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繼蓉
氣胸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臨床疾病,主要是胸膜腔中有氣體進入,形成積氣的狀態。該病的發生一般是由于肺部疾病因素,或是肺組織、臟層胸膜受到外力影響破裂,導致肺部及支氣管內的空氣進入胸膜腔。根據不同的類型,如果是診斷治療需要,向胸膜腔人為注入空氣,屬于人工氣胸、如果由于疾病因素,造成肺組織自行破裂,屬于自發性氣胸。如果由于肺部、胸壁創傷發生,屬于創傷性氣胸。對于氣胸的患者,需要注意加強臨床護理,使患者癥狀得到控制和糾正,保證患者安全。
氣胸的發生原因有哪些
氣胸的發生原因有很多方面,例如鈍器傷、用力解大便、舉重運動、上臂高舉、提重物、咳嗽、劇烈運動等,都是常見的誘發因素。在用力解大便或劇烈咳嗽的情況下,會增加肺泡內壓力,如果存在肺組織缺損或病損,就可能發生破裂而引發氣胸。另外,如果使用人工呼吸器送氣壓力過大,也可能引起氣胸。根據不同的氣胸類型,也有不同的發病原因。例如,原發性氣胸最主要的誘發因素就是吸煙,而吸煙量和氣胸發生率有直接關系。繼發性氣胸主要是在其它疾病的基礎上,造成胸膜損傷或肺大皰形成所致,一般常見于囊性肺纖維化、彌漫性肺間質纖維化、慢性肺結核、矽肺等。還有一些特殊性氣胸,如月經性氣胸、妊娠氣胸、老年自發性氣胸、創傷性氣胸等也都比較常見。
氣胸都有什么癥狀表現
氣胸的癥狀表現也有很多方面,主要根據肺部原發疾病情況、肺壓縮程度、起病快慢等決定了癥狀的輕重。突發性胸痛是氣胸最典型的癥狀之一,隨后會出現呼吸困難、胸悶等,也可出現刺激性咳嗽。胸痛性質為刀割樣、針刺樣,時間不長,而氣體刺激胸膜,則會引起刺激性干咳。張力性氣胸的患者,可出現出汗、發紺、窒息感、氣促、煩躁不安、恐懼、高度緊張等表現,同時皮膚濕冷、血壓下降,表現為休克狀態。雙側性氣胸主要表現是呼吸困難、咳嗽、胸痛等。部分氣胸如合并縱膈氣腫,呼吸困難的情況會有所加重,同時存在發紺的情況。如果存在胸黏膜粘連或胸膜血管撕裂,還會發生血氣胸,出血量較多的時候會表現為冷汗、面色蒼白、血壓下降。
氣胸的護理措施有哪些
(一)一般護理
在氣胸患者的一般護理中,要注意保持臥位休息,特別是急性自發性氣胸的患者,需要保證絕對臥床,同時注意不要發生增加胸腔內壓的動作,如咳嗽、屏氣、用力等。對患者采取吸氧護理,根據患者缺氧嚴重程度,對吸氧流量、吸氧方式加以確定,使患者的血氧飽和度達到90%以上。要對患者的病情嚴密觀察,著重觀察患者的治療后反應、缺氧情況、呼吸困難、呼吸頻率等問題,同時定期檢查患側呼吸音的變化情況。注意對患者開展心理護理,患者由于呼吸困難、疼痛等因素,容易出現恐懼、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這種負面的心理應激反應,將會造成耗氧量加重,呼吸淺快,從而導致缺氧及呼吸困難的情況加重。對此,要向患者耐心解釋相關知識,讓患者形成正確的認知。多陪伴和鼓勵患者,幫助患者調節心理情緒,改善身心狀態,從而緩解癥狀。
(二)專科護理
專科護理對于氣胸患者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對于需要排氣手術治療的患者,在手術前要向患者講解手術的方法、目的、過程、意義、注意事項等,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確保引流的有效性,加強引流裝置及傷口護理。嚴格遵循無菌操作原則,在引流瓶上排氣管外端,使用1-2層紗布妥善包好,以免空氣中的臟污、塵埃等進入引流瓶造成感染。術后指導患者進行肺功能恢復性訓練,每2小時進行次吹氣球、咳嗽、深呼吸等練習,促進受壓萎縮的肺部盡快恢復擴張,從而加快胸腔內的氣體排出,促進肺復張。但是注意不要持續劇烈咳嗽,否則可能加重癥狀。在胸腔引流管護理中,注意保持引流通暢,術后采取半臥位促進引流效果,避免肺瘀血增加。對引流管妥善固定,避免管路滑脫。還要保持良好的密閉性,叮囑患者不要扭曲和擠壓導管。在床上活動時,注意保護導管,避免脫管、移位、牽拉。在負壓吸引中,不要隨便調節負壓,否則可能導致療效下降或并發癥增加。隨時觀察手術傷口敷料情況,觀察引流管水柱波動情況、皮下是否有氣腫,引流液的顏色、性狀、量、氣泡溢出情況等,并進行記錄。如果引流管有大量氣體不斷排出,可能是胸壁切口沒有嚴格封閉,或是引流破損漏氣所致,需要及時采取措施處理。如果需要更換水封瓶液或搬運患者,要先將引流管上端用止血鉗夾閉,以免引起逆流感染。密切觀察拔管指征,在引流管沒有氣體溢出后1-2天,將引流管夾閉1天。如果患者未出現呼吸困難或氣急的表現,采取X線胸片或透視檢查,顯示肺部完全復張,則可以將引流管拔除。此外,注意保持病房環境舒適、安靜、清潔,嚴密監測呼吸、心率、血壓等指標,觀察引流液性質,觀察胸腔閉式引流是否暢通等。
氣胸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疾病,對患者的身體健康有較大的影響。氣胸患者對于護理有較高的要求,在臨床護理中,需要注意做好一般護理和專科護理,保證患者安全,促進患者癥狀緩解,減少并發癥的發生,使患者能快速康復。AF2D856E-8F0A-401B-9F4A-53406B05FF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