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景沛
(洛陽理工學院,河南 洛陽 471000)
在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的情況下,人們日益追求生活的多樣化和高級化,對于環境問題的關心也日益增加,特別是在改革開放之后,城市的進一步建設和延伸使得自然環境在一定程度上遭到破壞,對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與質量的進步帶來挑戰。追求綠色發展逐漸成為新興的世界經濟發展浪潮,如何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是現階段各國共同關注的焦點問題。
有“無煙產業”“朝陽產業”之稱的旅游業具有低污染、低能耗、低投入、高產出和高關聯性等特點,因此具備巨大的綠色發展潛力。河南省作為中原大省,擁有數量龐大的旅游資源,其中不乏豐富的又獨特的綠色旅游資源。2020年河南省GDP共達到54997.07億元,旅游總收入占河南省當年GDP的8.75%。說明河南省旅游業的快速發展對于本省經濟、社會以及居民生活的進步和發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河南省在發展旅游業的過程中應當注重綠色意識的養成,充分認識到旅游業的綠色化對于推動河南省經濟社會綠色化的重要作用,充分開發、利用和保護河南省綠色旅游資源,幫助河南省旅游業乃至全省經濟在可持續發展道路上更進一步。
河南省旅游業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成長,雖然其發展水平與我國發達地區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其悠久的歷史文化、豐富的旅游資源、優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豐富多樣的旅游產品等都使得河南省旅游業有著較好的發展態勢,同時也為河南省旅游業綠色發展創造了優越的條件。
河南省之所以被命名為“河南”是因為其地理位置在我國的中東部,占據了黃河中下游,而其行政區劃大部分位于黃河以南。河南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旅游大省,它氣候適宜,山水壯麗,風景秀麗且自然旅游資源豐富。河南是各種罕見的自然景觀的匯集之地,同時也因其所具有悠久歷史以及其歷史文化所造就的完整齊全、數量詳實的人文旅游資源而被世人視作為歷史文化資源大省,中國8大古都中有4個都出自河南省,這使得河南成為最能體現華夏文明和中華文化古文化旅游資源最集中的地域之一。品類眾多、豐富齊全的旅游資源成為河南省旅游業綠色發展必不可少的資源依托和基礎優勢。截至2020年,河南省共有113個項目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A級旅游景區有519個,其中,有185個4A級以上景區。
河南省總面積排到全國的第十七位,總面積共16.7萬平方公里,占我國國土面積的的1.73%。地勢特征為西高東低,北、西、南三面分別被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別山環繞,中部和東部由于黃河和淮河的沖擊形成平緩的平原,西南部為南陽盆地,地形豐富多樣。河南地跨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流域,省內河流旅游資源豐富。全省森林、濕地面積廣闊,為動植物資源的多樣化提供了基礎條件河南省內現有10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豐富獨特的地文景觀、壯美的水體景觀和多樣化的生物景觀為河南省旅游業綠色發展提供了自然資源優勢
河南省是中華文明的興起的地方,擁有洛陽、安陽、鄭州和開封四大古都,另有近30個王朝將行政中心設置在河南境內,此外還有南陽、商丘等文明全國的歷史文化名城,在華夏文明的形成、發展和強大的過程中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河南省作為我國姓氏文化的起源地之一,是171多個大姓的故鄉,占如今300多個大姓的一半以上。其中包括了以“陳林半天下,黃鄭排滿街”聞名于世的海外四大姓氏——陳、林、黃和鄭,它們均發端于河南。尋根也成為國外華裔、華僑游客赴河南省旅游的重要動機之一,尋根旅游成為當下較為熱門的新興旅游形式之一。此外,光輝的革命傳統以及其所對應的紅色旅游資源一直是河南省引以為傲的旅游優勢,該優勢幫助河南省紅色旅游項目迅速發展。品類眾多、豐富齊全的旅游資源成為河南省旅游業綠色發展必不可少的資源依托和基礎優勢。
在北方與河南省相接壤的有河北與山西、南面湖北,東西方向分別相鄰于安徽、山東和陜西,占據著望北向南、承東啟西的優越的地理位置。此外,河南省地勢西高東低,以平原為主,且沒有太劇烈的起伏,為河南省交通的規劃建設提供了便利條件。因此河南省自古都是重要的交通樞紐,承載著巨大的游客流量。河南省鐵路網以鄭州為核心成“米字型”分布,我國京廣、京九、焦枝、隴海等多條重要干線匯合于河南,使之成為為四面八方服務的交通命脈,鐵路交通基本上實現了省內各市的全覆蓋。在公路建設方面河南省也取得了卓越的成績,十八大以來,河南省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267000千米,其中高速公路6523千米,現在河南省已經達成全市所有縣(市)20分鐘上高速的目標,大大縮短了旅客們在路途上的時間。新鄭國際機場作為河南省最重要的機場,是我國首個國家級航空港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試驗區核心組成部分、國際航空貨運樞紐機場、中國八大區域性樞紐機場之一,它也是中國中部地區最大的國際機場、中國內陸地區最全面的國際機場。航線分布廣泛,同時擁有多條國際航線,是河南航空的門戶,加之洛陽機場和南陽機場的配合,使得河南省每年游客的吞吐量有大幅提升,為其迎接國內外游客提供了便利條件并為河南省旅游業的綠色發展創造了很好的先決條件。如今,河南省更是在中國發展戰略部署中起到了至關主要的作用,隨著中部地區崛起的深入,河南省的區位優勢更加突出。便利的交通、優越的區位成為河南省旅游業綠色發展的另一基礎優勢。
通過查閱《河南統計年鑒》和河南省相關統計網站的數據發現,近幾年來,河南旅游業建設與發展取得的顯著的成效,年度招待海內外游客人數逐年增加,旅游總收入穩定,各類旅游企業和旅游相關單位質量均有所提升,現已形成了以旅游業、餐飲業、農業、工業、建筑業、運輸業、郵電業、金融業、保險業等多產業相交織、相互配合、相互促進的發展體系,成為促進河南省旅游業和其經濟綠色化發展,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推動力。2020年河南省旅游產業發展成果顯著,共接待5.51億人次國內外游客,相較于2015年的5.19億人次上漲了約6.2%;共實現4812.85億元的旅游總收入,占2020年河南省GDP的8.75%;星級酒店406個,旅行社1165家。河南省旅游業在其已有的基礎上,近幾年保持較穩定的發展勢頭,有效地推動了河南省經濟社會的發展,同時我們還應該認識到它在今后仍保持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其為河南省經濟發展所做出的突出貢獻不容忽視,它仍將成為影響河南省未來旅游業和經濟社會綠色化發展的重要支撐力之一。
河南省在旅游業綠色發展方面有明顯的優勢,均為河南省快速健康綠色化的發展旅游業,甚至于推動整個河南省經濟社會進步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近年來,河南省為了促成旅游業的綠色發展,已在現有水平的基礎上,根據市場經濟環境變化的情況適時的調整旅游業結構,進行了一系列創新性的改革。但是我們仍需要意識到與發達省份相比,河南省旅游業綠色化發展仍面臨著多重劣勢與困難,任務尤為艱巨。
河南省持續穩定快速增長的出入境游客數量是河南省旅游業綠色發展、實現經濟綠色化的重要支撐優勢,但是大量的消費人群就像是一把雙刃劍,在給河南省帶來持續高漲的旅游收入、推動河南省旅游業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如果利用不當也會成為河南省實現旅游業綠色發展的阻礙。而通過實地訪問以及對于有關新聞報道的檢索,可以發現游客和景區旅游綠色化認識并不理想,綠色旅游的推廣工作也普遍沒有做到位。因此,不管是從景區的工作出發還是從游客的旅游行為來看,現階段制約河南省旅游業綠色化發展的首要因素就是綠色理念不夠普及,綠色意識淡薄。首先,景區方面有關綠色旅游的宣傳推廣工作做得并不理想,不少景區對于綠色旅游的相關概念內涵以及有關前沿問題并不知曉,景區普遍沒有認識到自身所能夠開發的綠色特色有哪些。有些旅游經營者為了追逐收益,對旅游資源不加節制地加以利用與開發,“綠色旅游”僅僅只是他們用來吸引游覽者的一種噱頭。其次,相關媒體也缺乏對于綠色旅游的宣傳。在有關報道中雖然時常可見“綠色旅游”、“旅游可持續”等相關字眼,但是它們對于綠色旅游的內涵挖掘的并不深入。最后,從當下經常出現的有關“旅游不文明行為”的新聞報道可以發現游客方面對于“綠色旅游”也沒有清晰的認識。很多游客在旅行途中沒有認識到保護生態環境也是自己應該肩負的責任,破壞生態環境、違背資源利用規律、使環境與資源超負荷遠轉的行為時有發生。
河南省在開發和運營各類景區時偏重于對經濟、收益管理、投資等方向的人才的吸納,而旅游業綠色化發展所必需的環境工程、環境監控、污染治理等方面的專業人才儲備嚴重不足。而在管理層面,相關的管理人士例如專業的旅游開發經營管理人員等也嚴重缺乏綠色開發的認識,導致綠色旅游活動的開展缺乏相應的專業指導。除此之外,專業環境服務人員的有限也導致了河南省在開展旅游業綠色發展相關工作時后勁不足。
目前,能夠成為河南省旅游業綠色發展的動力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還未形成,理想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應該涵蓋綠色旅游項目的規劃、管理和營銷等多個方面。但是河南省的綠色旅游開發活動當下主要還只是集中在建設常規的生態旅游、鄉村旅游的景區,缺乏模式和技術上的創新。河南省綠色旅游資源和項目開發、規劃、管理和營銷等有關的技術創新能力嚴重不足。而在創新的另一方面——形式、方式的創新,河南省也缺乏相應的能力,現階段河南省旅游綠色發展的開發形式和實現方式尚不成熟。除此之外,河南省對于國內外有關旅游業綠色發展的先進技術和模式的引進力度不大,而現有技術能夠有效轉化為產出的能力也不強,技術創新產出成果轉化效率較低,科技成果轉化情況不容樂觀,并不能有效地推動河南省綠色旅游事業的發展。
河南省在實現旅游業綠色發展時雖有突出的優勢,但同樣也有許多因素在制約著其旅游業綠色化的實現。針對河南省旅游業綠色發展的具體情況,并以河南省旅游綠色化發展的優勢和劣勢作為出發點,河南省可以從樹立綠色觀念、培養與激勵專業人才、提高技術創新能力等方面加以改進,協調好政府、市場、企業、游客之間的關系,使其以一種互利共贏的方式共處,明確河南省旅游業綠色發展的方向,構建科學的綠色發展路徑和實現方式。
(1)培養以綠色經營為核心的企業文化
各類旅游企業是河南省旅游業綠色發展的主體和活力因素。形成綠色化的企業文化能夠幫助企業保有綠色化的發展方向、經營重點和運作模式。因此以綠色經營為核心的企業文化有助于強化各類旅游企業在綠色化發展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它也成為推動河南省實現旅游與經濟綠色化的內在動力。應大力培養企業的綠色經營觀念,注意加強節能降耗有關工作的關注度。
(2)各類媒體加大對于綠色旅游的宣傳推廣力度
媒體應在綠色旅游方面充分發揮其宣傳引導的作用,向廣大聽眾和觀眾普及綠色旅游的相關理論和知識,轉變觀眾和聽眾的認知誤區。首先,電視、廣播、報紙、雜志、互聯網等媒介應該針對不同特征的群體制定不同的推廣策略。例如,青少年和兒童喜歡相對輕松和活潑的節目,電視與各互聯網平臺可以推出將綠色旅游與趣味綜藝相結合的節目,使年輕朋友在娛樂的同時還可以接受綠色旅游相關知識的普及。其次,各類媒體還可以充分利用公益廣告和新聞的宣傳作用,在潛移默化中將旅游者的觀念轉變為更為綠色、健康消費和旅游觀念。
(3)加大綠色旅游教育力度,轉變游客觀念
通過前文的分析可以發現現階段游客對于“綠色旅游”沒有形成清晰的認識,很多游客在旅行途中沒有意識到保護生態環境也是自己應該肩負的責任,破壞生態環境、違背資源利用規律、使環境與資源超負荷遠轉的行為時有發生。開展綠色旅游教育則是能夠提高游客素質的有效手段,通過教育活動的開展和宣傳可以有效地培養游客的環保意識、節能意識和綠色意識,扭轉其以前錯誤的觀念,大大降低旅游不文明行為的發生頻率。
專業的高質量人才,甚至杰出的企業家能夠指引企業在經濟活動中朝著正確的道路前行。如果一個旅游企業或相關政府機關部門能夠擁有數量質量兼備并且在綠色管理和創新方面的專業人才,可以幫助制定旅游行業朝綠色化發展方向的指引政策并幫助企業推出富有市場競爭力的綠色旅游產品,更有助于旅游企業在綠色化發展加強管理并幫助旅游企業實現生產經營的綠色化。以上工作可以通過引進、培養和激勵綠色管理和創新方面的專業人才來實現。河南省若欲通過綠色管理和創新方面的人才發展來實現旅游業的綠色化發展,首先,要制定引進有關綠色管理與創新的高質量人才的有關辦法,并完善本企業有關綠色管理和創新方面的人才激勵機制。其次,與其他研究院所或高校加強綠色管理和發展方面的交流,并請在綠色管理和創新方面優秀的專家為企業或者管理部門進行綠色管理和創新方面的培訓,幫助企業或者管理部門內部全體職工普遍形成綠色生產和管理的意識。最后,旅游企業各員工均應意識到自己就是企業的一份子,并且要意識到自己的行為也能對企業的生產和經營產生影響,保有持續高漲的責任感和工作活力,積極融入到企業綠色化經營和發展活動中來。
技術創新能力是一個企業甚至一個地區競爭力的重要體現之一。在既定的資源、環境條件下,企業可以依靠覆蓋綠色旅游項目的規劃、管理和營銷等多個方面的完善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可以在幫助企業實現收益最大化的同時維護生態、環境和資源的和諧。但是河南省的綠色旅游開發活動當下主要還只是集中在建設常規的生態旅游、鄉村旅游的景區,缺乏模式和技術上的創新,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應該更加重視綠色技術創新能力的培養。政府應該首先為提高綠色技術創新能力作出政策指引并以此作為旅游參與者們進行綠色技術創新的政策支撐,河南省可以通過制定有效的制度來引導河南省各類旅游活動參與者開展有關綠色旅游開發和管理活動。其次,綠色技術創新產出能力是影響技術創新能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旅游企業若要提高自身在綠色創新方面的產出效率可以與其他企業、高校或者研究院所加強綠色創新方面的合作溝通,幫助旅游企業實現綠色創新產出高效率轉化。再次,完善有關綠色管理和創新方面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并據此提高對河南省旅游企業有關綠色管理和創新方面的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對于幫助提升旅游企業的綠色管理和創新能力十分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