2018,16(16):227.
[2] 申慧,胡海燕. 中醫穴位護理技術在1級高血壓患者中的應用[J]. 醫藥前沿,2018,8(11):343.
[3] 張英麗. 中醫護理技術穴位按摩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的影響[J]. 中國保健營養,2019,29(4):196-197.
[4] 王玉,潘婉,陳海云. 中醫穴位護理技術在1級高血壓患者護理中的聯合應用[J]. 內蒙古中醫藥,2016,35(8):172-173.
[5] 劉彬,廖若夷,章瓊,等. 基于"經絡辨證"的中醫護理技術對原發性高血壓病的干預效果觀察[J]. 湖南中醫雜志,2021,37(3):9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