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磊 黃之洛 張 豆 代 煒 張瑞淇
([1]中國民航大學法學院 天津 300300;[2]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 上海 200433)
伴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快速發展與普及應用,人類社會各個領域都在進入深度數字化轉型的歷史進程。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逐漸在各大行業中得到廣泛應用與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民航局提出實施新時代民航高質量發展戰略,呼吁加快推進以“平安機場、綠色機場、智慧機場、人文機場”為核心的“四型機場”建設,同時也要求把智慧機場作為推進“四型機場”建設的關鍵支撐和實施路徑。
智慧機場作為機場建設的熱點與民航強國建設的重點,是信息時代的新產物,不同的學者從各自的角度對其進行定義,目前還沒有較統一的說法。筆者認為,智慧機場是一個以保障民航運輸安全、提高機場運營效率與服務質量為目標,通過運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信息安全等技術,實現機場建設運營智能化、高效化的綜合系統。
根據機場的不同功能分區可將智慧機場的數據分為智慧機場的飛行區數據、智慧機場地面運輸區數據以及智慧機場候機樓數據。機場包含飛行區、地面運輸區以及航站樓三大部分,同時又包含旅客服務、安檢、空中交通管理、機務維修等若干系統,這導致數據數量龐大;另外,機場數據對時效性、保密性與共享性要求極高,數據需做到高質量、完整以及準確達到標準。面對紛繁復雜的機場數據與不容降低的高標準高要求,如何對智慧機場的數據進行有效治理,即如何構建智慧機場數據治理能力體系并使其得到有效提升的問題變得尤為重要。
國外對于“數據治理”的認識始于2004年,H.Watson探討了“數據倉庫治理”在Blue Cross和Blue Shield of North Carolina兩家公司的最佳實踐,由此拉開了“數據治理”在企業管理中的大幕。2004年國際數據治理研究所提出了數據治理框架模型,并為企業數據做出決策和采取行動的復雜活動提供新方法。2005年后,陸續有學者對“數據治理”展開研究,比較代表性的有J.Griffin、L.Cheong、D.Power,討論數據治理環境下企業、政府、醫院的職能角色、模型、框架、因素與機制等。
在過去幾年中,智慧城市、智慧交通以及智能技術的迅速發展為民航業創造了人工智能機場的概念。根據信息技術的發展劃分,機場可劃分為電子機場階段、數字機場階段以及智慧機場階段。黃有生認為,在電子機場階段,運輸機場利用一些簡單的電子化、信息化手段輔助進行生產作業和管理;在數字機場階段,運輸機場主要的生產運行和管理等信息都已經數字化。目前國內大部分支線機場以及部分干線機場均處于上述兩個階段。肖兵認為智慧機場大數據在機場商業中體現的是數據共享、互聯互用,運行全感知的信息同步互通,數據管理全覆蓋高效增收,服務和被服務對象體驗的全方位多角度提升。國外學者對于智慧機場的研究范圍十分廣泛。Ghazal M,Ails提出了使用移動應用程序和智能手表實時跟蹤機場行李的智能系統。OuyangY認為在民航行李處理應用中,RFID標簽用于增強行李跟蹤,調度和運輸的能力,從而提高管理效率和用戶滿意度。另有Shou Yang等學者進行智慧機場路面檢測和健康監測,Alvest集團公司建設Smart Airport Systems智慧機場系統等。
智慧機場數據治理的主體并不僅限于機場。機場、航空公司、政府監管部門、聯建單位、空管、專業公司及其駐場單位都有不同的數據系統,數據系統是以數據為基礎的,但由于缺乏數據庫配置,可以單獨儲存數據,卻無法在系統之間進行實時互動。因此,機場數據治理的主體是以機場為核心,涵蓋了機場、航空公司、地區機集團、地區交通廳或民航局、保障單位、地服機構、相關運行單位,以及相關支持單位。
本文將機場數據全生命周期劃分為四個部分,即數據收集、數據分析、數據應用、數據共享。機場數據收集是數據治理的開端環節,其包含四個部分:數據全方位采集與存儲,數據預處理,數據加密以及數據原始分析。智慧機場的數據收集全流程,應到做到全面、準確,同時確保良好的保密性。收集到的原始數據經過第一輪的數據原始分析后,進入數據加工環節。數據加工分為三個部分:數據整合、數據轉換和數據計算。機場數據應用是數據治理的關鍵環節。在此環節,經過加工的數據分別通過不同的渠道服務于不同的行業。因此,這一環節需要對客體接收者進行分析,從而使得數據更具針對性。機場數據共享指數據應用后通過不同的主體進行下一步的傳播,發揮數據的紅利。通過數據共享,能夠使得更多的人充分利用數據資源,數據充分發揮其價值所在。
機場數據運用層次包括機場數據基礎、機場數據服務和機場數據生態。機場數據基礎即對機場原始數據收集,加工,存儲的硬件系統。傳統機場數據的收集取決于一個基于模糊控制的信息系統,而智慧機場數據基礎依賴于更加完善的系統。例如機場協同決策是將機場、空管、航空公司等相關方集成統一平臺,這一系統可以更好地集數據收集、分析、決策、共享為一體,提升機場運營管理水平與旅客滿意度。數據服務指提供數據傳輸、數據處理、數據交換等各種生存形態演變的一種信息技術驅動的服務。對于機場本身而言,機場數據服務包括:機場放行準點率分析、航線分析、機場運力分析等等。通過機場數據服務可以提升機場建設水平。對于旅客而言,機場數據服務包括:向旅客提供站內導航、換乘指南、票務訊息、機場美食、機場購物等服務,通過搭建數據平臺可以更大程度滿足旅客的需求。同時,可通過數據平臺刻畫旅客畫像,準確掌握旅客價值、乘機頻次、消費偏好等,進而增加機場對旅客的服務質量,提升機場商業價值。數據生態是數據的開放與共享、互動與協同,數據生態使得數據更加透明可信。機場數據生態對于機場的長遠發展而言十分重要。衡量智慧機場數據生態的關鍵是機場數據共享,機場數據共享的主體不僅僅是乘客與機場,還應包括航空公司、空中交通管理局,數據只有不斷地交流與協同才能使得數據價值最大化利用。實現數據共享需要兼顧數據的保密性,數據共享必須取得相關法律依據。
本文將機場治理要素分為人員治理能力、機場設施治理能力、機場環境治理能力、機場管理治理能力四個部分。機場人員可分為乘客、航空公司人員、機場人員、空管人員以及其他人員。在數據保密共享方面,需要機場與航空公司建立起人員數據治理體系,做好人員數據的保密與共享工作,實現有效責權分配。同時,機場商業方面也需對人員進行數據治理:利用數據對旅客進行人群刻畫,對不同消費能力的旅客衡量以及機場自身的定位,及時調整商業布局,實現商業價值。智慧機場的設施設備數據治理十分重要。如機場廣播系統、機場AODB系統、機場辦公OA、管理服務信息等系統的數據治理能力對于機場正常運行起至關重要的作用。機場環境包括機場工作環境、機場外部環境與機場內部環境,其涵蓋范圍十分廣泛。舉例來說,如機場外部環境中驅鳥工作需要數據治理能力,將鳥類信息數據與相關驅鳥技術進行匹配結合,能夠實現更科學高效的驅鳥活動,保障飛行外部環境安全。機場能否實現高效、安全的運行最終要落實到機場的運行管理上。機場運行管理能力是指機場調配資源、人力、物力的能力,即合理安排旅客出行以及貨物流通的能力。同時,對于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能力也屬于機場運行管理治理能力的一部分。
機場數據全生命周期和機場數據運用層次是從兩種不同的角度思考機場數據治理能力的維度。機場數據全生命周期是時間軸的思考方式,機場數據運用層次則是映射到空間上運用的方式,兩種維度之間存在對應重合部分。機場數據基礎與數據收集、數據加工之間是一種映射關系。機場數據基礎作為對機場數據原始數據收集、加工、存儲的硬件系統,是機場數據收集、加工這一數據生命流程在實際運用中的反應,只有擁有數據收集加工的實體系統才能夠使得數據的生命周期得以延續。機場數據服務與數據應用之間是一種映射關系。通過數據傳輸、數據處理與數據交換后,機場數據轉換為可提供機場本身建設的數據信息以及面向旅客提供服務的數據信息,即經過加工的數據發揮作用,這一環節對應到數據生命周期便是數據應用環節。機場數據生態與數據共享之間是一種映射關系。數據生態層次是數據的開放共享、互動協同,衡量智慧機場生態的關鍵便是機場數據共享程度。機場數據全生命周期中包含數據收集、數據加工、數據應用與數據共享四個階段,都離不開人員、設施、環境、管理四種要素的制約。由機場數據運用層次與數據全生命周期所相對應的映射關系,可同樣將機場人員治理能力、機場設施治理能力、機場環境治理能力、機場運行管理治理能力映射到機場數據運用層次上。
第一,構建法律保障體系。旅客對于信息安全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數據使用不當或者數據錯誤或泄露所導致的機場數據管理問題仍時有發生。因此,構建法律、政策、標準為一體的機場數據治理法律保障體系,適應于機場的龐大數據量分層地制訂數據治理相關法律法規,對于規范和完善機場的數據治理體系和智慧機場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
第二,構建政府為主導胡數據治理協同共享體系。
政府是海量數據的最大持有者,智慧機場的數據協同治理體系的建設,離不開政府的數據平臺支持。傳統的機場數據管理,數據的流通主要集中在業務流通范圍之內,不利于發掘機場數據在其它領域的價值。將機場的數據注入政府的信息海洋之中,不僅能夠拓寬數據的提供范圍,還能為一定程度上維護機場的數據安全,為機場數據提供數據云災備。
第三,優化政企關系。由于不同的機場與政府之間的管理模式不一樣,就導致了不同機場的數據治理的難度也有所區別,改善政企關系,就是要優化營商環境,建設“清、親”型政企關系,明確職權界限,確立政府對智慧機場建設的服務意識。同時,建立規范的媒體、公眾監督制度。政府應當主動為機場提供相關數據和服務,同時避免非正式對話,加強文件管理,使得政府和機場在數據治理中的職責權限有書面依據,有政府、企業以及第三方的參與,加強管理和監督機制的同時,政府應當適當放權。
第一,提升機場領導力。要提升智慧機場數據治理能力,機場領導必須足夠重視。通過構建積極的反饋渠道,使得數據治理的問題能夠及時反饋給領導,同時敢于創新、善于創新。此外,培養領導的數據治理戰略思維,從長遠、根本和全面的角度,進行智慧機場數據治理整體規劃。
第二,提升組織內部支持服務。機場應當做到加強組織內部協同數據治理的頂層設計,不僅僅是機場信息部門的參與,更應該讓相關所有機場部門進行參與數據治理體系的構建,通過更加扁平化的組織機構,增強不同機構之間的交流,提升機場整體競爭力。
第三,構建相關單位協作機制。機場應當和航空公司、空中交通管理部門進行深入的合作,通過整合各運行主體的內部生產數據,以提高航空公司、機場、空管等部門之間信息及時高效共享為目標,通過優化資源利用和改善時間節點可預測性,形成可交互的關鍵數據和統一流程,保證各單位間信息暢通,進一步充分調動保障資源,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和整體運行效率。
智慧機場是民航強國建設的重點。本文通過對智慧機場數據治理能力的研究,助力于智慧機場建設,同時提升機場的競爭力與實力,縮小與國外比較先進的機場之間的差距。同時對于數據治理能力的研究對其他行業的智慧化發展也提供了一個參考。通過把握影響智慧機場數據治理能力的關鍵要素,并結合新興5G、VR、AR等技術,在應用體系中實施具體的提升策略。此外,本文提出衡量智慧機場數據治理能力的多維結構模型,為后續智慧機場的數據治理能力影響因素和提升路徑的分析提供了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