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 華帥
習近平總書記在《用好紅色資源,傳承好紅色基因,把紅色江山世世代代傳下去》一文中明確指出要把紅色資源作為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性修養的生動教材,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據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強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1]。高校第二課堂就是堅持以立德為重心、把高校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作為培養目的,讓學生在高校課程教學的第一課堂之外通過參與企業游學、企業實習、社會調研、社會志愿服務、創新創業、暑期實踐及各類競賽等活動來達到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目標[2]。紅色資源融入高校第二課堂就是要將紅色基因、紅色故事、紅色旅游資源等諸多要素融入到第二課堂的紅色教育中,讓高校學生在第二課堂中深刻感知到紅色文化的底蘊,同時建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3]。紅色資源融入高校第二課堂一方面可以極大地豐富高校校園文化底蘊,另一方面也豐富了高校第二課堂建設的內涵。泰州市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革命老區,擁有非常豐富的紅色資源,將該地區的紅色資源融入到當地高校的第二課堂既是思政課程的延伸,也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重要的載體,是落實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途徑。
泰州市紅色資源是中國共產黨在泰州地區與廣大人民群眾在革命、建設、改革過程中所形成的智慧結晶。泰州市紅色資源的載體十分豐富,可分為紅色旅游資源、公共服務資源和社會文化資源[4]。泰州人民在革命斗爭中作出的巨大貢獻和犧牲形成了有物質形態的紅色資源和非物質形態的紅色資源[5]。其中,物質形態的紅色資源包括黨史重要事件地、黨的重要會議地、中共早期黨員革命活動地、革命領導人的活動地、戰役紀念地、革命烈士陵園和烈士紀念館。非物質形態的紅色資源有泰州紅色文學藝術作品和民間故事、泰州民謠,比如,章枚和李增援創作的歌曲《黃橋燒餅歌》和《勇敢隊》,解放前期創作的漫畫標語《入城守則》等。此外,中國共產黨帶領泰州人民在革命戰爭時期還留下很多的小說、戲曲、舞蹈等大量非物質紅色資源。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思政工作會議上強調紅色資源和第二課堂的重要性,明確指出要重視和加強第二課堂建設,重視以文化人和實踐育人[6]。在當今國際形勢下,紅色文化的傳播面臨著較大的挑戰,泰州高校應該通過加快推進第二課堂建設,充分發揮高校第二課堂的育人屬性,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培養出優秀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泰州市這些寶貴的紅色資源是泰州、蘇中區域乃至中國革命斗爭史的重要見證,共計有180多處革命紀念地,但是其區域分布、開發和保護并不均衡,發展且維護較好的紅色資源基本分布在人口集中的主城區,但在城郊和農村的非主城區和人口分散的偏遠地區,紅色資源受關注度低、發展較差、維護程度也較低。這種情況不僅會造成泰州市紅色資源閑置,也使得泰州市部分紅色資源長期由于缺乏整修和關注面臨消失的危機。此外,泰州市高校的教師和大學生對泰州紅色文化資源缺乏深入的了解和挖掘,因此將當地的紅色資源尤其是非主城區的紅色資源嵌入到學生活動、社會實踐、志愿服務、社會調研、暑期實踐等高校第二課堂,不僅有利于激發大學生對泰州紅色文化的學習動力,而且可以保護好泰州市的紅色資源,不斷擴大其影響力。同時,泰州高校將第二課堂嵌入到非主城區的紅色資源中不但可以帶動當地經濟發展,而且可以保護和發展當地的紅色資源。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用“九個堅持”深刻回答了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中“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的根本問題,而通過將泰州紅色資源融入到當地高校第二課堂,正是落實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九個堅持”的主要部署,扎實踐行了“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7]。高校學生正處在“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時期,大學校園是他們走向社會的最后一站,他們在大學期間培養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將會左右他們以后的人生道路。因此,應將泰州市紅色資源融入高校第二課堂,幫助大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此外,西方思想文化在高校大學生中滲透比較嚴重,泰州本地高校應將紅色資源融入到第二課堂,不僅會增加紅色資源的親和力和感染力,也有利于增強大學生對西方文化的免疫力[8]。
近年來,在泰州市政府和本地高校的重視下,泰州市紅色資源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地位愈發重要。第二課堂不僅是高校實現德育教育的重要,也是高校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主要陣地,但是由于第二課堂在各高校開設時間短、開展困難大、檢驗成果難,泰州市紅色資源融入高校第二課堂仍然存在著不少的問題。
泰州市紅色資源的管理機構比較復雜,長時間缺乏一個專門的統管機構或協調機構負責紅色資源的保護、管理、開發和利用工作。革命歷史紀念場館、遺址遺跡由民政、宣傳、文化、交通、教育等部門多頭管理,有的甚至下放給鄉村管理[9]。泰州市第二中學對校內的“東進泰州”談判紀念館進行管理和維護,泰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對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誕生地紀念館進行管理和開發,黃橋鎮政府對黃橋戰役紀念館進行代管,蔣垛鎮對蘇維埃紀念館進行監管,但其長期緊閉館門,只有在重要的紀念日、活動日才會接待來客。上述情況不僅會造成泰州市紅色資源的長期閑置,也使得泰州市部分紅色資源長期由于缺乏整修和關注面臨消失的危機。
泰州高校在組織學生到重要戰役紀念館、烈士紀念館、革命烈士陵園等地參觀學習時,通常老師只能幫助學生完成對紅色資源表面形式的認識,但是對其歷史背景、思想內涵與外延、經典情節缺乏深入的挖掘和探究[10]。造成上述情況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高校對泰州本地紅色資源缺乏系統性和全面性的梳理分析,另一方面是由于泰州高校缺乏對本地紅色資源的宣傳。泰州高校除了在校園中宣傳本地紅色文化,還應利用抖音、微信公眾號、微博等新媒體平臺講好泰州紅色故事。
在多元化價值觀的影響下,堅定的政治立場是將泰州紅色資源融入第二課堂的思想前提[11]。楊根思、沈毅等革命前輩留下的革命精神和鍛造的優良作風是泰州紅色資源中的紅色基因,決定著泰州紅色資源的性質與內涵,發揮泰州紅色資源在當地高校第二課堂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更要旗幟鮮明地堅定政治立場和對泰州紅色資源的認同。
對泰州紅色資源的認同來自于思政教育工作者對泰州紅色資源內涵、價值的了解和掌握。因此,要注重泰州紅色資源在高校第二課堂中的學習及多樣化思維的開發,善于從理論上引導學生對泰州紅色資源的形成、發展背景及脈絡進行把握,對泰州紅色資源進行初步、整體性的認識,并結合社會現實,挖掘紅色資源與時代精神相結合的深刻意義,充分運用紅色資源,將思想政治教育自然滲透在第二課堂中,激發學生對泰州紅色資源的認同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堅定學生的政治導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紅色資源是我黨在長期革命中留下的寶貴資源,是大學生人生成長中的寶貴精神食糧。泰州高校應立足于本地紅色資源,前往黨的重要會議地、烈士陵園、革命先輩的活動地等進行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例如,組織學生開展以泰州紅色文化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參觀一些紀念場所,深切感知泰州的紅色資源。泰州當地高校可以利用泰州紅色資源,共同建設泰州紅色資源社會實踐基地,以多種形式開展泰州紅色資源相關的主題教育活動。為確保泰州紅色資源在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活動中發揮重要作用,應將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黨員發展、評獎評優掛鉤,建立起相應的考評機制,從而提高大學生的參與度。
校園紅色文化氛圍的核心是愛國主義教育,學校應充分利用泰州紅色資源,將其引進校園及課堂,成為校園文化活動的一個重要內容,不但豐富了校園文化內容,更發揮了校園文化的德育功能,因此,加強校園紅色文化氛圍的建設是泰州市紅色資源融入高校第二課堂的重要路徑之一[12]。
卡爾·馬克思認為,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人,故可以通過對紅色節日儀式感的重視,來營造紅色校園氛圍,在“七一”建黨節、“八一”建軍節、國慶節、烈士紀念日和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等紅色節日里,注重泰州紅色資源在校園文化中的烘托,例如,在圍墻、教室、樓道以及學生食堂等布置宣傳標語、海報和舉辦“紅色”圖片展。
除此之外,還可以在學校舉辦紅色專題活動,邀請泰州當地一些參加過革命戰爭的老戰士參加校園紅色文化報告會,利用校園網站、新媒體平臺進行宣傳,將泰州紅色資源實實在在地納入校園文化建設,展示泰州紅色資源的魅力,以此加強校園紅色文化氛圍的建設,使泰州紅色資源及紅色文化植根于大學生心中。
紅色資源是我黨在革命和建設過程中留下的寶貴財富,泰州高校將本地紅色資源融入到高校第二課堂可以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促進大學生對本地文化的認同,同時也提高對西方不良文化思想侵蝕的免疫力。泰州高校應借助本地豐富的紅色資源唱響紅色主旋律,將高校的第二課堂打造成為立德樹人的重要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