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慶娥
(徐州淮海國際港務區柳新鎮新橋實驗小學,江蘇 徐州 221142)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閱讀作為一個重要板塊,對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群文閱讀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能夠幫助學生快速找到閱讀學習的規律和技巧,在以一篇帶多篇的閱讀模式下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優化閱讀素材的積累,在長期的閱讀學習中構建更完整的學科知識體系。與此同時,在這種教學模式的輔助下,也能幫助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從語言建構與運用、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理解與傳承、思維發展與提升四個層面完成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有效推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持續健康地發展。
小學階段的教學工作有著一定的特殊性,教師要幫助學生在這一時期不斷進行知識的積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為后續的學習活動掃清障礙。然而,由于長期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大多數教師認為,只要給學生傳授了教材中的知識即可,忽略了閱讀教學在語文課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這就使學生很少有課外閱讀學習的機會,而課外時間則被各種各樣的作業占據,零碎的時間也難以得到充分運用。另外,大多數學生家長沒有充分認識到閱讀對人才培養和學生成長的積極作用,沒有努力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這就使得學生的閱讀意識相對比較薄弱,閱讀量也無法達到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
隨著新課改工作的穩步推進,雖然大多數教師逐漸意識到閱讀教學的重要性,要求學生每天抽出固定時間完成閱讀學習,但閱讀教學效果并不明顯。出現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學生缺乏閱讀學習的技巧,在固定時間內從閱讀課上獲得的信息量有限,而且教師也忽略了閱讀課的組織和開展,沒有給予學生專業化指導,即使學生花費大量時間完成了閱讀,但仍然沒有在閱讀的同時進行深入的思考,無法準確概括文章的主題,提煉文章的中心,長期下來,學生也就逐漸對閱讀學習失去了興趣,嚴重阻礙了閱讀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
對小學生來說,認知水平的發展還不夠全面,這也就使得學生在閱讀學習時不能科學地選擇適合自己的閱讀素材,對文本的解讀也存在一定的偏差。大部分學生很難正確判斷各類書籍的作用,往往是選擇一些小說、故事書這類意義不大的書籍進行閱讀,而對經典書籍則置之不理,學生很難通過閱讀學習快速拓展知識視野,也就無法幫助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借助閱讀學習獲得更全面的發展。
閱讀學習不僅要求學生完成對文本的通篇閱讀,更需要引導學生在閱讀學習的基礎上展開深入的思考,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行文結構以及思想情感。在群文閱讀教學中,學生可以在同一主題、同一題材、同一作者的閱讀活動中不斷積累閱讀學習的經驗,在反復的思考中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牢牢把握閱讀學習的重心,長期下來,學生就能夠在無形中完成對書籍的分析、歸納和總結,根據自己的學習和發展需要挑選恰當的讀物,在閱讀學習活動中有效促進自身思維水平的提升。
閱讀學習是一個長年累月的過程,也貫穿了語文教學的始終。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利用群文教學模式,可以引導學生在單篇文章閱讀的基礎上完成多篇文本的拓展學習,有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調動學生的閱讀求知欲,進而幫助學生在閱讀學習的重重關卡中找到一定的成就感,使學生具備良好的閱讀學習習慣,總結出一套適合自己的閱讀學習方法,以更加積極的狀態完成小學階段的閱讀學習,為學生學科素養的養成打下堅實的基礎。
閱讀是獲取知識的重要渠道,借助閱讀學習可以涉獵各個領域的新知識,幫助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構建更加系統完整的知識體系。而且,群文閱讀教學還可以引導學生找到各門課程之間的緊密聯系,指引學生靈活地完成文化知識的學習,探索更廣闊的學習渠道,促進學生學科綜合能力的穩步發展,有利于培養一批各方面均衡發展的小學生群體。
對小學生來說,只有在感興趣的課程中才能有效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挖掘他們的學習潛力。在開展群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有效借助閱讀情境的創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他們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在閱讀學習中感受文化的魅力,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而有效推動學生文化理解與傳承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開展小學語文《狼牙山五壯士》一課的閱讀教學活動時,倘若只是為學生布置定量的閱讀任務,要求學生自主完成閱讀學習,難以確保學生能夠主動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這時,教師要適當調整教學思路,要在開展閱讀教學之前為學生創設具體的閱讀情境。教師首先可以借助“武松打虎”這個學生喜聞樂見的故事作為課堂導入,在講解武松打虎全過程的同時讓學生把心收回到課堂上來,高度集中注意力聽講。其次,教師要發揮語言藝術的優勢為學生創設“在我們熟悉的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中有108位好漢,也就有了108個英雄故事,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不一樣的英雄故事”這樣的語言情境,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引起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能夠對這篇文本的閱讀產生強烈的期待。接下來,教師要留出足夠的時間引導學生完成對這篇文本的閱讀,并通過邊閱讀邊總結的方式劃分這篇課文的段落層次,并牢牢掌握這篇課文的中心思想。在這樣的閱讀形式下,學生就能夠更好地感受到主人公的愛國主義。在這之后,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圍繞這一主題完成對《七律·長征》以及《開國大典》這兩篇文本的閱讀,進而更好地突出群文閱讀教學的特點,讓學生能夠加深對這一閱讀議題的理解。在群文閱讀學習中,學生就能夠在具體的情境中深刻感受作者傳達的思想情感,進而深入挖掘學生的愛國情懷,有效培養學生文化理解和傳承的意識,順利打開群文閱讀教學活動的大門。
在小學語文課堂上,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活動離不開對思維導圖的靈活運用,只有在科學的指引下,才能幫助學生提高整體的閱讀能力,化繁為簡,化難為易,使學生在閱讀學習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教師要為學生傳授思維導圖的繪制方法,引導學生找到其與群文閱讀學習之間的聯系,以此來促進學生學科思維的發展和提升。
例如,在開展小學語文《美麗的小興安嶺》《火燒云》以及《桂林山水》這類文本的閱讀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把這節課的議題確定為“景物描寫”,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知識基礎,合理分配閱讀時間,準確找到多篇課文之間的緊密聯系。在具體的閱讀活動中,為了提高閱讀效率,加深學生對不同文本的記憶,教師要合理地導入思維導圖,教會學生自主完成條理性歸納,以加深對文本內容的記憶。在學生的深入思考中,可以明確《桂林山水》的寫作結構是先總后分再總,《美麗的小興安嶺》是按照景物的不同類別來進行描寫的,而《火燒云》這篇課文主要是按照時間的推移來進行描寫的,在思維導圖的輔助下,就能使得閱讀學習的條理更加清晰,要點更加明確。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還要在這一過程中完成思維導圖繪制的評比,挑選出一些具有示范性的思維導圖在課堂內進行展示,并對這些學生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揚,在班集體內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長期下來,學生不僅能在閱讀中養成思考的習慣,還能及時把思考的結果借助更加簡潔明了的方式記錄下來,進而順利完成小學階段群文閱讀教學的目標,不斷促進其思維能力的發展和提升。
對小學生來說,只有在更加新穎的教學活動中才能幫助其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積極主動地完成閱讀學習任務。小學語文教師在制訂教學方案時要根據小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組織形式多樣的閱讀教學活動,為學生提供廣闊的交流分享平臺,不斷優化對其審美鑒賞能力和創造力的培養。
例如,在開展小學語文《盤古開天地》《精衛填海》《普羅米修斯》這三篇課文的閱讀教學時,教師首先要明確這節課的閱讀議題是“神話故事”,讓學生在驚天地泣鬼神的神話故事中感受到閱讀學習的魅力,自主完成文本解讀。在這之后,教師要抽出足夠的課堂時間引導學生圍繞“我是小小故事家”這一主題完成閱讀分享,要求學生以個人或小組的形式選擇適宜的神話故事片段,采用講故事的形式表達出不同神話故事的主旨。與此同時,為了讓更多學生主動參與到閱讀分享活動中,教師還可以借助表演的形式為學生提供廣闊的自我展現平臺。除為學生組織交流分享活動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圍繞某一主題展開演講比賽,在這一過程中要求學生自主撰寫演講稿、自主挑選服飾,在環環相扣的環節中有效加深學生對群文中心思想的把握,推動學生閱讀量的逐步增多,也能借助這種形式有效考查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長期下來,學生就能夠借助自我表現的平臺及時找出閱讀學習活動中存在的不足,并有針對性地調整自己的群文閱讀學習方法,完成深層次的閱讀賞析,在師生的密切配合下打造多元化的群文閱讀教學課堂,推動小學階段學生語文核心素養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
閱讀和寫作是小學語文課堂上的兩大核心課題,對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有著不容忽視的影響。在開展教學指導工作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樹立讀寫結合的意識,要在群文閱讀學習的基礎上總結寫作技巧,在片段寫作訓練中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水平,進而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順利完成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培育的教學目標,推動小學語文教學工作取得更多實質性成效。
例如,在引導學生完成小學語文《北京的春節》《臘八粥》等文本的閱讀任務之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圍繞這一單元中涉及的主題完成片段化的寫作訓練,在讀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領悟能力,使學生獲得更深刻的閱讀學習體驗。在這節課堂上,教師引導學生了解,作者通過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春節的相關情節,這無形中也能勾起學生對家鄉春節的回憶,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抓住時機,引導學生完成寫作訓練,靈活借用這些文本中涉及的寫作方法進行模仿創作,讓學生能夠在思考文本的基礎上厘清寫作的行文脈絡,更好地在作品中融入自己的真情實感。與此同時,教師在這一環節要發揮好引導者的作用,要留出足夠的時間批閱學生的作品,進而指出學生在創作中存在的不足,并給出有針對性的改進意見。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夠更深刻地感受到語言文字的力量,在深層次的閱讀學習中觸摸到文學作品中傳達的情感,有效通過寫作訓練來提高自己的書面表達能力。教師要確保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培育工作能夠真正落到實處,充分展現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魅力,使學生在創新型的教學方法下獲得更高層次的發展。
總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不能一味地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而是要在原有的基礎上做出調整和更新。新時代的教育工作者要高度關注群文閱讀教學扮演的角色以及取得的教學成果,要采用科學的教學模式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帶領學生在群文閱讀中總結閱讀學習的規律和技巧,自主搜集整理文本中傳達的信息,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中幫助學生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強化對學生學科思維的訓練,確保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完成預期的教學目標,推動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使其能夠成為更加合格的新時代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