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淑芳

摘要:目的 分析和研究循證護理運用于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的臨床效果和價值。方法 本次研究從我市某醫院選取了70例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時間跨度為2年,從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將其按照隨機的方式分為常規組和實驗組,每組患者額35例。常規組采取臨床基本護理,實驗組在其基礎上配合循證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改善情況,對比治療效果,對于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度情況。結果 經過護理之后,明顯實驗組患者各項指標優于常規組,治療效果較為理想,且實驗組患者對于疾病知識掌握較多,治療依從性較高,兩組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將循證護理運用于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的護理中,有助于為治療和護理尋找科學的依據,有助于完善護理工作流程,提高治療效果,提升患者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循證護理;不穩定型心絞痛;臨床護理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從我市某醫院選取了70例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時間跨度為2年,從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將其按照隨機的方式分為常規組和實驗組,每組患者額35例。常規組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9例,年齡47-76歲,平均年齡(62.47±2.58)歲,病程1-4年,平均(1.68±0.42)年;實驗組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8例,年齡49-75歲,平均年齡(63.05±3.12)歲,病程9個月-4年,平均(1.83±0.51)歲。兩組患者均經科學診斷確診為不穩定型心絞痛,在一般資料上無明顯差異,可以比較(P>0.05)。
1.2方法
1.2.1循證護理:在心絞痛患者護理之前,開展必要的循證過程,查找疾病相關的資料及相關護理的文獻等,在書上、網站上查找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護理相關的資料,為開展科學的護理提供足夠的依據,同時查詢過往患者病歷資料,觀察各種護理措施獲得的成果,確定護理方案和計劃。
1.2.2密切觀察病情:護理人員在患者入院后觀察患者病情變化,記錄疼痛部位和疼痛程度,監測患者心率、血壓、脈搏等數值,觀察其護呼吸情況及口唇發紺的程度,觀察其是否出現大汗、惡心、眩暈、嘔吐等,及時告知主治醫生處理。
1.2.3環境干預:要保證病室溫度濕度適合,定時通風,保證空氣質量,定期進行消毒,避免出現院內感染。對家屬探視進行管理,保證病室安靜,保證患者睡眠質量,避免影響患者休息。告知患者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
1.2.3飲食干預:護理人員要告知患者改變原來的不良飲食習慣,為患者制定菜譜,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戒煙戒酒,患者不能暴飲暴食,避免食用冷、辣、油炸的食物,要多吃蔬菜和水果,便秘患者要多飲水,多吃纖維多的食物。
1.2.4心理護理:不穩定心絞痛患者病程較長,患者發作時有一種瀕死感,因此,擔心這類疾病無法治愈,患者容易產生悲觀絕望的情緒,護理人員要耐心與患者溝通,告知治療成功的案例,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使其積極配合治療。
1.2.5運動康復護理:護理人員要告知心絞痛患者疾病發作時要停止活動,要臥床靜養,要結合患者康復情況制定運動計劃,鼓勵患者進行適當體育鍛煉,但要注意控制強度,不要從事劇烈運動,鍛煉要循序漸進。
1.3觀察指標
經過科學護理之后,對比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改善情況;對比臨床療效,分為三個等級,顯效:心絞痛發作次數減少80%,心電圖檢測正常,有效:心絞痛發作次數減少50%-80%,心電圖改善,無效:患者癥狀無變化,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對患者及家屬滿意度進行評估,對比其滿意度。
1.4統計學方法
本次實驗獲得的數據采用SPSS22.0軟件進行分析和統計,計量資料使用(平均數±差值)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行X2檢驗,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結果
2.1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改善情況
對比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改善情況,明顯實驗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常規組,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價值(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治療效果
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實驗組患者顯效和有效居多,僅有1例無效, ?常規組患者中顯效與有效少于實驗組,有3例無效,兩組差異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價值(P<0.05)。
3討論
不穩定型心絞痛是心血管疾病的一種,患者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肌組織發生缺血,患者出現胸悶、胸痛等癥狀,不穩定型心絞痛介于穩定型心絞痛與急性心肌梗死之間,不穩定型心絞痛致殘率和致死率較高,是威脅人類健康的第一殺手。不穩定型心絞痛多發于老年人群,由于生活習慣不健康,多集中于50-70歲發。不穩定型心絞痛發作時影響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要盡早發現及時治療,結合患者實際病情開展必要的護理。
循證護理是為開展護理工作尋找相應的依據,通過查找資料,確定不穩定型心絞痛疾病的發病機制,了解心絞痛患者的具體治療方案和護理措施,為患者護理提供科學的指導。護理人員要重視患者的需求,對心絞痛患者開展生命體征監測、心理護理、飲食干預、環境干預、康復鍛煉指導等等,切實提高患者的護理效果。本次實驗組效果明顯優于常規組。
總之,針對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實施循證護理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提高患者治療護理效果,降低其并發癥概率,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劉歡峰,焦珊珊.不穩定型心絞痛護理中優質護理應用效果觀察[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9,6(25):69-73.
[2]王軍萍,陳瑞荔.80例冠心病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的臨床護理體會框架思路構建[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20,8(33):131.
[3]秦鳳霞.給予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優質護理干預的效果評估[J].中國醫藥指南,2020,18(32):159-160.
[4]芮月花,陳璐,徐愛娟.優質護理干預對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臨床效果和不良反應的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7(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