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俊明
隨著中國進入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黨政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助力新時代發展的重要思想工具,黨和國家越來越重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賦予了更大的責任。但目前黨政思想政治教育很多時候還處于傳統的引導模式,這對于黨政思想政治教育適應新時代發展,特別是適應青少年教育是存在一定差距的。基于以上背景,如何通過創新黨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保證落實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確保傳遞正確的價值導向,推動黨政思想政治教育實現新的突破成了當前迫切之舉。本文擬從黨政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出發,旨在尋找全新的發展源泉,持續完善黨政思想教育機制,落實創新路徑,為落實好黨政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的想法及策略。
當前,由于中西方意識形態的長期斗爭,導致我國思想政治教育必然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一是國內外形勢依然嚴峻,國外對于我國的發展抱有較多敵意。因此,就目前而言,需要面臨在發展過程當中出現的各種阻礙。從當前的美英等國以及歐盟對中國的制裁可以看出,西方國家對我國的崛起想方設法阻撓,企圖扼殺我國的快速發展,這對于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我們青年一代在當今意識形態的多元化沖擊下,由于受目前生活節奏壓力、工作壓力等的影響,很多黨政青年出現了目標動搖、沉迷西方文化,向往西方發展等崇洋媚外的表現,這就必須進一步加強思想政治建設,以更好地面對全新挑戰,積極應對新型要求,避免政治教育出現走彎路的模式。這對于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課題,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搶占意識形態高地顯得尤其重要。
但是,在面臨嚴峻挑戰的同時,也蘊藏著巨大的機遇。當今之中國,正處在近代以來最好的發展階段,青年一代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度、自尊心是最強的;青年一代的責任感、歸屬感、使命感也是最強的,從去年驚天動地的抗疫戰役中,充分體現出當今青年一代是中國最可靠的中流砥柱,在這個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也是最好開展以及引導的。特別是今年兩會后,黨和國家提出了十四五規劃,對未來五年乃至一段時期的工作明確了奮斗目標及提出了具體的規劃,振奮人心,鼓舞士氣,全國各族人民當前正凝結成建設社會主義新時代的磅礴力量。所以,在面對挑戰的同時,我們更應該把握背后的機遇,只有牢牢抓住機遇,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緊緊掌握在我們手上。
黨政思想教育離不開黨和國家的總體發展方向及定位,要想推進黨政思想教育工作,首要就是在宏觀上把握著自身的發展定位。首先要在黨和國家的發展大局下,明確其在歷史進程中的歷史方位,才能精準且有效地認知到目前的方位;只有全面掌握歷史責任以及歷史進程,才能確保在思政教育當中,將國家的發展與歷史方位聯結在一起,才能充分發揮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識形態作用。特別是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黨政思想教育是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其承擔起承前啟后的作用,定位明確了對我國社會主義新時代建設有著巨大的助推作用。
黨政思想教育不但要守正,更要創新,這個創新最主要的體現就是完成教育內容與新媒體的融合。新媒體已經逐步成為當今最重要的傳播途徑,只要把握好新媒體,才能切合當今青年的實際情況。這里提到的新媒體融合是廣義的融合,一個層面是黨政思想信息與新媒體的融合;另一個層面是采用新媒體技術教學。教師應用也未能產生重視。為了能夠挖掘新媒體技術的價值,因此思政教育必須認知到新媒體在師生教育中的重要性。必須重視新媒體的應用,將思政教育落實到位。在案例設計以及教學實施中,采用全新方法,使之適應傳統媒體課堂,通過新媒體的全面應用,賦予思政教育更多的創新性。
在現有的經濟領域,需要完成結構改革,并將結構改革的方式應用至思政教學中。針對黨員青年,需要在思政傳播中,解決出現重復、產能過剩、形式枯燥、內容單一等問題。從思政課堂的教學需求入手,全面解決高校思政教學出現親和力缺乏的問題。此外,因教育程度的問題,在進行思政教育時,需要側重理論學習點,完成有效的沖突解決。
思政教育能否把握好將決定著黨和國家的事業及前途,而創新思政教育發展顯得的尤為重要。創新思政教育策略需全面把握住思政教育的方位:一是要在思政教育環節完成社會主義性質以及民族特色的有效認知。在思政教育過程中,融合新時代的發展基準,根據社會主義建設目標,落實需求責任。例如,在推進過程中,堅持我國的社會主義思想,高舉社會主義新時代大旗,實現偉大工程的人才體系建設,把握思想政治原則,以便完成新時期思想政治建設的社會綱領;二是要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素養。在思政教育建設中,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推進工作中不斷強化道德理論修養;同時隨著目前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樣化、文化多樣化等影響,進一步將道德修養與意識形態同步落實,同位推進,不斷推動國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成長;特別是黨員同志,更應該要不斷進行思政教育的總結反思,始終堅定思政教育的立場及方位。
新媒體作為全新的媒介途徑,我們在思政教育的過程中必須要全面挖掘及全面利用:一是通過數據的內容驅動以及數字驅動等模式,全面挖掘相關熱點,不斷創新傳統現代化發展的需求以及認知,并通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導向,完成形式、內容、服務、守正、創新等內容的有效鑄造,讓思政教育有更多更新的內容,讓思政教育工作更容易推進;二是通過網絡來建立起政治教育的創新發展機制,讓所有人都能參與到思政教育工作中來。今年是建黨100 周年,可以以智慧黨建的模式,通過數字化的模擬場景,回顧建黨100 周年的奮斗歷程及光輝成就,讓青年一代對思政教育有更深的理解和吸收;三是以大數據為依托,充分借助數據的力量,對思政教育進行數字化的總結及整合,讓思政教育在數字化平臺上生發出更多對青年思政教育有用的應用模板,為新時代思政教育提供有效的發展路徑。
結構性改革關系到思政教育創新的源頭,必須要有具體的措施大力推進:一是在思政教育的系統下,需要解決目前思政教育活動的不平衡問題。相關教育者更需要認真指導思政教育對象的個性化差異以及綜合需求,針對新時代思政教育而言,必須全面解決好關系以及發展空間的問題。強化目前的思政教育改革力度,完成思政教育的精準以及判定供給;二是在傳承傳統機制的情況下,從供給側入手,同時通過改革供給制,從思政教育最開端處引領需求、解決矛盾,從而完成精準供給;三是要建立起思政教育的數據庫。教育工作者可以加強平時數據的收集,通過充分挖掘教育對象的層次目標,在分類、分層后,將其存入數據庫,教育者控制整個數據庫的基準,確保有效方案的修訂,以利于進一步提升思政教育工作的質量。
綜上所述,創新黨政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需要我們緊盯目標,敢于嘗試及改革,并在實際工作中奮力推進各項創新舉措,讓黨政思想政治教育更有動力,更添活力,更具魅力,讓黨政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