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英劍
油氣田公司一線基層單位由于自身行業特點,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中心站巡邏巡檢、地面建設、現場辦公、生產(管理)調研、停氣碰口、工作交接與驗收、維修搶險等各類現場工作任務,都離不開車輛的安全運行保障。據統計,在西南油氣田重慶氣礦一個采輸氣作業區基層單位,交通行駛里程大致在30萬公里/年、3000 臺次/年左右。因此,做好基層單位的車輛安全管理非常重要。
“因為與駕駛員崗位職責不同,所以我們不便于對駕駛員進行安全監督……”,2020 年9 月,在重慶氣礦萬州作業區領導與中心井站輪班培訓員工零距離談心活動中,一位來自中心井站的從事日常氣井巡邏的員工,談及了自己在參與車輛安全監督工作中的“困惑”和“不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近年來,結合HSE 體系的推進工作,中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重慶氣礦相繼出臺了《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分公司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辦法》《西南油氣田分公司公務用車管理實施細則》以及《重慶氣礦交通安全實施細則》,重慶氣礦萬州作業區專門就乘車安全監督,有針對性地出臺了《車輛乘車安全監督實施細則》。以上“辦法”“細則”均明確了駕駛員與乘坐人員雙向、互動監督的職責和權利,既包括了駕駛員對乘坐人員的監督,也有乘坐人員對駕駛員的監督。這些“辦法”“細則”意在以此為契機,實現對駕、乘雙方不安全行為的及時制止、約束,從而保證行車的安全。結合目前正全面、深入開展的HSE體系推進工作,筆者作為分管作業區交通安全的副經理,對于該中心站巡檢員工所述的“困惑”和“不解”之語,給我帶來了思考和工作啟示;同時,我個人也認為這些現象和問題,應該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和認真的對待。
1.HSE 體系推進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轉變觀念。對于基層采輸氣作業區,工業安全僅僅是我們安全管理與監督的一個方面。除工業安全之外,我們采輸氣基層單位在日常的生產、生活中,每日都得面臨交通安全、后勤保障安全、消防以及公共安全等問題。
2.油氣田公司一線基層單位,由于自身行業特點,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中心站巡邏巡檢、氣田地面建設、維修搶險、生產現場辦公、生產(管理)調研、停氣碰口、工作交接與驗收等各類現場工作任務,都離不開駕駛人員和乘坐人員的安全“駕”“乘”行為,也離不開車輛的安全運行。為我們各項工作保駕護航。所以我們不能片面地、狹隘地局限我們安全管理與安全監督的范疇,更不能簡單地用工業安全管理工作,代替采輸氣作業區整體安全管理與監督工作的水平。
3.“開車是駕駛員的職責,我的崗位職責不在此”,類似觀念實則已成一些員工固有之觀念和習慣。我們應當坦誠,由于在思想上、觀念上對交通安全管理不夠重視,部分基層單位一些職能部門,包括HSE辦公室,主動地參與、介入交通安全管理與監督工作力度欠缺。盡管這些部門,把大部分精力和時間投入到了工業安全監督上面,客觀上造成了參與交通安全監督少的局面。這也較為真實地反映出了這些部門和員工,“重工業安全、輕交通安全”思想和觀念的存在。
4.正確引導并糾正部分員工“重工業安全、輕交通安全”的思想意識。在交通安全管理與監督工作中,我們基層單位應該加大強化類似思想和觀念的轉變,推動基層作業區實現向“全員大安全監督”的格局轉變。
1.一說到工作場所環境風險識別,可能我們相當部分基層員工潛意識中僅僅想到了油氣田井站場站、輸氣管道這些區域。類似中心站巡檢員工所述的“困惑”和“不解”,恰好反映出這部分員工局限地認識了安全風險識別的領域,欠缺了對交通安全環境風險識別的意識。
2.在我們川渝兩地油氣田,氣田中心站值班車輛多數時候行駛在崇山峻嶺、蜿蜒曲折的鄉鎮公路和村道公路上,這些道路體現出“四多”“一差”特點:即村莊道路多、過往人群多、留守老人兒童多、農用車及摩托車多和路況差,這些安全隱患“潛伏”在我們的交通工作環境之中。
3.如果乘坐人員不能夠對這些交通環境風險加以認真的分析和識別,則不會考慮對交通環境風險加以行之有效的評估,也不會主動監督駕駛人員對交通風險實施控制,交通環境風險系數將變得更大,交通事故發生的概率就更大。
4.由于我們乘坐人員沒有對自己身處工作環境風險識別的意識,沒有對駕駛員在一些存在風險路段進行鳴號、減速、剎車等安全監督和提醒,勢必造成交通安全事故隱患。很多時候,也由于乘坐人員忽略了履行自己的監管職責、提醒職責,如果與駕駛員吹牛閑嗑、或呼呼大睡,殊不知很可能乘坐的就是一趟通往死亡的車輛。
5.結合油氣田工作實際及人、車、天氣、道路、環境等諸多因素考量,按照HSE 體系推進交通安全總體安排及要求,我們每年都要開展重點路段環境安全風險識別整理和完善工作。下一步:一是加強駕駛員防御性崗位技能訓練,應該突出重點路段環境風險識別;二是我們應該以駕駛員為重點,強化駕駛員重點路段的記憶與認識;三是結合出車任務,對駕、乘雙方做好出車任務路段風險提示。只有將全體員工,都納入對重點路段環境風險識別工作之中,真正切實做到駕、乘雙方均做到“出車任務清、風險路段明”,實現安全行車。
1.HSE 體系的推進,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推進工具與方法的廣泛運用,我們行業的規范、要求、辦法、舉措等,就是我們所運用的工具和方法。《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分公司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辦法》《西南油氣田分公司公務用車管理實施細則》以及《重慶氣礦交通安全實施細則》《重慶氣礦萬州作業區車輛乘車安全監督實施細則》,本質上就是我們在不斷的具體工作積累與總結中,推舉、創新的HSE 體系,是交通安全工作新的舉措,也是為了進一步通過風險識別、風險控制、風險評估、最終達到整改或是減少風險的目的。
2.如果中心站的巡井員工,沒有充分地認識到以上“辦法”“細則”的推行,就是控制和減少其所處工作環境風險的具體工具、具體舉措,而是簡單地把交通安全監督與履行各自崗位職責“矛盾化”處置,勢必導致參與交通安全監督意識上,存在“不果決”“矛盾化”等困惑心理和現象。
3.對駕駛員風險識別不到位、違章操作行為、對突發的險情等情況,如果乘坐人員不加以提醒、提示、警示,任由駕駛員把自己帶入一場生命無助、驚心動魄的生死體驗,實際上也是對自己生命危險的無視和麻木。
4.結合我們油氣田基層單位所處地理、地勢以及工作和生活環境,在下一步工作中,一是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中石油各級關于交通安全的法規、要求;二是要不斷提升駕、乘雙方人員素質,增強全面踐行、遵守、履行乘車安全監督的自覺性、主動性,讓更多HSE 體系工作方法和舉措,在實際工作中真正實現“真用、用好、用出真效果”。
HSE體系需要全員推動;交通安全監督,需要全員監督;工具方法運用,需要全員運用。要實現基層交通安全全方位滲透,形成“全員交通監管”大格局,要實現“事不關己”到“事事關己”的大轉變,交通運輸管理就必須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總方針,遵循一崗雙責的總要求,堅持誰主管、誰負責;誰調派、誰負責;誰帶車、誰負責的總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