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權吉華 董 偉 張曉東
進入21 世紀,隨著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社會經濟獲得了迅猛的發展,面對這樣的新形勢,石油化工企業急需尋找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的創新路徑,找到繼續提升石化企業社會和經濟效益的不竭源泉。而石油化工企業的政工工作無疑是保證其沿著正確的道路前進并把握社會主義經濟發展脈絡,實現產業升級和創新的最重要的保障。本文從新經濟形態下的石化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實際意義和現實形態出發,對現實化工和石油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探究在新技術、新經濟時代改善化工與石油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與思路,以準確把握未來石油化工企業的發展趨勢,并提出了自己的獨特見解,以期為石化企業相關政工工作者提供翔實可行的借鑒和參考。
在當今的新經濟形勢下,民族振興和構建社會主義經濟新形態無疑是時代的主題。在我國的經濟發展歷程中石油化工企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作為工業體系的支柱力量,在實現工業現代化中有突出貢獻??梢哉f,石化企業的穩定與發展關乎整個國家的命運與前途,但是隨著新的科學革命浪潮和信息技術噴發的到來,以及世界經濟競爭的加劇、經濟結構的優化與調整,石油化工企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其傳統的生產建設模式已經不能完全適應當前新的經濟社會的需求。因此,相關工作人員必須牢牢抓緊石油化工企業的政工工作,在保證企業思想道路正確的前提下,為石油化工企業輸送高覺悟、高素養的時代人才。首先分析當前石油化工企業政工工作的現實狀況,找出存在的問題。
當今時代是一個多元交互的社會,強大的信息技術使人們的社交距離大大縮短,被大量、無序的信息所淹沒。這些龐雜的信息包含著多種多樣的思想和意識,有好的也有壞的,嚴重沖擊著人們的道德觀念和思想形態。這對當今的石化企業政工工作者造成了很大的沖擊。他們中的某些人的社會主義信念有所動搖,對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重視度嚴重下滑,甚至有些人認為在新時代已經不需要思想政治工作,從而在政工工作中出現了懈怠、玩忽職守甚至漠然的現象。有些政治思想工作者更加熱衷于追求個人利益,熱衷于追求物質享受,不關心企業員工的精神面貌和心理需要,把政工工作者的職責丟在了九霄云外。這種情況造成有些企業的政工工作得不到重視,被放在邊緣地位,甚至個別企業取消了政工工作部門。這嚴重影響了石油化工企業的核心力量和凝聚力,也不能使企業繼續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光發熱。員工向心力和凝聚力的下降,又必然會影響到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經營狀況,進一步造成連鎖的惡劣結果。
新經濟形式下,萬事萬物都在創新發展,石油化工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必須創新自己的工作模式,然而在現實中我國的石油化工企業的政工工作還在用傳統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形態。這種情況已經嚴重滯后于新時代的要求。有些石油化工企業看上去很重視政工工作,然而工作效果卻不理想,原因就在于他們還在用傳統的黑板報、企業內刊、喇叭宣傳、開會學習等陳舊的模式,沒有將新的數字和信息技術應用于政工工作中。這無疑造成了政工工作脫離于新時代年輕員工的現實,年輕人對于陳舊的宣傳方式不感興趣,他們更樂于接受互聯網、大數據、云技術等新穎、新鮮的事物。而石化企業的政工工作者卻缺乏這方面的專業人才,沒有解放思想、靈活引進新技術,結果造成了政工宣傳看上去熱熱鬧鬧,然而只是流于形式的現狀。這不得不引起我們深刻、入心地思考。
石油化工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歸根到底是人的工作,應當以人為本。在21 世紀的新經濟形態下,石油化工企業的員工更加年輕化、高素質化,也更加個性化和有特色化。他們喜歡創新創造,熱衷于對新事物的追求。這無疑對相關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標準的要求。同時,自媒體、新媒體和各種互聯網應用技術的廣泛使用,也對傳統的石化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挑戰。然而,面對這些新情況企業卻沒有對思想政治工作人才的培養作出革新,致使石化企業的政工隊伍建設和結構在新經濟形態下出現了問題,呈現出隊伍老化、知識單一、接受新事物差、工作傳統教條、缺乏新鮮血液等。這都給新形勢下的石化企業政工工作造成了復雜而多樣的困擾和阻礙。
在思想意識和思維文化多元的時代,在我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歷史大環境下,如何實現石油化工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創新路徑的探索,是我們急需解決的深刻命題,本文在研究中彰顯了自己的獨特觀點,希望能為石油化工企業的深刻改革提供一點方向性的指導。
在萬物互聯的多元時代,任何工作都離不開互聯網,石化企業的政工工作也是一樣。因此,新時代化工與石油企業的政工者應具備“互聯網+思想政治”的思維方法,充分發揮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新媒體的優勢,將其與政工工作相結合,從而有效提高政工工作的效果和實現思政主陣地的意義。石化企業的政工工作者可以將制作好的黨課、社會主義理論課、思想政治教育課以慕課、短視頻,在線課堂等形式呈現在網絡端,一方面方便廣大石化企業員工隨時隨地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進行思想政治學習,最大限度地發揮政工工作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為構建和諧的網絡環境貢獻力量,把政工網絡平臺打造成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從更廣泛更宏觀的視角去宣傳教育廣大員工,從而提升企業的凝聚力和核心力。
在當今多元文化交織的時代,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其核心競爭已經不僅限于經濟和技術,而演變成一種文化競爭??梢哉f,企業文化已經成為現代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體現,一個沒有成熟的具有自我特色的企業文化的施工企業是沒有靈魂的。企業文化具體表現為企業精神的文化、企業物質的文化、企業行為的文化以及企業制度的文化。這四個維度從不同側面詮釋了企業的經營理念、員工的素質體現、企業的生產標準、企業的品牌形象以及企業全體員工的核心力與團結力。因此,石油化工企業的政工與企業文化建設相互影響相互促進,最終實現相互發展。在企業文化的建設中,融入政治思想教育的內容,一方面提高員工的思想政治覺悟,堅守社會主義信仰,擁護黨的領導;另一方面培養企業員工對石油化工企業的忠貞度和擁護度,讓他們切實把自己當成企業組成的一部分,把石化企業當成大家為之共同奮斗的大家庭,將自我價值實現與追求與企業的生產目標和品牌塑造有機結合。通過企業文化這條紐帶,石油化工企業可以和員工擰成一股繩,實現合力的最大優化,實現雙方優點的充分展現,從而實現整個企業的質的飛躍和升華。
石化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必須革新自己的工作模式和考核體系,拓展思想政治工作范圍和渠道,完善優化政工工作的考核評價標準體系,妥善利用獎懲制度和激勵制度促進員工的成長和發展,開展多種形式的現代石化企業政工思想教育活動,把思想教育成果的體現納入考核評價標準體系,以此作為干部晉升、優秀員工評選、先進工作者考核的重要標準和因素。全體石化企業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含量和信息傳播速度,用廣大員工和群眾最樂于接受的方式和內容來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示,拉近政工工作和普通員工及群眾的距離,讓他們喜歡政工工作樂于接受政工工作。
在新時期下,要想將石化企業的政工工作落到實處,只依賴政工工作人員的力量是遠遠不足的,必須每個部門都積極參與到其中。新時期下,企業政工工作必須要與時俱進,這樣有利于企業應對各種復雜的情況。本文通過對當代石油化工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現狀的詳細分析,提出了對石化企業政工工作模式革新的建議,相信通過文章已經對石化企業政工工作的看法和態度進行了闡述。集思廣益為石化企業的騰飛獻計獻策建言資政,為石化企業的發展輸送更多具有互聯網思維和大數據技術的綜合專業人才,從而確保在多元文化的新經濟形態下,我國的石油化工企業能夠繼續保持健康良性的可持續發展業態,繼續為偉大中國夢的實現貢獻力量作出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