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燕 馬晶晶



摘要:目的:淺析敘事護理在婦科惡性腫瘤患者心理護理中的應用。方法:擇我院收治的婦科惡性腫瘤患者60例,隨機分為甲(常規心理護理)、乙組(疊加敘事護理)。結果:兩組患者護理前SAS、SDS評分、生活質量評分差異甚微(P>0.05),護理后乙組患者評分較低(P<0.05)。結論:在婦科惡性腫瘤患者心理護理中,采用敘事護理干預效果顯著,值得研究。
關鍵詞:敘事護理;婦科;惡性腫瘤;心理護理
心理護理是指患者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護理人員以人道主義的精神對患者進行心理關懷,涵蓋人格、尊嚴、生命、權利等內容[1]。婦科惡性腫瘤主要以手術治療為主,化療為輔,但患者由于各種心理問題導致治療效果呈現個體化差異[2]。隨著醫學人文的不斷倡導,敘事護理是護理人員通過“吸收、解釋、回應患者的故事和困境”,為其提供充滿尊重、共情的醫療照護[2-3]。本研究重在分析對于婦科惡性腫瘤患者而言,采用敘事護理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擇2020年1月-12月期間我院進行化療的婦科惡性腫瘤患者,n=60例,隨機分為甲、乙組。甲組:年齡35~55歲,中位值(45.00±1.02)歲;乙組:年齡35~55歲,中位值(45.50±1.00)歲;60例患者基線資料基本一致(P>0.05),可比較。詳情見表1。
1.2 方法
甲組:常規心理護理。患者入院后為其講述疾病發病機制、化療方式,告知患者化療應注意事項,為患者提供舒適的病房環境,觀察患者心理變化,鼓勵患者自述心理狀況,給予針對性護理。
乙組:以甲組護理為基礎,采用敘事護理。每周至少兩次敘事護理,每次溝通時長維持在15-25min,內容如下:
(1)聆聽患者的故事,建立護患信任橋梁(通過訪談收集敘事資料):采用五不一無知原則的啟發式談話的形式對患者進行引導,知曉患者家庭背景、文化程度等,在患者進行敘事時可播放符合患者喜好的音樂,營造溝通敘事的氛圍,注意聲音調節;鼓勵患者進行自主敘事,給予患者尊重、支持,讓患者盡情訴說,護理人員通過談話內容對患者內心狀況進行評估,誘導患者之前相似的不適經歷,在相同經歷下是如何緩解不適的,做好談話記錄。
(2)明確患者心理狀況,外化心理問題(對敘事內容進行分析):依據每次敘事記錄進行材料分析,依據分析結果行動藍圖制定,分離出積極因素、消極因素,采用積極事件的支線改變當前消極主線,幫助患者進行自我調整,為新事提供心理空間,針對患者疾病不適采用個體化護理,在談話過程中,若患者出現錯誤的疾病認知觀,則給予糾正,引導患者建立正確疾病認知觀,熟知自身護理要點。通過與患者家屬進行交流溝通,知曉患者工作、生活狀態,明確患者負性情緒的誘發因素,給予針對性干預。
(3)改變患者認知,鼓勵患者自述(實施敘事資料干預):護理人員在談話過程中應耐心細致注意談話細節,鼓勵患者進行傾訴,促使患者可以完整地描述一個事件的起因、經過以及后果。同時依據干預目標選擇適宜的電影、文學作品等,也可依據干預目標進行紀錄片微劇本編寫,護理人員對劇本進行推敲、演練,定稿后護理人員進行角色扮演,以微視頻形式展現給患者,建立微信平臺,定時推送相關視頻,以短信通知的形式提醒患者觀看。
(4)給予親情干預:在此護理過程中可邀請一名患者家屬共同參與化療、護理過程,給予溫暖、支持。
(5)經驗交流、改善不足(反饋處理干預):通過敘事記錄進行小組討論,知曉患者當前心理狀態,將其列為當前護理管理要點,進行談話重要信息摘抄,每周定期召開交流會,提出自己的護理經驗與體會,對護理不足進行糾正以及改進。
1.3 觀察指標
(1)評估兩組患者心理狀態[4]。采用SAS、SDS量表對患者護理前后焦慮、抑郁程度進行評分,SAS臨界值50分,分值越高,患者焦慮程度越嚴重,此量表信度系數0.824;SDS總分80分,<50分無抑郁,50-59輕度、60-69中度、>70分為重度,此量表信度系數0.875。
(2)采用SF-36生活質量量表對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質量進行評分,總分為100分,分值越高,患者生活質量越優[5]。此量表信度系數0.855。主要評估條目包含患者情感職能、生理、心理以及社會功能,通過此量表對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質量改善情況進行比較,分析了解護理的有效性。
1.4 統計學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數據,計量資料( ±s)、計數資料行t檢驗、X2檢驗對比。P<0.05為差異顯著。
2 結果
2.1 心理狀態評估
兩組患者護理前焦慮、抑郁評分差異甚微(P>0.05),護理后乙組患者評分較低(P<0.05)。見表2。
2.2生活質量評分
護理前兩組生活質量評分差異基本一致(P>0.05),護理后乙組評分較高(P<0.05)。見表3。
3 討論
隨著護理需求的提高,臨床更加注重對患者生理、心理、社會、精神方面的滿足。婦科惡性腫瘤疾病患者會因疾病不適、經理費用、后期康復等因素產生不適心理,為緩解患者負性情緒,護理干預尤為重要[6-7]。常規心理護理的實施未能規避個體化差異,本研究得出:兩組患者護理前焦慮、抑郁評分、生活質量評分差異甚微(P>0.05),護理后乙組患者評分較低(P<0.05)。敘事護理是通過訪談的形式為患者講述疾病故事,對故事進行總結,幫助患者重新構建生活以及疾病故事,發現護理要點,明確護理目標,為患者提供針對性護理[8]。敘事護理的對象不僅僅局限于疾病護理、同時是依據患者自述的形式明確患者情緒所在,追其根源給予積極、消極因素的分解,給予護理措施分解負性情緒,是規避個體化差異的有效途徑[9]。
敘事護理是指護理人員通過對患者的故事進行聆聽、吸收,幫助患者實現生活、疾病故事意義重構,并發現護理要點,對患者試試護理干預的護理實踐[10]。敘事護理的試試可有效促進患者充分表達自己感情,對內心的痛苦以及訴求進行訴說,建立心理防御,有助于其醫療救治和疾病康復。本研究通過護理前充分準備,充分掌握患者病情,對可能出現的心理問題進行預測,可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為患者制定敘事護理計劃,將問題外化,引導患者敘事,讓患者盡情訴說給予陪伴,支持,并給予患者充分尊重,幫助患者外化心理問題。通過誘導患者回憶以往相似經歷,找尋能夠幫助患者解決問題的體驗,依據患者敘事記錄,繪制行動藍圖,可幫助患者重整自我。本次研究中實踐發現,通過外化、解耦股以及治療等敘事護理方法,護士能夠幫助患者改變對婦科惡性腫瘤患者的認知,修復心理創傷,緩解負性情緒,促進創傷后成長,恢復生活質量。
綜上:在婦科惡性腫瘤患者心理護理中,采用敘事護理可有效緩解患者負性情緒,提高生活質量,建議推廣。
參考文獻:
[1]黃鑫.心理護理在乳腺癌手術患者護理工作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8,12(2):143-144.
[2]江琴.敘事護理在癌癥疼痛患者中的應用與研究[J].中外醫療,2020,39(29):161-163.
[3]黃輝,劉義蘭.敘事護理臨床應用的研究進展[J]. 中華護理雜志, 2016, 51(02):70-74.
[4]郝志文.協同護理對婦科腫瘤患者術后心理狀況的影響[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9, 6(18):117,119.
[5]李靜, 蔣曉瑜, 花云. 正念減壓療法在婦科惡性腫瘤患者中的應用[J]. 齊魯護理雜志, 2019, 25(14):4.
[6]念莉萍.護理干預對婦科腫瘤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J].中外醫療,2021,40(19):111-113.
[7]李書麟,谷瑩佳,魏艷婷.敘事護理對乳腺癌患者疾病適應結局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17,23(31):3994-3998.
[8]石曉紅. Investigation of psychological status and nursing strategy of patients with gynecological malignant tumor[J]. 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6, 015(002):100-101.
[9]于翠香,王建英, 周松,等.臨床護士敘事護理的知信行現狀及其影響因素[J].護理學雜志,2019, 34(23): 50-53.
[10] Fitzpatrick J J , ?Rivera R R , ?Walsh L , et al. Narrative Nursing: Inspiring a Shared Vision Among Clinical Nurses[J]. Nurse Leader, 2019, 17(2):13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