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喻利剛
中國石油大港油田分公司始建于1964 年,是以油氣勘探開發為主營業務的地區分公司。在57 年的發展歷程中,作為母體單位,歷經數次改革重組,歷史包袱沉重、員工總數多、干部隊伍規模大,優秀人才積壓比較嚴重,加之生產經營規模增長幅度有限,可提供的領導崗位和成長機會相對較少,年輕干部培養選拔工作整體呈現出“三缺一少”局面,干部隊伍結構不盡合理、干事創業活力不足。
近年來,大港油田公司黨委積極踐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創新和加強年輕干部培養選拔工作,持續釋放重視年輕干部、培養年輕干部和使用年輕干部的強烈信號,以上率下推動年輕干部培養選拔工作打開了新局面、跨入了新階段,一大批優秀年輕干部脫穎而出走上處級科級領導崗位,逐漸成為公司改革發展的中堅力量。
堅持把培養年輕干部作為事關石油事業薪火相傳、事關企業持續穩健發展的一項長期性戰略任務,著力健全完善制度機制,推動培養選拔年輕干部常態化制度化系統化。
(1)建立完善培養選拔制度。在吃透上級文件精神、摸清年輕干部隊伍現狀基礎上,及時研究出臺了《加強和改進優秀年輕干部培養選拔工作的實施意見》《科級干部掛職交流工作暫行辦法》《激勵干部擔當作為的二十條措施》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完善了優秀年輕干部崗位實踐鍛煉、發現識別儲備、優先選拔配備和領導人員到齡當月退職、個人申請提前退出、轉評技術專家等機制,建立形成了一套涵蓋年輕干部教育培養、選拔任用、管理監督的政策制度體系。
(2)建立健全領導責任制。按照干部管理權限,實行分級管理,明確了黨委負總責,黨政主要領導是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是直接責任人,干部人事部門具體組織實施,業務部門各司其職、相互配合、共同落實的責任體系。將優秀年輕干部培養選拔工作作為管理指標納入所屬單位業績考核指標體系,作為年度領導班子綜合考核的重要內容,列為所屬單位科級干部調整報告報批報備審核的重要事項,構建上下聯動、運轉高效的培養選拔工作格局。對培養選拔年輕干部工作成效突出或進步較大的單位進行了業績分值獎勵,對工作不力、成效不明顯的單位組織人事部門負責人進行約談,有效激發了年輕干部培養選拔工作的積極性。
(3)探索建立動態管理機制。每年組織開展一次處級后備干部推薦調整工作,分層分類建立后備人才庫,單獨掌握“80 后”名單,延伸掌握一批35 歲以下、具有發展潛力的正副科級干部名單,提前把優秀年輕干部納入組織視野。常態化開展年輕干部培養選拔工作調研,近距離了解年輕干部的主要特點和不足,進一步摸清年輕干部“家底”。同時注重從科研項目、外部市場、黨校培訓、掛職鍛煉、先進評選中篩選、發現優秀年輕干部,及時納入后備名單;與巡察、紀檢、安全、維穩等部門建立常態化溝通機制,及時將不符合條件的調整出名單,確保后備干部隊伍始終保持充足的數量、優良的素質和合理的結構。
年輕干部健康成長,培養是關鍵。公司黨委積極探索年輕干部教育培養新機制,精心打造青年干部黨校培訓和年輕干部掛職鍛煉“兩個品牌”,著力提升年輕干部八種本領和七種能力,加速年輕干部成長成才成熟。
(1)分級分類開展精準培訓,快速提升年輕干部理論水平。按照統籌規劃、分級實施、按需施教、注重實效的原則,實施年輕干部精準培訓,公司組織人事部門重點抓好青年干部黨校培訓班和青年干部MBA 課程培訓班兩個特色班,公司機關其他業務部門重點抓好干部專業培訓,所屬單位負責干部任職培訓、適應性培訓等,通過日常培訓、集中輪訓、送外培訓等多種方式,提升年輕干部政治素質、業務能力和管理水平。近年來,公司先后選調300 余名年輕干部參加公司層面和上級各類培訓或專項工作;先后舉辦了2 期青年干部黨校培訓班、培訓學員105 人,已有40 人提拔為處級領導、占比達到38.1%。
(2)做實做細掛職交流工作,讓年輕干部在實踐中鍛煉成長。把科級干部掛職交流作為培養年輕干部的基礎工程和先導工程,選取8 名機關、科研、基層單位優秀年輕干部,探索開展了為期一年的科級干部掛職交流,在公司上下取得良好反響。在此基礎上,總結形成擴大掛職規模、延長掛職期限、拓寬專業領域、壓實培養責任、年度跟蹤考察等經驗做法,逐步建立了一套“選拔、管理、培養”掛職交流機制,并精心組織推動第二批、第三批科級干部掛職交流工作,加快培養公司干部隊伍接替力量。共開展了三個批次共82 名科級干部掛職交流,已有10 人走上處級領導崗位,20 余人被掛職單位留用,掛職期滿返回原單位的大部分也得到提拔或重用。
工作中我們體會到:用常規方法選拔年輕干部難度比較大,必須解放思想、大膽探索、創新實踐,用好的方法選準用好年輕干部。
(1)堅持德才標準,大膽選拔使用。牢固樹立“年輕化服從于高素質”的理念,始終堅持好干部標準不走樣、堅持事業為上不動搖,堅持系統思維和全局觀念,把年輕干部選拔配備工作融入日常、抓在經常,常態化開展優秀年輕后備干部推薦和專項調研,每年的領導班子和中層領導人員補充調整,在統籌使用好其他年齡段干部的同時同步推進年輕干部選拔工作,并采取競爭上崗、公開遴選等方式,為年輕干部搭建展示自我、施展才華的公平競爭平臺,把德才兼備、擔當作為、實績突出、群眾公認的優秀年輕干部選拔上來,努力形成老中青合理梯次搭配。近年來,有15 名35 歲以下優秀年輕干部走上處級領導崗位,“80 后”處級領導人員增加到30 余名,進一步擴大了年輕干部培養選拔效應,傳遞了重視年輕干部、培養年輕干部、選拔年輕干部的強烈信號,以上率下帶動年輕干部培養選拔工作整體有了實質性進展。
(2)嚴把程序關口,確保科學規范。堅持嚴格履行干部選拔任用程序不動搖,專門針對35 歲下優秀年輕干部,建立了一套嚴謹規范、行之有效的公開選拔方法,確保選拔上來的年輕干部過得硬、經得起檢驗。在公開選拔報名階段,專門增加了所屬單位干部群眾民主推薦和黨委集體研究環節,切實把好第一道關口;在素質能力評價中,引入量化評審機制,從學歷、工作實績、群眾公認度等11 個方面,精準評定干部基本素質能力;在公開競聘中,采取分專業路動態建立評審委員會、述職+答辯、邀請職工代表旁聽監督等方式,確保競聘過程客觀公正、公開透明;在組織考察中,突出政治素質考察,專門增加民主測評和民意調查環節,從素質、能力、業績3 個方面10 項指標,全面考察評價干部,切實選準選好干部。
(3)從嚴選任管理,確保選準用好。始終堅持嚴管與厚愛結合、激勵與約束并重,持續健全完善干部擔當作為的激勵和保護機制,落實“三個區分開來”的要求,切實為勇于負責的干部負責、為敢于擔當的干部擔當。認真落實激勵干部擔當作為“五必談”要求,開展關愛干部身心健康談話,在上崗前,統一進行“忠誠干凈擔當”專項談話并簽訂任職承諾書,上好任職“第一課”;日常工作中,結合干部考察考核、調研走訪,經常性地開展談心談話,及時幫助指導、答疑釋惑。健全完善領導人員提質增效貢獻度分級分類分檔獎懲機制,建章立制做實試用期考核,運用多維度測評做細年度考核,實施差異化激勵做精業績考核,把考核結果嵌入干部育選管用“全鏈條”,對綜合考核排名靠前、履職成效突出年輕干部,加快培養使用和表彰激勵,對考核結果較差的,給予提醒、誡勉和組織調整,并扣減績效薪酬,有效激發年輕干部干事創業熱情和主動擔當作為勇氣。
年輕干部是事業興旺發達、長遠發展的接續力量和希望所在,是關系事業繼往開來、薪火相傳的根本大計。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是一項長期的戰略工程、基礎工程和系統工程,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必須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從戰略和全局高度統籌謀劃、協調推進,持續健全完善年輕干部“選育管用”全鏈條管理,推動年輕干部隊伍素質更高、數量更足、結構更優、作用更好,努力形成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良好局面,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組織和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