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發展工業互聯網,搭建更多共性技術研發平臺,提升中小微企業創新能力和專業化水平。工業互聯網等數字技術如何推進?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如何抓住工業互聯網機遇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受到關注。
“工業互聯網作為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的關鍵支撐,是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構筑新形勢下國家綜合競爭新實力的重要引擎。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提及工業互聯網,并著重點出了其對提升中小微企業創新能力和專業化水平的價值,對整個行業來說意味著巨大的發展機遇。”神州數碼集團政企大客戶部總經理湯凱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作為工信部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重點實踐企業之一,神州數碼提供云基礎設施服務、數據平臺服務、融合應用服務,先后在汽車與交通運輸、消費產品及零售、高科技電子與半導體、航空航天、造船與船舶等行業服務了大量中國企業。針對目前部分地區在推廣工業互聯網的過程中出現企業不急政府急的現象,湯凱表示,還是要發揮龍頭企業對產業鏈的帶動作用,要以龍頭企業拉動產業鏈上的中小微企業,帶動它們進行數字化轉型。
相比消費互聯網,工業互聯網更注重技術的可靠性、穩定性,因此技術成熟度成為眾多制造業企業決定是否“上云上平臺”時的一大考慮因素。工業互聯網設備數字化改造需要的前期投入較多、回報不明確,很多企業不敢輕易嘗試,尤其是中小型企業,“很多企業更愿意把錢投在簡單的技術升級上,而不是上云或者上平臺。”湯凱說。
“需要立足產業視角,推進工業互聯網平臺化發展和相關應用。”湯凱建議,通過搭建產業級工業互聯網數據管理體系,以產業龍頭企業拉動,優化賦能中小微企業高質發展的數據共享規劃方案。這樣就能加快數據匯聚、共享和創新應用,讓信息和數據實現貫通,中小企業能夠享受到工業互聯網的“數字紅利”,享受到和大企業一樣的數據服務。也就是說要通過產業鏈打造整個產業的數字生態,而不是孤立地去對一個又一個企業進行數字化改造。
針對這一問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院長徐曉蘭也表達了類似的看法。她建議,下一步應基于工業互聯網提升“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和質量,助力實體經濟做實做強做優;同時構建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讓中小企業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以低成本、靈活的方式補齊數字化能力短板,形成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產業生態。
此外,徐曉蘭委員還建議,針對尚未進行數字化轉型的中小企業加大宣傳力度,提升企業決策者數字化轉型意識;針對數字化轉型探索起步階段的中小企業加強應用指導。鼓勵和引導工業互聯網平臺面向中小企業提供“低成本、快部署、易運維和強安全”的輕量化應用,降低使用門檻。鼓勵平臺協助中小企業梳理轉型業務需求,提供面向中小企業自身需求的針對性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