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健
【摘要】目的:對普外科傷口感染的原因及臨床治療進行研究,分析普外科創口產生傳染的首要原因,并選用對應的方式進行治療。方法:對醫院普外科接診200例普外手術病人的臨床醫學材料進行回顧,分析傷口感染原因,選用合理措施后開展評定。結果:200例患者中傷口感染為30例,患病率達15%;感染與年齡,侵入操作,有糖尿病患者并發癥均與感染密切相關。結果:通過對普外科病人院內感染的各種因素分析,患者傷口感染發病率較高,特別是要對傷口炎癥做及時處理,嚴格遵守無菌操作,盡可能減少各種侵入性的操作,合理降低病人患病率,控制相關風險源。結論:普外科傷口感染分析原因,并進行有效治療,可幫助患者傷口愈合,早日恢復。
【關鍵詞】普外科;傷口感染;原因;臨床治療
臨床醫學上產生傷口感染具備發病急,病情惡化等特性,尤其是老人并發率較高,很有可能因老人心臟功能衰落,抵抗力低,發病后更加容易降低自身免疫功能,且存在較多并發癥,是醫院中的多發群體。大部分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需執行侵入性操作,因而,患者住院治療過程容易發生院內感染,不但影響患者的治療,也影響患者預后,提高住院治療時間,還可加劇患者的經濟負擔,過多消耗醫療資源。
感染在普外科中發病率較高,致病率較高,患者發病原因相對復雜,如病人年齡,病況,病歷,手術操作,不安全用藥等,不但影響病人的恢復率,給個人及親人產生許多麻煩;且病人易造成抑郁,已至醫患矛盾產生。經分析防止致醫院傷口感染的風險可提患者的愈后恢復,節約醫療資源,在臨床上存在一定的必要性。
1 材料與方式
1.1一般材料
選擇醫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份入醫院開展治療的200例手術病人,作為此次研究對象,男100例,女100例,患者年齡42~82歲,年齡平均值(62.5±6.5)歲。院內感染的診斷標準為衛生部《醫院感染診斷標準》,全部患者均經院倫理委員會審核并在同意書上簽名。
1.2一般方法
醫院200例普外科手術治療患者進到醫院治療,回顧臨床數據材料。選擇產生傷口感染的患者,剖析主要感染位置,對細菌感染的位置開展統一匯總,剖析對比各個原因的占比,梳理院內感染的因素,比如年齡,性別,病癥類型,侵入性操作,肌張力,保護性運用抗菌素,機械性通氣,糖尿病患者等。
1.3統計學方法
數據統計選用SPSS22.0分析進行對比。選用t檢驗時當計量資料以“x±s”表明;計量資料以率“%”表明,選用x2檢測。當P<0.05表明差別具備顯著性差異。
2 結果
2.1傷口感染因素
對病人在年齡,性別,住院治療時間,病癥類型,抗菌藥物應用狀況,是不是存在侵入性操作,有沒有糖尿病等內容開展統計分析。數據顯示年齡超過60歲患者產生創口患病率最大;有侵入性操作的患者較無侵入性操病高;有糖尿病患者較無糖尿病患者者高;二者間存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2.2治療方法
在術中控制術室通氣頻率,減少工作人員的進出頻率,減少病菌密度;若溫度過低使身體免疫力降,控制手術室溫度防止患者手術后創口感染。手術后確保創口部位清潔,緊密觀察手術治療創口恢復,產生感染時要妥善處理。有效提升抗菌素的利用率,在普外科開展手術前,控制好抗菌素需求量。通過不同病況及手術治療類型給予其適度的抗菌素治療,嚴控使用量。
有關科學研究表明:手術前30分鐘應用抗菌素可合理控制病菌生長。在術中病人腹部內臟器官裂開引起感染比較重,因而應用抗菌素時保證手術治療位置。一旦傷口感染及時進行引流。在手術后醫師或護士對診室環境及器材進行完全消毒,除菌等,并清理擦洗,嚴苛把控普外科醫療器械的標準,次之需提升對院中消毒殺菌的培訓,提升護理人員,醫生的無菌操作觀念,從根本上提升醫院無菌檢測水平,傷口換藥后感染物扔進垃圾箱妥善處理。
3 討論
現階段我國社會發展迅速,醫療水平提高,比較嚴重的社會老齡化問題日益增加,隨著基礎病,侵入性操作,服藥不科學等因素致患病率增。手術感染問題一直是有創手術治療遭遇的問題,是現在的醫院研究重點。創口產生感染不但對手術治療痊愈速率造成影響,減緩痊愈時間,很可能造成手術治療創口裂開,引起白血病,加重全身炎癥現象,甚至因感染致病人死亡。感染后增加病人的住院治療時間,致治療不成功,實際效果不明顯,醫療費提升,經濟壓力加劇。因而,手術感染控制關聯到病人手術治療效率及患病率。通過高效的措施控制普外病人手術治療術后感染,確保病人成功康復。
總的來說,病人外科傷口感染發病率主要的因素包含年齡,侵入性操作,抗菌素應用等,因而,醫務人員對于原因進行預防和控制,能有效減少患病率。
參考文獻
[1]辛穎.綜合護理應用在手術室外科傷口感染預防中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8,(17).147-149.
[2]趙紅梅.綜合護理應用在手術室外科傷口感染預防中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農村衛生,2018,(6).15-16.
[3]蔣才塔吉.綜合護理應用在手術室外科傷口感染預防中的臨床效果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69).13561-13562.
[4]張余芳,裘紅霞.護理干預在預防手術室外科傷口感染中的臨床應用研究[J].人人健康,2020,(12).216.
[5]常承婷,寧寧.全髖關節置換術外科傷口感染的危險因素研究進展[J].華西醫學,2019,(9).1059-1062.
[6]張曉寧.探究普外科傷口感染的原因及臨床治療方法[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8,5(27):99-100.
[7]黃巍.探究普外科傷口感染的原因及臨床治療方法[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9,19(90):87-88
[8]王棟.普外科手術后發生傷口感染的臨床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59).167.4D0A12F0-B024-4D33-BECF-69D19EDF0C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