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潔茹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邕寧區那樓鎮第一初級中學,廣西 南寧 530205)
傳統語文課堂極為注重學生對于知識點的記憶,師生之間有效互動相對較少,學生多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并不利于學習能力以及語文意境理解能力等培養。為改變這一弊端,現代語文教師開始嘗試按照素質教育理念,對傳統教學模式展開改革。想象力以及其他方面能力培養,成為了語文教師重點關注的內容。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實施想象力培養,具有諸多優勢,具體內容如下:
想象力培養重要性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①對學生想象力培養,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對文章內容展開理解,使其在想象力的幫助下,真正感受到作者當時心情與心境,進而引起強烈的情感共鳴,幫助他們深入對文章的思想感情展開分析;②對學生想象力展開培養與帶動,能夠將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充分帶動起來,能夠在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同時,高質量完成各項教學目標,保證學生語文學科綜合能力水平;③可以幫助學生突破現有思維局限,讓學生以課堂學習為基礎,不斷拓展自己的思維與知識面,在做好想象力培養的同時,高質量展開創新思維訓練,進而達到預期語文教學目標。鑒于想象力培養所具有的諸多優勢,對想象力培養方式方法展開探討,顯得極為必要。
表象儲備是保證想象力順利運用的關鍵,在實施想象力培養過程中,老師可利用部編版教材在教學內容設計與編排等方面的優勢,通過對各種文學形象的合理運用,豐富學生表象,以便幫助學生更好地運用想象力。老師應保證學生對于文學形象意義與內容掌握的全面性,要利用形象做好表象轉化教學,以便為后續想象力運用做好鋪墊。
以部編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黃河頌》為例。在利用此課內容對學生展開想象力培養過程中,一方面需要利用作者對于黃河的頌揚,讓學生對黃河及其形象展開分析,并要嘗試通過聯想,對作者想要表達的含義展開討論,以便在有效的互動過程中,讓學生對《黃河頌》的中心思想有更加深刻的認知;另一方面需要做好語言修養培養,應在幫助學生掌握文學形象意義與內容的同時,對學生展開想象完整性、概括性以及深刻性訓練,應保證學生的語言駕馭能力,以便為后續表象充分利用提供可靠保障。老師可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讓他們自由表達自己對于這篇文章逐句、逐段的見解,以便在完成語言訓練的同時,做好學生思維能力培養,保證他們的想象質量。
學習氛圍創設是展開想象力培養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以及教學情境之中,學生能夠充分展開想象翅膀,自由進行想象與創造,這對于語文教學而言是極為有利的。
以《社戲》教學為例。為保證學生學習質量,在正式展開教學情境創設之前,老師需要對學生興趣愛好、性格特點、課程教學內容、教學大綱等各項內容展開分析與研究,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進行情境創設,保證情境對于學生的吸引力。同時需要做好教學流程以及教學時間設計,即便課堂教學時間有限,老師也要為學生預留出足夠的思考時間,確保其能夠更加充分地對文章內容展開思考,而不是一味地被動學習。此課老師可通過對多媒體的運用,播放一小段社戲的視頻,幫助學生更好地進入到情境之中,確保學生能夠對所學習知識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并要在此基礎上給予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以及探討空間,使其全面參與到課堂討論之中,保證學生想象力可以得到充分性發揮。
表象與想象并不是相同的概念,雖然想象是以表象為基礎的,但表象的大量積累并不代表一個人的想象能力,個體需要通過對表象自身規律的運用做好重新整合,進而展開各種想象。所以老師不僅要幫助學生掌握表象積累方法,同時還要通過訓練增強學生們的表象重新組合能力。
在實施表象重新組合能力訓練過程中,需要對學生的表象觀察能力、聯系方式探尋以及聯系后發展方向分析等方面能力展開訓練,可從客觀入手實施學生想象力培養,并在學生的能力達到一定水平之后,再幫助其進入到自由想象空間之中。如,向學生展示一幅畫作,讓學生自擬題目,根據畫作內容進行故事編撰。為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學生需要對畫作內容進行充分觀察,掌握各項細節,并要在此基礎上確定故事梗概以及發展大綱等,要通過想象完成故事情節創作以及具體內容優化等,可對學生想象力以及各方面能力形成有效訓練,所取得的教學效果也較為理想。
老師需要明確,學生想象力培養是具有一定規律的,可利用文章分析以及作文訓練等方式,對學生的表象重新組合能力展開培訓。可通過設計一些較為抽象的材料形象,利用情節殘缺補全或靜態事物動態化等手段,對學生展開有目的性的訓練,以便對學生有意想象形成有效帶動,確保其可以掌握更多形象創新以及形象組合方式方法,切實達到有效強化學生想象力的目標,以便為學生語文學習帶來更加理想的體驗,保證學生能夠真正感受到語文學科的魅力,進而更加努力地投入到語文學習之中。
在日常展開想象力訓練過程中,需要在做好教學的同時,安排一定的寫作業務,以便幫助學生做好融會貫通,確保其能夠達到良好的想象力運用水平。為達到這一點,老師在教學時,需要利用閱讀文章對學生想象力展開調動與引導,要保證能夠將學生的寫作意愿充分帶動起來,確保其可以主動參與到寫作活動之中,進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創作熱情,保證學生積極性。同時,為避免對學生形成束縛,在學生進行寫作時,老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空間與想象空間,應鼓勵學生大膽進行創作,以便使其靈感與創意得到充分發揮,這樣不僅會激發出濃濃的寫作熱情,同時也會對學生想象力形成產生積極影響。當學生是按照自己內心的真情實感來寫文章時,文章內容也會很容易帶有溫度與情感,此時如果學生寫作存在一些技巧性的問題,要以較為委婉的方式告知,并要及時對學生的想象力運用與情感運用進行肯定,以便形成良性循環,幫助學生寫出更好的作品,達到切實提升學生想象力水平的目標。
由于語文學科的實踐性較強,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通過組織一些實踐活動的方式對學生展開相應訓練,以便幫助學生做好知識點內化。問題訓練作為較為有效的訓練方式,是現代教師較為常用的訓練手段之一。在實施問題訓練過程中,可利用教學知識點,巧妙設計各種問題,以便利用問題對學生形成有效引導,帶動起學生的思維熱情以及互動熱情,保證其可以主動投入到思考之中,進而獲得良好的想象力教學效果。
例如,在對《藤野先生》一課進行學習過程中,老師可利用問題“在魯迅先生眼中,藤野先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有哪些細節能夠表現出兩個人之間的關系以及藤野先生的性格”“猜測魯迅先生對于藤野先生的情感”等,對學生思維展開訓練,并讓學生以寫作的方式對藤野先生和魯迅先生之間的故事展開想象,寫出一些趣味小事,這樣不僅能夠進一步加強學生對于本課文章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夠達到良好的想象力鍛煉效果,可謂一舉多得。
現代教育極為注重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而想象力作為創新思維培養重要內容,自然也成為了初中語文教師關注的重要內容。在具體實施想象力培養過程中,老師需要通過對教材內容的合理運用,結合學生性格特點等,做好課堂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設計。教師需要保證教學設計與學生實際情況、學習需求的契合程度,應通過巧妙規劃,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帶動起來,進而形成有效訓練,達到不斷提升學生想象能力的效果,以為學生今后高質量的語文學習打下堅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