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 敏
國有企業黨支部是黨的基層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在國有企業中開展工作的重要戰斗堡壘。筆者聚焦提升國有企業黨支部組織力,從分析當前國有企業黨支部在組織設置和活動方式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入手,深入剖析問題根源,提出新時代優化組織設置、創新活動方式,全面提升國有企業黨支部組織力的意見建議。
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健全基層組織,優化組織設置,理順隸屬關系,創新活動方式,擴大基層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優化組織設置,創新活動方式,有利于增強國有企業黨支部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力,將其打造成為堅強戰斗堡壘。在作為黨在國有企業開展工作的最基本單元,黨支部在國有企業中廣泛建立。為便于研究,筆者選取了相對傳統的建筑類國有企業的黨支部作為研究對象。在建筑類國有企業中,黨支部一般建立在各級獨立法人企業單位、企業的內設機構以及企業所屬分公司、項目公司、事業部、項目部等。
(1)小微黨支部“三會一課”制度落實困難。小微黨支部是指黨員人數在3 人以上、7 人以下的黨支部。普遍建在規模較小的國有企業、或國有企業內設部門、或國有企業所屬分公司、項目公司、事業部、項目部等。由于小微黨支部沒有設立委員會,也沒有黨小組,“三會一課”中,支委會和黨小組會缺位,存在集體議事困難、學習氛圍不濃、黨課儀式感不強、組織活動效果不佳等問題;特別是一些小微黨支部,一些黨員長期出差,只有一兩名黨員留守,支部黨員大會和黨課兩種形式也得不到落實。
(2)聯合黨支部“聯而不合”問題比較普遍。在一些國有企業內設機構中,由于正式黨員不足3 人或黨員人數較少(3 人以上),將兩個及兩個以上部門聯合在一起,成立聯合黨支部。聯合黨支部由于涉及多個部門,黨員比較分散,業務存在差別,只解決組建問題,“形聯”而“實不合”,議事難、換屆難、活動難、組織生活制度落實難,黨支部政治功能得不到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不明顯。
(3)較大黨支部“不深不細”影響工作效果。在一些國有企業或國有企業所屬分公司、事業部中,黨員人數超過了50 人或近100 人,沒有成立黨總支或黨委,而是成立一個黨支部;或者黨員在15 人以上,但不劃分黨小組,這些情況下,黨支部書記或支部委員會工作壓力大,“三會一課”、談心談話、黨員思想匯報等制度得不到有效落實,黨支部教育管理監督職能很難落細落小落實,黨建工作落地存在“最后一公里”問題。
(4)黨支部活力沒有得到有效激發。在當前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有普遍反映,反映出一些黨支部的主體作用沒有充分發揮,在常態化學習教育、創新性開展工作、經常性組織活動方面辦法不多、措施不實,不利于激發黨支部和黨員干部的創新活力,不利于營造比拼趕超的濃厚氛圍。
(5)組織生活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一方面,組織生活的內容枯燥、流于形式,重“痕”不重“效”,留“跡”不留“心”,一些黨支部對黨員關注關心的問題把握不準,組織生活就是讀讀報紙、念念文件,完成任務,很少分析黨員思想、學習、工作、生活實際情況,針對性不強。另一方面,開展組織生活不嚴不實,一些黨支部管理松散,開展組織生活比較隨意,突出表現在一些黨支部把組織生活會,開成學習會、聊天會、總結會、甚至表彰會。
(1)基層組織的設置還不夠規范有效。由于有的不嚴格執行規定要求,導致出現上百名黨員只設一個支部,或只有幾名黨員成立了黨委的問題;有的不根據實際情況,只考慮覆蓋問題,簡單地把幾個部門放在一起組建聯合支部;有的只考慮組建問題,不考慮建強問題,沒有根據實際情況變化、改革發展需要來及時調整、優化黨的基層組織。
(2)抓基層黨建工作還不夠精準到位。在一些國有企業中,由于工作責任落實不嚴、工作理念陳舊落后、工作方法形式老套等原因,對基層組織設置和活動方式方面存在的一些聯合黨支部“聯而不合”、一些小微黨支部由于人員流動而組織生活長期得不到有效落實、一些黨支部“三會一課”流于形式等問題,或“放任不管”“視而不見”,或“無能無力”“無所作為”,或只管“撒大網”,缺乏問題導向、精準意識,缺少精準施策、分類指導,就具體問題拿不出切實管用的解決辦法方案。
(3)思想認識還不能完全適應新要求。有少數黨支部書記反映“生產任務特別重,開展支部活動很困難”和極個別黨員表示“工作忙不過來,哪有時間參加學習”“學習多了會影響生產經營工作”。這些思想層面的問題,是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得不到充分發揮的思想根源。
(4)帶頭人隊伍的建設還有較大差距。有的黨支部書記和支委主責主業意識不強,把黨內職務當“兼職”,認為是行政職務的“搭配”,甚至個別把黨內職務當成是額外負擔;有的業務上是“專門家”,黨建上是“門外漢”,既無思路、也沒招數;有的能力素質不能適應新任務新要求,不注重系統學習,不注重規律研究,干工作憑感覺、憑經驗,滿足現狀、得過且過。
(5)機制建設和制度保障還任重道遠。之所以存在黨支部活力沒有得到有效激發、組織生活的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等問題,根本原因在于基層黨建工作制度機制還不夠完善,貫徹落實還不夠嚴實,比如,一些單位沒有把履行黨建職責情況、抓基層黨建成效作為干部選拔任用、績效考核、獎勵懲戒的重要依據,責任壓力沒有充分地傳導到黨支部書記肩上。
(1)優化組織設置要嚴格制度規定。《中國共產黨章程》和《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中國共產黨國有企業基層組織工作條例(試行)》等黨內法規,對于黨的基層組織設置有明確的規定。在優化組織設置工作中,各級黨委要堅持原則、嚴格把關,依據黨章黨規,結合實際情況,及時規范地做好黨支部的組建、調整、撤銷等各項工作,堅決杜絕組建黨支部不達條件、不符程序、不分大小,以及黨支部調整或撤銷不及時等問題發生,切實把所屬黨支部建強建好建優,夯實全面從嚴治黨組織基礎。
(2)優化組織設置要突出因地制宜。“黨支部設置一般以單位、區域為主,以單獨組建為主要方式。”這是黨支部設置的一項基本原則。要緊密結合建筑類國有企業實際,弘揚“支部建在連上”光榮傳統,把黨支部建在項目(分公司、項目公司、項目部)、建在部門(內設部門、事業部)這些基本作戰單位上。充分考慮項目和部門性質、黨員數量等實際情況。對于小微黨支部,要進行科學整合;對于聯合黨支部,要嚴格按照地域相鄰、行業相近、規模適當、便于管理的原則進行組建;對于較大黨支部,要按照便于組織開展活動原則,劃分若干黨小組,配強黨小組長。
(3)優化組織設置要配強支部書記。抓好黨支部書記隊伍建設,關鍵在于抓好“選、育、管、用”四個環節工作。一要選好,細化辦法舉措,注重選拔既懂業務又懂黨建的優秀干部充實到國有企業黨支部書記隊伍中來。二要育好,統籌干部人才工作,建立黨支部書記后備人才庫,注重發現優秀黨員作為黨支部書記后備人才,搞好“傳幫帶”,注重黨支部書記培訓教育。三要管好,實行從嚴管理,進一步完善黨支部書記抓黨建述職評議考核制度機制,對不適宜擔任黨支部書記的,要及時進行調整。四要用好,完善黨支部書記激勵機制,樹立鮮明導向,把黨支部書記履職情況作為考察干部、選拔干部的重要依據,同等條件下,重“用”優秀黨支部書記,切實發揮“頭雁”效應。
(4)創新活動方式要在內容上找準根本點。黨的組織活動,政治性、思想性是第一位的。創新活動方式,要堅持政治性、思想性,準確把握時代特點和黨的任務,緊緊圍繞國有企業生產經營中心工作實際,創新活動方式,確定活動主題,堅持問題導向,緊密聯系實際,通過創新,引導廣大黨員從理論和實踐、歷史和現實、當前和未來、中國與世界的角度深刻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
(5)創新活動方式要在形式上找準突破點。活動凝聚黨心、匯聚力量、激發活力,活動關鍵在“活”和“動”。一要留足活動空間,激發基層黨支部和黨員的積極性、主動性,推進黨支部“主動”。二要加強結對共建,實現資源互補,增強活動效果,推進黨支部“聯動”。三要強化黨性錘煉,拓展主題黨日活動,增強黨員身份認同感和組織歸屬感,增強黨員思想“觸動”。四要用好信息手段,推動微信公眾號、視頻號、微信群等新媒體傳播教育方式廣泛運用,讓組織生活更“生動”。
(6)創新活動方式要在機制上找準支撐點。創新活動方式,要突出提質增效,嚴格落實“三會一課”等基本組織生活制度;規范統一《黨支部工作記錄本》,健全黨支部工作臺賬,推廣黨支部組織生活內容通知單制度。創新活動方式,要健全長效機制,探索建立黨員教育、黨員活動、黨員管理的長效機制,進一步提高黨支部開展組織生活的積極性;建立健全“共產黨員先鋒崗”創建機制,樹立激勵黨員創先爭優、實干擔當的鮮明導向。創新活動方式,要建好平臺陣地,全面推進黨員活動室規范化建設,保證黨員學習有地方、開會有場所、議事有空間、活動有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