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明瑤
(江蘇省響水縣灌江高級中學,江蘇 鹽城 224600)
高一語文教師要想更好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必須要做好長期規劃,建立長期培養方案,對學生進行持續性引導。由于高一學生剛剛踏入高中,很多新穎的事情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導致他們失去對學習的探索,而影響學習效果。教師應當為學生講解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并通過日常教學的引導,構建有關的激勵措施等推動學生對自主學習產生興趣,自覺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比如可以鼓勵學生自學有關的知識,在課堂上對自學情況進行了解,并適當做出獎懲,還要選擇新穎的教學方法等。
高一語文教學中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不僅有助于學生更好地開展語文課程學習,而且還能夠使學生將這一良好的習慣作用到其他科目上,幫助學生提升整體科目的學習效果。同時,學生具備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還可以對自身的課余時間或者自習時間進行合理規劃,幫助學生更好地安排時間,從而能夠提升學習的成效。比如,學生可以結合自身的學習情況來規劃早自習時間,哪個時間段學習語文課程、哪個時間段學習英語課程等,這對于學生長遠發展是有利的。
在高一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學生會形成自主學習的慣性,不用教師的督促或者強制即可自主開展學習,比如學生可以自主對語文課程進行預習,或者自主做課后練習題等,這樣就能夠使學生更為系統地對語文知識進行學習和掌握。在這種背景下,語文教師的教學會更為容易,能夠為學生講解更深層次的內容,且有了學生的自覺性,教師也不用再操心作業拖延或者作業空白等,能夠將更多的時間用在探究性教學或者創新性教學探索上,幫助學生學習更為全面的知識,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實現教學效果的好轉。
高中階段的學生大都處于青春期,學生不僅面臨著較大的學習壓力,而且還要面臨情感問題、心理問題等,這些多種多樣的問題容易導致學生對學習產生反感或者厭倦心理,嚴重的甚至會導致學生產生自暴自棄的心理,從此陷入深淵。而通過對學生進行科學引導,幫助學生養成自主規劃和自主學習的習慣,則能夠使學生正視學習,對學習有一個系統認知,降低學習壓力。同時教師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同時,需要與學生深入溝通與交流,這就能夠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能夠幫助學生正視生活中的問題,樹立端正的學習態度,在生活中也能夠做好自主規劃,這對于學生未來長遠發展是十分有利的。
高一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需要教師做好引導和教育,一方面要發揮教師自身的模范代表作用,說到做到,為學生樹立榜樣,另一方面還要多采用學生能夠切實參與自主學習的教學方法,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的運用幫助學生深入認識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并樹立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另外,還要對學生進行科學評價,將自主學習納入到評價體系中,使學生從內心重視自主學習。
高一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離不開教師的模范作用。通常來看高一階段的學生對教師有較高的依賴性,且對教師的態度較為注重,如果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能夠嚴格要求自己,且辦事較為嚴謹,能夠說到做到,那么學生也會受到影響而樹立良好的心態,在學習上的態度也會更為端正,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也會更容易。而如果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存在嚴重的“拖延癥”,那么學生也會受到其影響而對作業較為拖拉,難以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所以高中語文教師應當嚴格要求自己,充分發揮自身的模范作用,比如要求學生在課下自主對某篇課外讀物進行閱讀,或者自主學習某一方面的知識,那么自己也要利用課下時間對其進行了解,課堂上更好地與學生交流。在要求學生早起鍛煉的時候,自己也要早起鍛煉。
高一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需要教師做好教學方法的選用,要將過去“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方法摒棄掉,多運用一些啟發性、自主思考性教學方法。比如可以多運用小組合作探究式教學法,將全班學生分為幾個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引導小組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對文章進行探究等,這樣能夠激發語文課堂的活力,使學生更好地對知識進行探究,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較為有利的。還可以運用問題情景教學方法,教師根據教材內容進行問題的設定,使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在學生解答好問題之后,教師要對每一個小組的解答結果進行評價,總結出回答最準確、最全面的小組,并給予獎勵,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問題思考和分析,還能夠對學生起到較好的啟發式效果,使學生在問題思考中學習更為全面的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也可以運用扮演式教學方法,讓學生參與到角色扮演過程中,引導學生對每一位人物的角色進行分析,并根據教材內容扮演場景。如此能夠促進學生探究興趣的提升,更深刻地了解文章內容,并主動對問題進行思考。另外,還可以運用互聯網工具為學生營造良好的交流空間,使學生能夠隨時隨地對問題進行溝通和探討,解答學生的疑惑,這樣學生才能夠消除對語文學習的恐懼感,促進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比如可以構建QQ群或者微信群,也可以利用各種學習軟件組織學生相互交流等,學生之間可以在課下做作業的過程中與學生進行交流,也可以在群中分享自己閱讀到的好的讀物、好的句子等。
當前很多高中語文教師在對學生評價的時候都習慣于將考試成績作為唯一評價依據,對成績較為看重,而并不關注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等,這不僅會導致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降低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而且還會產生逆反情緒。對此,高一語文教師必須要對考核評價體系進行改革,提升評價的科學性和公正性,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營造良好環境。比如,在對學生評價的時候不僅要看考試成績,而且還要對學生的日常表現、自主學習積極性等進行觀察,將其作為評價的一個重要部分。可以根據學生表現為學生設定分值,以10分為滿分,對于自主學習較為積極并且考試成績較好的學生打10分,而對于這兩方面欠缺的學生打9分,表現不好的學生打7分、8分等,一定時期之后對學生的分數進行排名,對于打10分的學生進行表揚,并發放有關的獎勵,或者列入模范代表學生欄目中。
高一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會影響學生一生的發展,也會對學生其他科目的學習帶來有利作用。不過由于受到諸多原因的影響,當前很多教師對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并不注重,語文教師應當下大功夫,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有效性。文章從三個方面提出對策,即教師發揮自身的模范作用、科學選用教學方法、健全評價體系。當然,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一項系統化工作,也是長期的過程,需要教師長期堅持,多為學生進行循序漸進的引導,相信在語文教師的不斷努力下,能夠取得明顯成效。