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杰 劉永亮 盧鵬飛 張坤坤
【摘要】目的:對比分析開放式前入路腹膜前疝修補術與李金斯坦疝修補術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我院于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間所行100例無張力疝修補術,對其隨機采用開放式前入路腹膜前疝修補術與李金斯坦疝修補術,分析對比兩組的療效。結果:兩組患者的平均手術時間、神經損傷、術后出血以及術后疼痛、血清腫形成之間進行對比沒有明顯的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術后異物感、術后復發之間進行對比,前入路腹膜前疝修補術明顯優于李金斯坦疝修補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根據研究結果表明,開放式前入路腹膜前疝修補術比李金斯坦疝修補術的臨床療效好。
【關鍵詞】李金斯坦疝修補術;開放式前入路腹膜前疝修補術;臨床療效
腹股溝疝是疝氣中的一類,腹股溝疝早期癥狀不明顯,如果長期不治療,會引起諸多的癥狀。因此,患有腹股溝疝者不能大意,需要盡早就診治療,切勿耽擱最佳治療時間。腹股溝疝首先影響患者的消化系統,從而出現下腹部墜脹、腹脹氣、腹痛、便秘、營養吸收功能差、易疲勞和體質下降等癥狀。選取我院于2019年2月至2020年6月期間外科所行100例無張力疝修補術,對其隨機采用開放式前入路腹膜前疝修補術與李金斯坦疝修補術,分析對比兩組的療效,其研究結果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所行100例無張力疝修補術中,男性患者為84例,女性患者為16例,平均年齡為41.2歲。前入路腹膜前疝修補術式58例,男性為50例,女性為8例,平均年齡51.3歲,疝病種類:直疝、斜疝;李金斯坦疝修補術式42例,男性為35例,女性為7例,平均年齡為47.6歲,疝病種類:直疝、斜疝。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疝類型對比沒有明顯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李金斯坦疝修補術(Lichtenstein)手術方法:采用標準的Lichtenstein疝修補術式。既在腹橫筋膜和腹外斜肌腱膜之間安置補片,加固腹股溝管后壁,補片延伸至腹股溝三角之外3-4cm。對于男性患者,將其精索置于原位。對于女性患者,根據生育需求,保留或離斷子宮圓韌帶。
前入路腹膜前疝修補術。一、取下腹部斜切口,自腹股溝韌帶中點上2cm處,與腹股溝韌帶平行,上端超過內環2cm左右,下端至恥骨結節,長6-7cm,按層切開皮膚,皮下組織、淺筋膜和深筋膜,顯露腹外斜肌腱膜和外環口。二、沿腹外斜肌腱膜纖維走行的方向切開腹外斜肌腱,保護髂腹下神經和髂腹股溝神經,于腹外斜肌腱膜下面鈍性分離,上片至顯露出聯合腱,下片至腹股溝韌帶。三、斜疝位于精索/子宮圓韌帶的前方,直疝位于精索/子宮圓韌帶的后方,縱行切開提睪肌和精索內筋膜,于精索的前內側可見疝囊,于疝頸肩部見腹膜外脂肪。四,游離精索/子宮圓韌帶,在內環處拉緊精索/子宮圓韌帶,緊貼疝囊做完整分離,完全游離疝囊,然后將其內翻回納,過大的疝囊可于中部截斷;對于子宮圓韌帶,根據患者要求給予保留或切斷。五、切開腹橫筋膜,手指進入腹膜前間隙,了解腹膜前間隙是否充實,鈍性分離腹膜前間隙至合適范圍。六,放置補片,注意補片鋪設平整,并完全覆蓋肌恥骨肌孔,經內環處懸吊于聯合腱,避免補片移位。七,對于較大的疝環(直徑>2CM),給予適當縫合之。八、逐層縫合關閉切口,重建外環,縫合皮下組織至皮膚。
1.3材料
兩組患者均采用我院引進的VYPRO-II補片,補片大小為15cm*15cm,根據情況進行剪裁。
1.4女性子宮圓韌帶的處理
不強調子宮圓韌帶的腹壁化。子宮圓韌帶腹壁化容易,補片置于腹膜與韌帶之間;子宮圓韌帶強行腹壁化,補片置于韌帶與腹膜之間;子宮圓韌帶不腹壁化,補片置于韌帶與盆壁之間。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t檢驗,用(x±s)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2.1結果觀察
根據對比結果可以看出:兩組患者的平均手術時間、神經損傷、術后出血以及術后切口疼痛、血清腫形成之間進行對比沒有明顯的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術后異物感、術后復發之間進行對比,前入路腹膜前疝修補術明顯優于李金斯坦疝修補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三、結論
造成疝氣的原因有腹壁強度降低和腹內壓力增高兩個主要因素。老年人常患有慢性支氣管炎、前列腺肥大、習慣性便秘等疾病;長期的慢性咳嗽、排尿困難、排便費力,致使腹腔內壓力增高。另外,老年人腹壁肌肉、肌腱退變,強度減低,加上肥胖或長期患病臥床等因素,極易導致腹壁肌肉萎縮而患疝氣。
根據研究結果表明:兩組患者的平均手術時間、神經損傷、術后出血以及術后切口疼痛、血清腫形成之間進行對比,沒有明顯的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術后異物感、術后復發之間進行對比,前入路腹膜前疝修補術明顯優于李金斯坦疝修補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開放式前入路腹膜前疝修補術比李金斯坦疝修補術臨床療效要好,術后不易出血復發的現象。
參考文獻:
[1]孫德峰,張曉農,張錦凌,李明君.對比開腹李金斯坦無張力修補和腹腔鏡下疝修補術治療老年腹外疝的臨床效果[J].當代醫學,2020,26(02):35-37.
[2]甘美,徐小云.開放式后入路腹膜前腹股溝疝修補術患者的護理經驗總結[J].中國當代醫藥,2017,24(12):164-166.
[3]馮偉兆,程碧華.開放腹膜前無張力疝修補術與前入路治療腹股溝復發疝的對比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2,7(18):17-19.52CD1133-644B-4513-B0ED-64FF351DDC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