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祝 琳 李磊磊 王 寧
工會在企業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是企業和員工之間溝通、交流的平臺。本文在對工會基本情況進行介紹的基礎上,系統分析了工會管理在企業管理中所發揮的作用。本文最后提出了強化工會管理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影響的有效舉措。
工會原本指被雇傭者因存在同樣的利益而自發地聚集在一起,形成的一個社會團體。工會在企業管理中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維護和保障勞動者經濟利益,從根本上說工會在企業管理中維護工人階級的階級利益。工會可以將企業中的工人力量集中起來,代表著企業全體員工和企業進行對話和談判,為之爭取更大的利益。工會可以代表著全體的企業職工,在企業管理中對企業的管理活動進行適當的管理和必要的監督,確保企業的民主性,維護企業員工的切身利益。工會可以在企業管理過程中,對企業員工進行動員和引導,讓企業員工發揮出主人翁作用,為保證企業工作目標的實現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工會通常具有穩定的組織框架,框架下設立各個職能部門,不同部門之間分工明確,相互協作、相互配合,發揮工會的重要作用,推動企業的有序管理。工會內部的職能部門通常包括:組織部門、宣傳部門、勞動保障部門和生產部門。組織部門是工會的核心部門,負責工會的制度性建設和組織建設。宣傳部門,負責工會的宣傳和引導工作,培訓企業員工、穩定企業氛圍、促進職工團結。勞動保障部門,負責保障企業職工的合法權益。生產部門是企業生產經營的基礎,促進企業發展。
明確工會職責,不但可以發揮工會的作用和職能,而且可以保障工會各項職能的有效落實。第一,工會在企業管理中要發揮其法治職責,遵守憲法和法律法規,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法律的指導和引領,確保各項活動和行為的合法性;第二,工會在企業管理中要發揮經濟引領作用,明確企業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第三,工會在企業管理中發揮民主政治建設的作用,組織民主參與形式的管理、決策和監督,提高企業員工思想政治覺悟;第四,工會在企業管理中發揮組織建設作用,加強企業工作人員的組織培訓和紀律管理,提升企業職工文化素養和道德素質。
長期以來,許多企業不注重工會工作,導致工會工作模式老化、僵化,無法開展豐富多樣的組織活動,無法與廣大職工群眾聯絡感情,難以提升工會服務質量。還有一些企業工會組織薄弱,人手較少,一名工會干部要同時兼任財務、職工權益保障、生產保護等各項工作,很難把各項工作都做好、做細、做實。
工會的基本職能是維護職工權益,服務職工群眾,團結帶領廣大職工積極為企業建功立業。但當前企業內部職工的思想狀態、教育程度、崗位安排、收入水平等仍存在差異化現象,管理層干部、高端技術骨干與基層員工之間的收入差距越來越大,同等級員工所受教育程度不同、自我認知差異明顯等問題也在凸顯,另外企業崗位也出現了更加多樣化差別,此類問題的出現,一方面體現了按勞分配原則,打破了“鐵飯碗”;另一方面卻引起低收入基層員工、臨時工的心理失衡,使工會很難將廣大職工團結起來。
工會在企業管理中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維護和保障勞動者經濟利益,其中協調處理勞資關系是工會最基礎、最根本的作用。各個單位在實際操作中應充分地發揮工會作用。一方面,強化工會的宣傳職能。將工會的工作重心向宣傳及調節上轉移,充分利用工會對企業的合法經營、正面活動給予支持和推進。同時,加強工會對勞資關系、合同法等相關內容的監管,通過建立員工臺賬、檔案審核、合同審核等方式找到勞資關系中的漏洞,切實保障員工的合法勞動權益。同時,對相關內容進行宣傳教育,面向廣大職工,提供其有效了解及提出訴求的路徑,減緩企業與員工之間的勞動矛盾與法務糾紛。提升企業員工對于勞動法等相關內容的認識水平,保持企業和員工之間融洽的合作關系。另一方面,工會對企業可能存在的違法行為進行監督,特別是對企業違反勞動法等問題及時監督。針對企業存在的違法問題及時要求企業予以改正,情節嚴重或者企業整改不到位的,工會可以將企業的違法問題向相關責任部門反映。
企業的長久發展離不開公司員工的積極工作和廣泛參與。因此,為了提升企業員工在企業發展、建設進程中的參與度,企業需要建立有效的溝通渠道,加強企業與員工之間的溝通、對話。企業和員工之間建立起有效的溝通渠道,可以讓員工更多地參與到企業的發展和管理中,更有利于自身權益的維護。工會可以將全體企業員工的意見和建議進行整理,合理篩選,選擇那些切實可行、有利于企業發展的意見和建議,在適當的場合和時機提出來,促進企業良性發展。如某公司搭建了“企業大家談”論壇活動,在企業內部設置意見箱,結合當下的互聯網發展,采用匿名的方式組建了企業員工的“吐槽”微信群。安排專人在群內收集并整理員工對企業的意見與建議。定期將其中較具有代表性、合理性及科學性的建議與意見向企業決策層予以匯報。同時,對較為敏感、熱點及反饋較多的問題在群內組織員工參與投票及討論,形成統籌意見,形成了有效的溝通機制與實現路徑。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精神和內涵,是企業長遠發展的根本和保障,是企業健康穩定發展的“催化劑”。工會可以通過開展各種職業道德培訓、業務培訓等培訓活動提升企業職工的個人素養,通過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靈活多變的文化體育活動豐富企業員工精神世界,不但可以陶冶情操、娛樂身心,而且可以團結隊伍、活躍氛圍,促進企業文化的養成,推進企業文化建設向縱深發展。
《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職工代表大會條例》已經明確了企業可以設立職工代表大會,但是很多企業并沒有將條例利用好。
例如,某公司在企業發展中堅持職工代表大會制度,讓企業員工發揮了主人翁作用,保障員工的合法權益,充分調動起了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彌補了企業管理中的不足,推動了企業快速發展,這也成為該地區推進企業職工代表大會制度產生實效的生動典范。因此,強化工會管理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影響,應推進企業職工代表大會制度“落地生根”。
上市公司的董事會根據公司發展需要和維護企業員工權益的考量,可以根據需要設立職工董事,由職工大會選舉產生。職工董事既是公司董事會的重要成員,也是企業員工中的一員。例如,阿里巴巴、京東等大型企業通過建立職工董事監事制度,進一步提升了企業員工在公司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讓企業員工更深入參與到公司的重大決策中,更好地維護了企業員工的權益,推進了企業的發展壯大。因此,強化工會管理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影響,應推進企業職工董事監事制度“深耕細作”。
廠務公開制度可以讓企業員工及時、有效掌握企業的實際情況,有利于企業員工參與企業發展、企業決策、監督管理,進一步維護和保障了企業員工的合法權益和民主政治權利,建立起員工與企業的溝通渠道,激發員工工作熱情,提升員工主人翁意識,自覺投身企業發展建設的洪流,為企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及時發現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問題,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幫助企業破解難題、化險為夷,轉變企業發展理念,增強員工的創新發展意識,積極為企業建言獻策、提出“金點子”。
人文關懷體是工會“娘家人”角色的重要體現,工會應持續對職工開展人文關懷,可以通過設立“職工之家”,為職工在文體發展方面做有益的補充,還可以根據企業實際情況,擴充“職工之家”建設范圍,在企業內部為職工建立音樂、書法、繪畫、棋牌室等,供職工緩解壓力,放松心情,也可適時開展心理講座等活動。
工會管理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通過推進企業職工代表大會制度“落地生根”、推進企業職工董事監事制度“深耕細作”、推進企業廠務公開制度“開花結果”,可以進一步強化工會管理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影響,進而有效保障企業員工合法權益,促進企業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