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建華 孫 卓
(浙江外國語學院,浙江 杭州 310023)
產業鏈供應鏈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確保我國經濟安全、產業安全,確保我國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根基。目前,我國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還不高,還存在基礎能力較為薄弱、價值鏈分工地位偏低、數字化轉型任重道遠、全鏈條協同性不強等四大困難問題。在新一代技術的發展背景下,數字經濟正在賦能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提升,深刻影響產業鏈供應鏈競爭的資源基礎和比較優勢。由此,在新發展格局下探討數字經濟賦能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提升的路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面向復雜多變的全球產業鏈供應鏈變革,如何應對世界復雜多變的環境非常重要,我國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的提升顯得更加緊迫。
當今世界,雖然資源、能源、資金、勞動力等生產要素是全球流動,經濟全球化一體化的趨勢也不會逆轉,但是,受諸多因素影響,世界經濟出現了較長時間的經濟衰退,繼而經濟全球化進程受到了西方國家在政府政策上的限制或阻礙,故而經濟全球化可能會在短期內會出現較大幅度的波動。在表現形式上,全球范圍內的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性和效率性問題可能會變得更加突出,尤其在后疫情時期,全球供應鏈的不確定性會明顯增加,全球供應鏈也正在受到巨大的外部沖擊,因此全球供應鏈的安全性和效率也正在受到重大影響。在這一背景下,后疫情時代難以避免會出現全球化的逆向發展趨勢,進而可能會形成相對獨立的區域性市場。這些市場的形成無疑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產品或服務的供給和需求,這對傳統商業模式和現有的產業鏈供應鏈運行帶來較大風險。面對低端產業向制造業成本更低廉地區專業以及高端產業向發達國家回流的逆向發展趨勢,改進和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保證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和穩定,顯得更加緊迫。
當前,我國經濟已步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總量持續增高,產業基礎能力不斷提升,技術創新能力不斷增加,高品質產品正在不斷贏得高端消費群體喜愛;數字技術的不斷深入產業領域,工業制造業領域數字智能制造水平得到了提升。但同制造業強國比較,整體上,我國產業基礎能力還不強,表現在產業鏈供應鏈上,其安全穩定性不夠,韌性不強,現代化水平不高。在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性上,關鍵產業鏈上的關鍵資源和關鍵環節仍長期被西方先進國家的企業把控,而且這種現狀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難以有較大突破;在產業鏈供應鏈協同性上,各類鏈的鏈鏈之間缺乏緊密聯動,鏈鏈之間的對接不暢的現象還比較明顯,基礎研究和產業化應用之間脫節的現象也比較突出;在產業鏈供應鏈系統性上,各級政府以及各項政策之間缺乏頂層設計,政策系統在覆蓋面、層級性、有效性等等方面還有待提升。因此,從滿足高質量經濟發展要求來看,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勢在必行。
為應對當今世界紛繁復雜的變化,我國政府提出了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發展規劃。在新發展格局下,如何有效解決我國現階段產業鏈供應鏈“卡脖子”的關鍵技術環節,確保產業鏈供應鏈不“掉鏈子”,對構建新發展格局,我國從單向融入世界轉變為與世界雙向互動的經濟循環具有重要意義。對國內市場來說,構建暢通的內循環是滿足人們對高端、高品質需求的基本保證。既要從安全性的角度找出國內產業鏈的瓶頸,進行重點突破,解決“卡脖子”問題;又要保持國內產業鏈的完整性,使其具備足夠的彈性和韌性,使其國內循環呈現動態平衡。與此同時,構建暢通的“外循環”也需要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提升為前提。
在數字技術被廣泛應用的背景下,社會生產生活形成海量的數據,海量數據通過數據挖掘工具處理和分析,形成有價值的數據資源,對盈利組織的企業來說,數據資源正在成為不斷獲取經濟利潤的重要源泉。運用數字技術,企業可以對產業鏈供應鏈運行進行精準分析,為企業經營作出最優解決方案;產業鏈供應鏈各節點企業利用這些充分挖掘和分析梳理的數據對企業進行有效決策,改變過去企業經營決策大多依賴管理經驗進行決策的方式。尤其是因數字經濟的發展而衍生出來的新經濟體,它們對資產有著全新的理解和利用,傳統財務報表上所定義的資產其重要性并沒有像以前傳統手工管理模式下那樣重要;企業管理決策中 不僅僅需要傳統的財務數據做決策支撐,也更需要隱藏在大量非財務報表中的非財務數據型數據,以此支撐管理決策。例如,企業生產制造過程中的設備運行數據,這些數據對企業生產經營至關重要,這些非財務數據借助現代數字技術就能有效發揮出管理決策支撐作用,這些數據正在成為有價值的數據資產。企業全方位對數據進行及時采集、分析和使用,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運營成本,提高生產經營效率。
消費互聯網的廣泛應用和發展,有力地證明了數字技術能有效提升企業適應市場需求的能力。例如,面向消費者個人及家庭消費的手機、家電產品企業,如小米手機、華為手機、海信家電、格力電器等等企業,借助數字技術,搭建智能生態系統,通過數字智慧生態系統,與客戶進行互動,能讓不懂技術的客戶更加了解產品,也可以讓不懂用戶需求的產品設計師更加了解用戶需求。與此同時,上游供應商也可以及時清楚地利用這些與自己零配件供應數據信息,進行配件準時供應。如果沒有以數字技術為基礎搭建是數字生態智慧系統,企業就無法與客戶進行及時有效溝通和互動,企業要進行柔性化、智能化生產就無法實現,企業的產業鏈供應鏈競爭力也就無法體現。在大量采用數字技術以前,企業往往采用大規模生產驅動方式進行生產,這既是沒有技術和平臺做支撐的一種經營模式選擇,也是基于大規模生產可以降低單位成本的選擇。隨著時代的前進,用戶需求發生了較明顯的改變,用戶個性化需求特征尤為明顯,提升企業柔性制造能力是企業尤其是制造業企業面臨的一個需及時予以解決的關鍵問題,而數字技術的深度融入產業實踐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是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和競爭力提升的關鍵。
產業鏈供應鏈的運行必將在產生數據,在數字技術廣泛應用于產業鏈供應鏈運行環節以前,數據資源無法有效記錄、挖掘、分析和利用,數據資源并沒有形成有價值的資源;在數字技術驅動下,產業鏈供應鏈運行數據得到有效開發和使用,運行數據形成了數據鏈,數據鏈能與產業鏈供應鏈各個環節的生產要素進行緊密結合,進而可以在不同環節產生出不同的使用價值和應用價值,實現數據與創新鏈融合,產生新的創新鏈群生態體系。傳統制造業進行數字化轉型,數字技術的深度應用推動了制造業生產體系的智能化改造,促進了制造產品工藝升級,加快了傳統制造業的提質增效,衍生了數字制造新業態。數字技術深度應用生產性服務業,大量推進數字化轉型工程,以此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各環節的生產性服務業數字化水平提升,進而推進這些嵌入產業鏈供應鏈各個環節的生成性服務業產業數字化水平,推進生產性服務業產業升級。數字技術深度融合于生活性服務業產業領域,推動了這些與人們生活消費緊密聯系的生活性服務業數字化智慧化水平,使終端消費者用戶群體獲得了更好的消費體驗,實現了生活性服務業產業價值鏈增值。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融合發展的實踐也表明,產業數字化發展,新一代機器人、遠程醫療、智慧車聯網等一系列融合型新業態不斷產生,衍生出許多新產業發展模式,這充分說明數字技術有力地促進了產業鏈供應鏈轉型升級發展。
隨著數字技術的不斷革新和升級,跟隨數字技術而產生的數據資源更加快捷和方便使用,使得數據成為驅動產業鏈供應鏈運行關鍵因素,成為企業組織的關鍵生產要素和企業價值產生的重要來源。數字經濟時代,產業鏈供應鏈布局會受到諸多因素影響或制約,產業鏈供應鏈上的各節點企業組織應充分發揮數字化技術優勢,把數據資產要素與企業其他生產經營要素進行深度融合,推進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提升,促進高質量經濟發展。
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提升需要傳統基礎設施的支撐,比如鐵路運行網絡系統能夠鏈接點對點的供應鏈節點公路運輸體系,能夠打通世界供應鏈網絡節點的航空樞紐系統等供應鏈物流暢通的物理基礎設施,以及教育、醫療、金融、政務等為代表的社會生活及政務服務運行體系的基礎設施建設。這些供應鏈物流物理基礎設施及社會生活政務服務運行體系基礎設施建設也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建設內容,這些基礎設施的建設為我國經濟持續40年來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最基礎的保障。數字經濟的發展促進了數字產業化發展和產業數字化融合發展,二者融合發展既促進新的業態產生也促進新的產業模式發展,新業態產生和新商業模式運行都需要新型硬件設施設備和相關服務體系的支撐,它們是數字經濟運行的新基礎設施,如數字網絡、移動通信等設備設施,而且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將成為數字經濟賦能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提升的新發展方向。因此,為促進數字經濟賦能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我國應加快制定數據經濟發展所需的新基建戰略規劃,積極創新新基建投資體系,對新基礎設施建設進行多元化投資,構建基于新一代數字技術運營體系,促進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現代化水平提升。
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提升,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和安全穩定發展互相聯系。只有實現產業鏈集群發展,才能有效夯實現代產業體系,只有具備現代化的產業體系,才能實現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的提升和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穩定發展,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的提升才有基礎。而在產業鏈集群發展方面,對產業進行數字化改造、生態化整合則尤為重要和更加緊迫;數字技術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的融合發展,推進了傳統產業集群的轉型升級,推進了產業集群融合發展,可以逐步實現產業共生生態網絡。以數字產業和產業數字化融合發展為契機,推進產業技術創新發展,以創新作為新生產要素為產業集群發展提供支撐;通過創建制度和政策體系來激發產業創新、發展和動力,夯實現代產業基礎,全面提升全要素生產率。借助數字技術實現大規模的優化決策,推動產業鏈供應鏈不同參與者之間的協同合作,促進物聯網、區塊鏈等新技術與智慧產業鏈供應鏈深度融合創新,改善產業鏈供應鏈績效。
充分發揮以5G技術為核心的工業互聯網數字技術賦能我國整體工業水平走向數字化和智能化。5G技術作為數字技術的核心關鍵技術,工業互聯網是制造業競爭力提升的關鍵平臺,二者的融合共同作用于生產制造業產業能打打彌補我國產業鏈供應鏈運行斷點、堵點和痛點問題。“5G+工業互聯網”結合應用,有效鏈接社會經濟運行中的各類鏈,促進各類鏈之間的供需精準對接,提升各類鏈的柔性和協同水平,進而有效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安全和現代化水平提升。以工業互聯網與5G等數字化核心技術為基礎,培養我國自主的具有突破性的新技術、新產業業態及新商業模式,能夠有效賦能我國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發展,強化產業鏈供應鏈長板,補齊產業鏈供應鏈短板。與此同時,建立統一、開放的產業鏈供應鏈數字化共享平臺,整合線上線下的數據資源,以數據資源促進產業鏈供應鏈創新;以新型數字化平臺賦能產業鏈供應鏈韌性,數字化平臺使產業鏈供應鏈聯結方式發生根本性變化,平臺打通供給端到用戶端,縮短供應鏈,節約產業鏈,提升價值鏈,產業鏈供應鏈更具安全性、穩定性和韌性。
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需要數字化領域的專業人才。加強數字經濟人才培養體系建設。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需要數字化領域的專業人才。實施“人才強國、科技興國”戰略,在數字化硬件、軟件等領域加大教育投入,培養數字化領域的相關技術與管理人才。當前,我國應重點培育熟練掌握人工智能、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網絡安全等軟硬件專業技術人才;與此同時,在數字化技術轉型背景下,數字化產業和產業數字化融合過程中,需要處理好各類鏈的創新發展關系,推進數字生態統有效融入產業鏈群生態體系之中,并以此為契機,推進專業人才體系的培育和發展,推進前沿技術領域實現關鍵突破。
加速國內產業鏈供應鏈數字化轉型,提升半導體技術研發應用的科技水平,提升傳統資源開發利用的集約化水平,提升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的集約化水平,以數字技術推動我國資源開發利用集約化,以進而實現產業鏈供應鏈數字化變革,提升上下游產業深度融合發展的能力,以數字技術推進產業鏈供應鏈系統性數字化變革。在產業鏈供應鏈上游環節,借助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對海量市場信息充分剖析,以數字技術推動產品研發設計柔性化;在產業鏈供應鏈中游環節,以數字技術促進市場分析預測的即時化和準確化,以數字技術推動產品生產制造智能化,以數字技術促進企業管理運營的扁平化和高效化;在產業鏈供應鏈下游環節,針對不同的目標市場開展多場景營銷,針對不同的目標群體開展針對性營銷,針對不同的產品類別開展多元化營銷,進而實現以數字技術推動產品營銷推廣精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