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財政部發布公告,自2021 年1 月1 日起取消港口建設費。
自4 月1 日起,將航空公司應繳納民航發展基金的征收標準,在按照《財政部關于調整部分政府性基金有關政策的通知》降低50%的基礎上,再降低20%。
人民銀行公布的2020 年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顯示,全國支付體系運行平穩,社會資金交易規模不斷擴大,支付業務量保持穩步增長。截至2020 年末,全國共開立銀行賬戶125.36 億戶,同比增長10.43%,增速較上年末下降1.64 個百分點。個人銀行賬戶數量穩步增長。截至2020 年末,全國共開立個人銀行賬戶124.61 億戶,同比增長10.43%,增速較上年度末下降1.64 個百分點。移動支付業務量保持增長態勢。2020 年,銀行共處理電子支付業務2352.25 億筆,金額2711.81萬億元。
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批復浙江省、青島市、大連市等省市知識產權局,支持三地分別建設物聯網、智慧家庭、潔凈能源的知識產權運營中心,服務帶動全國物聯網產業、智慧家庭產業和潔凈能源產業升級發展,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
國家發改委等13 部門發布了《關于加快推動制造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力爭到2025 年,制造服務業在提升制造業質量效益、創新能力、資源配置效率等方面的作用顯著增強,對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和引領作用更加突出。重點領域制造服務業專業化、標準化、品牌化、數字化、國際化發展水平明顯提升,形成一批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制造服務業集聚區和示范企業。
據商務部網站消息,在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介紹了2021 年1-2 月我國服務外包發展情況。1-2 月,我國企業承接服務外包合同額1715.7 億元人民幣,執行額1144.5 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2.3%和70.6%,比2019 年同期分別增長24.2%和31.8%。
“注冊制絕不意味著放松審核要求。現在科創板、創業板發行上市,交易所都要嚴格履行審核把關職責。”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圓桌會上發表主旨演講時表示,證監會在注冊環節上會對交易所審核質量及發行條件、信息披露的重要方面進行把關并監督。
易會滿表示,注冊制改革是這一輪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牛鼻子”工程。從科創板試點注冊制起步,再到創業板實施“存量+增量”改革,注冊制改革已經取得突破性進展。
據生態環境部消息,3 月23 日,我國與歐盟、加拿大通過視頻形式共同舉辦第五屆氣候行動部長級會議。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強調,“十四五”是中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關鍵時期。中方將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制定并實施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
據黃潤秋介紹,中方將落實強有力的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目標,加大對甲烷等其他溫室氣體的控制力度,加快推進全國碳市場建設運行,主動適應氣候變化,大力推動低碳技術創新應用,持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人社部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發布《新職業在線學習平臺發展報告》顯示,96%以上的職場人士希望學習新職業,72%的用戶選擇線上學習新職業,用戶對于數字化技能的偏好成為新職業時代的顯著特點。網民表示,互聯網催生了不少新業態、新職業,進而帶動了新就業,而搭建新職業在線學習平臺為勞動者提升技能提供了可靠渠道,為新職業發展點燃人才“引擎”,有利于國家穩就業、保就業。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發布的《2020 年中國家電市場報告》(簡稱《報告》)顯示,2020 年我國家電市場零售額規模達到8333 億元,電商渠道對家電零售的貢獻率首次超過50%,網絡零售對家電消費的促進作用進一步提升。報告預測,2021 年家電市場將止跌上揚,在各種利好因素下,市場規模有望恢復到2019 年水平。
報告還顯示,2020 年傳統家電產品銷售出現下滑,但生活類小家電產品,如洗碗機、手持吸塵器、美發美容儀、破壁機、空氣炸鍋、按摩椅、清潔機等,卻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熱銷,活躍了本來沉悶的家電市場。
人社部會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正式發布企業合規師、易貨師、服務機器人應用技術員、電子數據取證分析師、碳排放管理員等18 個新職業信息。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15 年版)》頒布以來發布的第四批新職業。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方式向綠色低碳轉型,碳排放管理的重要性日益顯現,企業急需掌握相關碳排放技術、熟悉政策標準,能勝任碳排放規劃、核算、核查和評估工作的技術人員,從而催生了碳排放管理員新職業。這一職業從業人員將在碳排放管理、交易等活動中發揮積極作用,有效推動溫室氣體減排。
2021 年“3·15 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主題活動”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通信管理局服務監督處副處長趙陽就APP 個人信息保護等話題進行了發言。趙陽介紹,截至2021 年3 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已經對73 萬款APP 進行了技術檢測工作,責令3046 家企業進行了整改,對179 家拒不整改的APP 進行下架處理。
2 月,全國CPI 同比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0.1 個百分點。從環比看,CPI 上漲0.6%,漲幅比上月回落0.4 個百分點。
分地區看,山西、上海、遼寧、江蘇、河南等13 省份CPI 錄得正增長,江西和青海同比持平,北京、天津、安徽、福建等16 省份負增長。需要一提的是,在13 個正增長省份中,內蒙古、遼寧、上海、山東這4 地2 月CPI 轉“正”。重慶和湖北2 月CPI 同比降幅最大,均達到1.8%。
國家統計局3 月15 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 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4%,高于2020 年12 月0.2 個百分點;2 月微升至5.5%,但比上年同期回落0.7 個百分點。其中,16-24 歲人口調查失業率為13.1%、25-59 歲人口為5.0%,高于2020年12 月0.3 個百分點,低于去年同期0.6 個百分點。
國資委網站公布國資委企業改革局2021 年工作安排。國資委企業改革局從七個方面部署2021 年工作,包括穩步推進化工、鋼鐵、信息等領域中央企業戰略性重組,指導企業聚焦國家戰略積極穩妥開展并購工作等。
國務院國資委企業改革局3 月23日公布的2021 年工作安排提出,持續深化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穩妥推進央企集團層面股權多元化改革,優化股權結構,完善公司治理。研究制定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骨干員工持股操作性文件,細化操作流程,穩慎推動實施。指導中央企業推進改制上市工作,提高資產證券化率,提升上市公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