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汪衛國
(作者單位:甘肅建投生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國有企業黨的建設高度重視,并提出了一系列的重要指示,為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指明了道路和方向,并為國有企業黨建與中心工作融合的推進提供了制度保障。國有企業一定要堅持從嚴治黨的理念,在企業日常經營、生產建設、員工培養等多個方面與黨建工作緊密結合。企業黨組織一定要起到領導帶頭作用,把握企業發展方向不偏航,管理企業運營不失控,積極推動企業發展創新。將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有機融合,不僅能夠提高企業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責任感,增強團隊凝聚力,還能夠打造一支“對黨忠誠、刻苦鉆研、勇于承擔、管理有道”的黨員干部隊伍。
現階段,國有企業形式主義風氣嚴重,黨建工作嚴重脫離實際,成了“花架子”。在黨建工作中,過于注重形式的展現,如標語條幅、彩旗等,雖然通過環境的烘托產生一種朝氣蓬勃的氛圍感,但實質上并沒有達到激勵員工、傳播思想的作用。基層黨支部在國有企業中通過定期舉辦“主題黨日”來激發員工的向心力。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黨員對“主題黨日”并沒有相應的策劃方案,也難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內容規劃。大多數情況下,都是臨時安排、臨時敲定或者是為了應付上一級黨組織檢查而舉辦,內容環節都流于表面。
國有企業在將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進行融合時,容易出現脫離實際的情況。基層黨組織在設計、安排活動或學習會時,并沒有經過實際調研,缺乏對基層黨員和員工群眾的深入了解,以“想當然”的思想去進行設計,其內容環節更是難以落地。
在這種脫離實際情況的影響下,黨建工作呈現出兩種極端情況。第一種是注重實績,忽視融合。基層黨員在工作中過于注重工作業績,對黨政知識學習、黨建活動等參與意識極低,忽視了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的融合。第二種是側重理論,忽視實際。基層黨組織經常舉辦黨建活動,側重對黨的理論知識的學習,但缺乏實際融合探索,將黨建的思想引領作用與政治領導作用、群眾組織作用相割裂,嚴重削弱了“四力”的合力效應。
國有企業的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的融合是現階段國企黨組織的重要內容。但部分國有企業黨組織卻存在工作脫節現象,缺乏對該工作的重視,主動性不強等問題。國有企業上層黨組織對此項工作重視程度不高,甚至出現拖延、延誤等問題,導致一些基層黨組織雖然做好了相應準備,但卻處于“休眠”狀態,難以實現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的融合。
建立健全的黨建制度體系是黨建工作和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的制度保障,把國有企業黨建制度建設作為國有企業決定性建設。國有企業在完善黨建制度體系的實踐過程中,應充分明確黨建制度在國有企業整體經營和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和主導地位,明確黨組織在國有企業中的監督管理的主導地位,將黨建制度與國有企業生產經營和建設相適應,使黨建制度與公司經營和發展的步調相適應,黨建制度與企業制度相適配,相互促進,融合發展。進一步堅定企業核心發展理念。
落實健全完善的黨建工作制度體系,這將成為黨建和核心工作深層次融合的高效性保證。而且國有企業的黨建工作也更好地順應這個時代的發展,與時俱進,堅持對黨建工作標準化、考核式管理,促進了基層黨組織高效運轉,提升了基層黨組織能力。一方面,國有企業黨組織可與企業基層黨組織以半年度、年度為節點,召開工作總結大會,并根據上一階段的黨建工作情況,制定下一階段的工作目標,工作周期落實到月、工作安排落實到人。通過這種形式,確保國有企業各級黨組織工作目標一致、工作方向相符,工作規劃層層落實。另一方面,國有企業的黨組織工作也可引入績效考評機制,通過明確黨組織工作的階段性目標、考核標準等,使黨建工作事事有成果,避免形式主義的侵襲。如發布《國有企業黨組織工作標準》、《國有企業黨組織工作績效考核標準》等,使各基層黨組織形成競爭關系,激發黨組織干部的工作活力,彌補了黨建工作上下脫節的弊端,有效促進國有企業黨組織“三基建設”水平的提升。
同時,完善黨組織的決策機制是黨建工作和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的決策保障。應明確黨組織在國有企業中,公司重大決策、重大發展規劃安排、大額資金流轉、重要人事任免,尤其是企業廉政等關乎企業發展建設工作的決策權,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有效參與重大問題決策。
黨組織的領導是黨建工作和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的領導保障。黨組織的領導對國有企業的改革發展至關重要。因此,發揮黨組織的領導作用,首先,應加強國有企業各級黨組織的思想建設,通過例會、周會、碰頭會的等形式,保證各級黨員、黨組織在思想覺悟、工作目標上保持同步,貫徹執行整體方針,使各項工作得以妥善落實。其次,應建設一個政治素質高,執行力強的國有企業黨組織領導班子。針對國有企業中心工作存在的各類問題,如公司項目存在建設困難、干部存在拖延懶政思想、決策不及時、決策機制不健全、部分員工干部存在廉政問題等。國有企業黨組織領導班子應充分利用黨組織會議,對這類問題進行集中研討,并確定解決方案和解決時間,將黨組織中心組理論學習與國有企業中心工作有機結合,促進二者深度融合,提高國有企業黨組織領導班子的決策能力和執行能力,強化黨組織領導班子的能力建設水平。同時,黨組織領導班子也應建設完善的用人機制,把思想堅定、工作能力強、品質優秀、有群眾基礎的優秀員工,選拔到管理崗位和基層黨組織干部崗位,為黨組織領導班子注入新鮮血液。最后,堅持到群眾中去的方針路線。黨組織在領導的過程中,應到部門進行走訪、調研,深入了解實際情況、了解問題核心痛點,切實解決相應問題,從而避免黨組織不了解實際情況而造成方案方法脫離實際情況的出現,使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真正的相互融合。同時,面對實際問題,黨組織也應切合實際,積極協調溝通,避免發生“一刀切”的情況,堅持科學決策、依法決策、民主決策。
發揮黨員的積極作用是黨建工作和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的基礎保障,是國有企業發展的重要基石。因此,發揮黨員的積極作用,首先,要增強黨性培養。黨員的黨性是保持黨組織思想一致的重要條件。對于黨員黨性的培養,可通過集中學習黨史、黨的理論知識的學習會、針對黨提出的最新理論指導而召開的研討會、交流會等形式,加強黨員之間的溝通交流、統一思想認識、堅定理想信念,讓國有企業的黨員向共同的目標協同奮進。其次,是激發黨員的工作熱情和執行力。在國有企業中,黨員對企業員工有著引領示范作用和帶頭作用。黨員有工作熱情和執行能力,才能帶動整個企業員工共同進步。對于黨員工作熱情的激發,可以通過設立合理的考核標準、獎勵措施,將黨建工作與黨員的薪資、晉升緊密聯系,其工作不僅能夠使黨員產生個人榮譽感,還加強黨員的積極性。通過工作責任制和量化考核標準,讓黨員的工作內容“事事有結果”,權責分明,避免相互推諉的情況發生。最后,實施人才戰略規劃。當今時代,人才是決定一個企業發展力、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條件。在國有企業中,對人才的培養、選拔應發揮黨員和黨組織的積極作用。一方面,應提高員工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制定相關的獎勵機制,在黨員干部的帶頭作用下,讓員工積極創新,在國有企業的經營、生產環節提出創新性意見,助力企業快速發展。另一方面,可建立選拔制度及比賽,如能力競賽等,從中選拔出有潛力的人才,由相關崗位并具有經驗的黨員進行“老帶新”的重點培養。在這種形式下,將產生一批批思想堅定、能力過硬的優秀人才,為國有企業的發展提供不竭的動力。
國有企業要真正實現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合,就要堅持黨建工作與企業發展相互促進,在企業發展中檢驗黨建工作成果這一主線。切實完善黨建制度體系,建立高效的黨建工作制度和決策機制,在黨組織的領導和黨員的努力下,充分發揮黨的領導和組織能力,發揮黨建工作對于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增強企業的活力、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性和強大功能,以實現黨建工作和企業中心工作之間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