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丹鳳
(杭州余杭東方稅務師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浙江 杭州 311100)
財務會計信息主要是指可以反映經濟主體發展過去、現在、未來真實情況的數據集合,屬于企業營運資源之一,對投融資、管理改革等戰略決策帶來影響,利于經濟主體獲得預期利益,同時在分析財務會計信息基礎上企業能吸取運營經驗教訓,掌握經營情況,采取管控措施,改善運營現狀。然而,有些企業在經營發展中卻出現忽視財務會計信息現象,存在系統性差、利用率低、方式單一、人才緊缺問題,影響企業財務管理成效。基于此,為助力企業穩健發展,探析提升財務會計信息質量必要性及措施顯得尤為重要。
企業會計信息是指向企業所有者、管理者及企業利益相關者所提供的能夠反映企業經營管理現狀、成果、問題的各類信息,使企業相關管理者能夠通過這些信息作出企業經營管理的相關決策,進而引導企業向利于自身的方向發展。我國企業會計信息質量需要符合幾個特征,會計信息質量是指符合會計信息質量基本特征要求之財會信息,它能夠真實反映企業經營狀況、經營成果,通過會計核算、匯總、分析等工序,進而使其更符合會計基本信息特征要求,并通過會計報表等一定形式將信息傳遞給各個需求方。
企業經營需面對競爭風險、信貸風險、決策等風險,科學的管理利于防范復雜、潛藏、多元風險,為使風險分析更具直觀性,能將風險與企業經營項目、利潤、發展計劃等方面聯系起來,需有關企業善用財務會計信息,保障其質量符合風險識別、防控、分析、預測要求,在此基礎上科學規避各類風險,確保經營意識及行為具有前瞻性,降低經營損失,優化經營環境,為企業健康運營奠定基礎。
在企業發展中財務管理的功用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分析:一是加強財務規劃,確保目標合理、指標有形、精準衡量,與運營規劃相互銜接,利用現金流量表、損益表及資產負債表指導企業改進運營計劃;二是控制成本費用,保障財務、銷售、管理、期間等費用在合理范圍,通過預測、決策、計劃實施減費降耗,助力經濟主體轉型成為集約型企業;三是發揮內控、全面預算、管理會計等優勢,達到利潤最大化管理目的。基于此,企業要重視提高財務會計信息質量,旨在增強財務管理洞察力與執行力,能結合企業自身情況、外部競爭環境、政策要求確定管理目的、方案及技術,使財務管理功用得以增強。
企業發展戰略是對以往運營經驗的總結,同時立足實際并關注未來,用割裂眼光看待營運戰略勢必會使管理脫節,無法綜合謀劃,降低戰略質量。這就需要企業能積極提升財務會計信息質量,將其視為反映企業發展情況的明鏡,為企業經驗積累、彌補缺陷、實事求是、未來預判提供參考,避免戰略與企業發展需求及變革愿景相悖,使之具有可行性、指向性、科學性,能助力企業穩健發展。
企業轉型是產業調整、生態文明建設、科技進步、產品升級、質量提升共同發展下的必然選擇,使企業能夠與時俱進,然而轉型并非盲目跟風,既接受黨的領導,又講究方式方法,切忌模式化轉型。為使企業能了解當前自身高質量發展優勢及劣勢需充分運用會計信息,一旦有關信息出現丟失、篡改、不全現象將直接降低企業轉型質量,為此有關企業需積極提升會計信息綜合質量,能幫助企業分析項目類別、升級方向、改革目標及舉措,在此基礎上針對管理理念、思路、流程等方面加以調整,涌入生態化、智慧化、現代化改革浪潮,繼而落實企業新時代轉型目標。
企業經營諸多環節需要用到財務會計信息,如人力資源管理、企業文化重塑、技術升級、設備更新等。這就需要企業將相關信息置于運營系統中,提升信息匹配度,便于財務會計信息資源優化配置。當前部分企業缺乏財務會計信息綜合處理機制,存在有關信息的應用系統性差問題,無法與其運營各個環節對接,影響財務會計信息流動性。
雖然財務會計信息屬于企業發展不可或缺資源之一,但這些信息并不能主動釋放動能并推動企業變革,與企業信息利用訴求關系緊密,在風險判斷、利潤調配、內部控制中彰顯優勢。基于部分企業財務會計信息綜合處理能力有待提升,加之財務管理主觀意識不強,未能充分利用有關信息,無法提高財務會計信息質量。
通過對企業財務會計信息運用經驗進行分析可知,以人力為主收集、篩選、加工信息方式較為常見。在企業規模不斷拓展背景下會計信息更加復雜,僅憑人力無法妥善處理海量財務會計信息,同時工作者經驗、服務意識、創新精神等方面對信息最終利用結果帶來影響,為此需改進信息應用方法,旨在提升財務會計信息在企業中的質量。
企業財務會計信息的利用要有深度及廣度,不僅需從源頭確保信息精確可用,還需關注信息動態并能用于企業戰略調整,使之具有引導性。當前部分企業缺乏財務管理人才,長期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很難從戰略角度出發運用會計信息,降低信息可靠性、實時性、發展性,繼而削減財務會計信息管理服務綜合成效。
第一,將財務會計信息視為企業經營決策重要條件,在核算、管理、考核中起到作用,同時與有關企業對外競爭、升級轉型、監督管控關聯在一起,確保信息量大、來源廣泛、有周期性,為提高財務會計信息質量奠定基礎;第二,會計信息系統需具有強大功能,如采集、存儲、傳輸、加工、更新等,能覆蓋重復信息,識別失真信息,剔除冗余信息,提煉可用信息,增強會計信息系統服務能力,可指明運營問題,協助利潤分配,加強人員考評,改進運營戰略,在此過程中提升會計信息質量;第三,預判會計信息系統發展趨勢,為滿足組織管理更深、更高、更新要求推行開放式架構,加大財務會計信息披露力度,更新軟件及技術,在財務會計信息管理向Web轉移基礎上釋放技術紅利,推行REA模式,增強財務會計信息及時響應有效性;第四,在會計信息系統中為成果反饋留有一席之地,關注新技術、新模式、新理論踐行實況,通過對比不同階段企業信息質量從中累積經驗并找到系統化發展新方向,為系統迭代提供依據,改善財務會計信息聚合、挖掘、利用對策,使信息系統得以助推企業提高財會信息質量。
第一,樹立應用財會信息助推企業發展意識,在綜合決策、現金流動、未來預測、經營管理改善進程中運用有關信息,發揮這些信息反映現狀、預判未來、經驗積累作用,使財會信息能在制造生產、銷售等環節提高利用率;第二,避免信息失真,從無意失真、故意失真角度出發加強應對,有效提高信息利用率,以故意失真為例,需根據真假雙簧型、體外循環型、財會主動型、無中生有型、領導意志等類型采取行動,通過失真主體分析找到影響財會信息質量的癥結,規避失真危害;第三,開闊管理眼界,挖掘信息利用潛能,需財務會計信息接軌國際慣例,加強會計信息化,助力會計市場開放,規范本企業信息披露規程,賦予財會報告多樣性,積極運用先進會計理論,旨在提高財會信息利用率;第四,完善財會信息管理機制,改進本企業治理結構,推行科學可行信息披露制度,對內加大立法工作力度,壓縮財會信息失真空間,使信息可理解且真實可靠,還需完善責任機制,要求職能部門承擔一定后果,加強財會信息管理自我約束。
為使企業財務會計信息質量不斷提高,企業需樹立創新意識,敢于走出舒適區,將傳統信息管理方法的優勢與新興管理舉措實踐優勢融合在一起,旨在提高管理有效性,使財會信息質量得到保障。例如,企業可利用信息技術創設財會信息失真預警模型,基于大數據設計該模型相應參數,定性、定量控制財會信息,一旦其出現失真現象將經由網絡輸出預警信息并發送預警報告,協助管理者處理財會信息失真問題,避免失真信息擾亂企業運營機制。再如,企業可運用ERP軟件,通過財務管理、采購管理、物流管理、會計核算、生產控制等管理模塊聚合多元財會信息,發揮該軟件財會信息搜集處理實時、適用、彈性、便利優勢,使企業財會信息管理效率更高,繼而在信息管理方式不斷豐富過程中提升財會信息質量。
第一,增強人力資源調配有效性。通過招聘管理、崗位能力考核組建專業性、服務性、創新性兼具的財會信息管理團隊,提高工作效率,減少管理成本,釋放創新動能,助推管理升級,為財會信息質量的提升夯實人才基石。第二,制定良好育才方案。例如,與企業所在地區高校合作育才,引入專業教育資源,根據本企業財會信息質量提升需求采取培訓行動,如“互聯網+”培訓、ERP理論培訓等,使會計專業人才不僅能用傳統方法利用財會信息,還能用最新手段提升信息管理水平。第三,優化企業環境。將誠信、創新、協作視為企業文化一部分,基于內控打造互相配合、制衡、監督財務會計信息綜合利用體系,旨在及時發現會計信息低質內因,指引工作人員改進實踐對策,用企業財會信息管理要求嚴格約束自己,增強自身專業性,參與企業管理,善用海量信息,使企業能在培養專業人才基礎上提升財會信息質量。
隨著全球行業市場一體化進程的加快推進,科學、及時的財務會計信息對企業作出的發展決策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而加快推進企業的業財融合,能夠有效提升企業的財務會計信息質量。一方面,業財融合使得各方面的信息更加科學合理;另一方面,業財融合可以使企業財務能夠第一時間獲得各方面經營管理信息,進而使其財務信息更切合實際,更有時效性。企業加快推進業財融合,既要加強企業業財融合的文化建設,凝聚團結、拼搏,相互協作、相互監督的工作氛圍,營造業財融合工作的環境;同時,也要找準加快業財融合的切入點。筆者認為企業推進業財融合建設可以先從企業的預算管理、資產管理、內控建設中開始,待時機成熟最全面推進。
企業加快推進業財融合,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首先,加快推進制度的業財融合。企業要注重涉及業財務方面管理的綜合性的制度建設,讓業財融合建設的各方面管理行為送進制度的籠子里,進而加快推進業財融合的文化建設。其次,加快推進業財融合的人才建設。讓業務部門員工能夠既掌握本部門業務管理用的知識與方法,又能熟悉財務管理的相關知識與方法;同樣,讓財務部門工作人員也一樣既掌握財務的專業知識與方法,也能熟悉業務管理的流程與方法,進而讓企業每一崗位的員工都成為一個綜合型企業管理人材。最后,加快推進業財管理系統的融合。通過融合,使各方面單一管理用的信息系統融合于一體,化解信息孤島,進而實現業財各方面管理的信息隨時共享。這樣,通過多方面的業財融合建設,使財務信息更趨合理更趨實際更趨科學化。
推進管理會計的應用,又是企業提升財會信息質量的一種有效途徑。管理會計又稱企業內部會計,它可以通過預算會計工具、成本會計工具、績效會計工具的應用,對財務信息以及行業市場信息進行加工、分析、整理,使信息海洋中的財務信息濃縮精華,提供企業管理決策者使用,進而更好地提升、發揮財務信息的價值、作用。企業加快推進管理會計的應用,一方面,需要企業及其領導的重視,為管理會計的應用創造環境與條件;另一方面,企業要加快引進或者培養管理會計人才,建設管理會計梯隊,推進管理會計在各個管理領域的應用,進而提升企業管理的效益與效率。
財務內控建設是企業提升財務信息質量的必要保證。一方面,通過內控建設規范約束企業各部門各崗位干部員工的管理行為,使財務資源、信息能夠安全、準確、切合企業管理實際;另一方面,通過內控建設提升企業上下的凝聚力、向心力,能擰成一股繩,力往一處使,更好地提升企業財務管理的價值與質量。加強企業財務內控建設,企業首先要建立健全財務內控制度,讓企業一切的管理行為關進相關制度的籠子里。其次企業要切實執行財務內控制度,讓制度真正落地,讓制度真正發揮應有的作用。最后要加強內控建設執行的監督與考核,通過實時實地的考核與監督,提升內控制度的執行力與實施力度,進而充分發揮內控價值與作用。
綜上所述,企業提升財會信息質量可以高效推行發展戰略,規避經營風險,增強財務管理功用,實現轉型目標必要性。而會計信息質量的提升,需要企業對存在的系統性差、利用率低、方式單一、人才緊缺問題,予以必要的解決。基于此,企業要明晰自身財務會計信息提質增效短板,在此基礎上優化會計信息系統,提高財會信息綜合利用率,豐富管理信息的方法,培育會計專業人才,同時加快推進企業的業財融合的建設與管理會計的應用,加強企業財務內部控制,進而使財務會計信息能在企業管理中提高質量并發揮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