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松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現狀,探討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創新模式,為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借鑒。方法:分析現代中醫健康管理的重要作用,總結目前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現狀,并在此基礎上探討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創新模式。結果:現代中醫健康管理的重要作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在疫病健康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慢性病健康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結論:為了更好發揮中醫藥在老年人健康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在健康管理模式創新中應提高老年人對中醫藥健康管理的認知水平,還應建立規范的中醫藥健康管理標準。
【關鍵詞】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創新模式
引言:
我國人口基數大,老年人群數量眾多,且老齡化速度不斷加快,面對人口老齡化問題,養老、醫療是需要解決的首要難題。隨著我國老齡化進程加快,老年人數量不斷增多,社會對于老年人健康管理的重視程度不斷增加。中醫藥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藥治未病思想與我國老年人健康管理理念是一致的。健康管理可幫助老年患者穩定各類慢性疾病,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依靠健康管理減少急性發病率以及重復入院率,對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保證患者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質量與延長生存質量均有重要意義。中醫藥在老年常見病治療方面有著重要優勢,國家也出臺了《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這些都為中醫藥在老年患者健康管理方面的應用創造了有利條件,但老年人群在中醫藥需求、使用等方面仍然存在較多問題。因此積極創新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模式,對于保障老年人身體健康,構建和諧社會具有積極的意義。
1老年人中醫藥服務情況
結合對老年患者中醫藥服務情況的調查結果可知,老年人對中醫藥服務需求存在多元化特點,這與不同患者基礎疾病類型、對相關中醫藥服務的了解有關,其中中藥湯劑需求率達到77%,可能是因為中藥湯劑的日常使用普遍,老年患者對其應用效果肯定,而對于其他相關中醫藥服務缺乏認識,影響到需求。中醫藥服務使用率為96.4%,中醫藥服務滿意率為92.00%,中醫藥健康知識知曉率為37.2%,表明中醫藥服務的使用率與服務滿意率尚可,但老年患者對中醫藥知識認識不足,影響到老年患者對相關中醫藥服務需求與滿意率。總體體現出當前老年患者健康管理中存在中醫藥服務不足,且老年患者對中醫藥知識認識不足問題,同國內研究現狀基本一致。創新健康管理模式以前期調查為依據,通過構建新型中醫藥健康管理組織與機構,保證中醫藥服務有組織保障,有專業的人員與服務機構為老年患者健康管理提供依據;拓寬服務項目可更好地滿足不同老年患者日常需求,拓寬服務項目同時還對提高服務質量具有積極影響。多元化健康宣教可從不同途徑幫助老年患者提高對中醫藥認識,保證中醫藥服務項目的順利實施。建立中醫藥服務反饋機制,能夠始終以老年患者的服務需求以及服務意見為依據,便于不斷加強管理,確保中醫藥服務項目最大程度滿足更多老年人群實際需求。
2現代中醫健康管理的重要作用
2.1在疫病健康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疫病容易造成較大的社會危害,但是這種現象在我國歷史上卻鮮有發生,其中中醫藥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疾病防控過程中中西醫結合方式起到了明顯的效果,同時中醫診治在費用上比西醫治療降低很多,因此中醫治療在疾病防控中的效果得到了世界衛生組織的肯定。
2.2在慢性病健康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慢性病雖然病情進展緩慢,但是發病率高,治療難度大,危害嚴重,嚴重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如老年人群中高血壓患者發病率達到50%,高血脂發病率超過33%,糖尿病發病率超過10%,這些慢性疾病所引發的嚴重并發癥是導致老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但是對于高血壓以及糖尿病等這些慢性疾病,目前西醫尚無徹底有效的治療方式,主要通過服用藥物進行治療,在治療過程中容易出現耐藥現象并且容易發生多種并發癥,影響疾病治療效果。對這些疾病采用中醫藥進行治療,基于中醫辨證療法,將人作為一個整體進行氣血和情志調節,有助于改善患者治療效果,提升生活質量。
3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現狀與不足
3.1現狀
3.1.1情志調攝
情志調攝主要是指采用中醫方式對老年人的情緒進行調節,進而改善治療效果。受到病情的影響,多數老年患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負面情緒,因此幫助患者緩解釋放不良情緒是現代心理治療中的核心內容。基于中醫理論,情緒過激會影響人體氣機,導致人體功能性失調,情況嚴重的會導致疾病的發生。現代醫學研究表明,人如果長期在精神過度緊張的狀態下容易導致免疫功能下降以及自主神經功能降低等,進而出現失眠多夢、心悸等癥狀。因此,通過情志調攝有助于老年人保持積極樂觀的心理狀態,促進身心健康。
3.1.2飲食調養
中醫認為每個人具有不同的體質,而不同體質需要采用不同的飲食調養方法。中醫體質包括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濕質,還有平和質、濕熱質、血瘀質、氣郁質以及特稟質等。除了中醫體質進行調養之外,中醫還講究老年人應該注重早、中、晚飲食的不同,早餐可以多食用高營養食品,中餐應該吃飽,吃到八分飽左右,晚餐盡量少吃,避免影響睡眠。我國中醫有胃不和臥不安的說法,認為飲食會影響睡眠,而睡眠會影響情志,因此飲食調養是中醫的重要內容。
3.1.3日常調攝
中醫理論認為,人們要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起居規律、睡眠充足,同時要注重衛生清潔以及居室安靜等。在中醫調養中要把握適度。在體育活動方面,老年人更適合開展太極拳以及慢步行走等活動。同時在活動過程中應避免運動量過大,不宜在風、雨、雪等惡劣天氣中進行活動。此外,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進行適度的穴位按摩等。
3.2不足
3.2.1藥健康管理服務人群覆蓋面參差不齊
從某地65歲及以上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狀況的統計分析結果可以看出,2017-2020年當地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率始終在50%左右徘徊,未發現明顯的增長趨勢。并且,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率的地區差別特點呈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平行的特點,即經濟社會發展較好的地區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率相對較高。國內專家開展多項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干預研究均取得了較好的成效,經過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的老年在生理、血生化、心理、社會等能力均有明顯提升,有專家發現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對改善糖尿病和高血壓等重點慢性病患者的血壓、血糖水平和減緩并發癥的發生等領域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3.2.2中醫藥住院床位設置嚴重滯后
從部分地區可以看出,中醫藥服務住院床位的設置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醫療機構中中醫藥服務的發展現狀和未來的發展空間存在局限,意味著中醫藥服務技術指導體系和雙向轉診機制建立中存在較大的障礙,即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開展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中得不到上級醫療機構的技術支撐,而在遇到疑難雜癥或中醫藥服務手段所產生的副作用處置中難以建立暢通的轉診渠道。
4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模式創新
4.1提高老年人對中醫藥健康管理的認知
目前多數老年人對于中醫健康管理的認知依然停留在中草藥以及推拿針灸等的層面,進而導致人們對于中醫藥的運用形式較為單一,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健康管理中作用的發揮。研究表明在我國中醫藥運用中,80%以上為中草藥。老年人對于中醫藥健康管理認知水平較低,主要與近些年社會對西醫的關注程度較高有關,人們已經習慣了西醫短周期的治療方式。中醫不僅治療周期較長,而且在治療過程中有較多注意事項,如不能飲酒,不能食用刺激性食物等,這與現代人們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不匹配,也是導致中醫藥發展較慢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為了更好地發揮中醫在老年人健康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應該采取宣傳教育等有效措施提升老年人對于中醫藥健康管理的認知水平。
4.2建立規范的中醫藥健康管理標準
現代中醫藥健康管理作用得不到有效發揮,除了人們的認知水平有限外,在健康管理中尚未形成統一規范的標準也是重要原因之一。近些年我國中醫藥領域雖然有所發展,呈現出多個不同的分支學派,有些重要問題沒有達成共識,這在很大程度上了制約了中醫藥健康管理的推廣。因此,為了更好地發揮中醫藥健康管理在老年人健康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首先需要基于中醫特色理論,結合現代健康管理經驗,形成規范的中醫藥健康管理標準,從而有助于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的開展能夠有據可依,有章可循,不斷擴大覆蓋面和影響范圍,形成統一的、公允的診療標準。
4.3創新健康管理模式
結合對老年患者中醫藥服務情況的調查結果,建立創新健康管理模式。(1)構建新型中醫藥健康管理組織與機構,積極做好轄區內老年患者基礎疾病的排查,了解不同老年患者的基礎疾病,建立健康檔案,并結合前期對老年患者的中醫藥服務需求情況,完善服務項目。比如增加老年科工作人員,積極開展延續護理,為不同老年患者提供上門服務、中藥免煎劑免費送等,同時開設個人定制服務。開通健康管理熱線或者微信服務,便于不同老年患者與醫療服務機構取得聯系。健康管理中重視對老年患者的健康宣教,從中醫學方面為患者講解不同疾病以及相關中醫藥服務模式,讓患者了解不同中醫藥技術的原理、優勢及效果等。(2)拓寬服務項目,充分考慮老年患者特殊的生理與心理特點,不斷拓寬中醫藥服務項目,如對獨居老年患者開展中醫情志護理,依據患者辨證分型與日常飲食特點,制定飲食計劃。積極推廣與應用中醫適宜技術,如針灸、按摩、刮痧、中藥蠟療、藥浴療法、中藥霧化吸入、艾灸等。針對常見中風、消渴癥、中風后遺癥等建立專項中醫藥特色服務項目,不斷總結應用經驗,滿足不同老年患者的中醫藥服務需求,充分發揮中醫適宜技術在老年人群健康管理方面的應用。(3)多元化健康宣教,結合老年患者常見病做好健康宣教,定期加大中醫藥技術知識講座與咨詢活動,將常見病與中醫藥服務聯系起來。通過社區衛生中心、社區健康宣傳欄、發放健康宣傳冊、電視廣播、專用收音機等途徑幫助老年患者學習健康管理知識。注重飲食起居、生活習慣在各類疾病健康管理中的作用,確保不同患者掌握更多的健康知識。
4.3.4建立中醫藥服務反饋機制
不同老年患者在接受中醫藥服務后,可對其服務過程、服務效果予以評價,通過及時反饋,持續發現老年人群在中醫藥服務與健康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便于不斷完善服務項目與服務內容。如針對中醫藥人員不足問題,不斷加大人才隊伍建設,做好醫務人員需求率較高中醫藥適宜技術的培訓,保證人力資源建設與中醫藥技術可滿足各類老年人群的疾病預防與治療,保障健康管理效果。
4.4加強健康管理效果分析
通過在老年人中醫藥服務期間應用創新健康管理模式,經過管理,老年患者中醫藥服務使用率、服務滿意率以及對中醫藥知識知曉率均顯著提高,表明所采用的創新健康管理模式可推動中醫藥服務在老年人群健康管理中的應用。管理后老年患者對中醫藥健康知識掌握率雖有提高,但是總體健康知識知曉率仍然不高,這可能與干預時間較短、老年人群記憶力下降等因素有關。后續應不斷加大老年患者中醫藥知識宣教,提供全面的中醫藥服務。
結語:
綜上所述,中醫藥健康管理在老年人健康管理中具有明顯的優勢,可以有效改善老年疾病患者治療效果,提升生活質量,促進身心健康。本文提出要提高老年人對中醫藥健康管理的認知水平,同時要建立規范的中醫藥健康管理標準,以促進中醫藥管理在老年人健康管理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陳訓梅.中醫藥健康管理2型糖尿病陰虛質調查[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20,18(19):61-62.
[2]張曉霞.社區老年人中醫藥特色健康管理的認知和需求調查[J].中醫藥管理雜志,2020,28(06):165-167.
[3]黃飛萍.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現狀與創新模式探討[J].中醫藥管理雜志,2020,28(06):158-160.
[4]鄭柳青,葉美娟,吳婷婷.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現狀與創新模式研究[J].中醫藥管理雜志,2020,28(03):209-211.
[5]王志娟.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實施[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9,27(23):212-213.
[6]鄒學敏,陸娟,唐婉如.社區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干預效果評價[J].護理研究,2019,33(09):1605-1607.
[7]王曉霞,唐彩云,張藝馨,張萬起.中醫藥健康管理在鄉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中的應用[J].現代預防醫學,2017,44(03):451-453+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